第620章 推恩令

字數:3918   加入書籤

A+A-


    【第三個陽謀,推恩令。】
    ......
    劉徹嘴角止不住的上揚,心中一陣暗喜。
    他推行的推恩令!
    它來了!
    它真的來了!
    劉徹頓時正襟危坐起來。
    他有些緊張,又有些期待。
    他好奇後人是如何評價推恩令的。
    那必須是誇啊!
    在劉徹的期待中,視頻繼續播放。
    ......
    【春秋戰國時期,天下是由各個小國組成的。】
    【這些小國都奉周天子為老大,但是周天子其實沒有什麽實權。】
    【有一本書叫《東周列國誌》,主要講的是列國。】
    【在列國期間,如果你是一個王,你封了一個侯,侯的占地並不多,相當於如今的省,也可能就隻有一兩個縣城。】
    【侯的權力並不大。】
    【在秦始皇統一天下之後,列國就變成了一個統一完整的國家。】
    【再到漢代的時候,還是一個統一完整的國家。】
    【我們的最高等級已經不是王了,而是皇帝。】
    【在皇帝下麵,還是得封王封侯。】
    【王和侯可能占據的是一個省這麽大的麵積以及人口,威脅還是非常大。】
    【就相當於春秋戰國時期的一個獨立的王國。】
    【皇帝管理不好王和侯,王侯如果發展壯大了,還可能會反皇帝。】
    ......
    這正是劉邦如今的苦惱之處。
    在他建立漢朝之後,就給有功之人封了異姓王。
    天下初定,確實需要這些異姓諸侯王的支持。
    但他知道,這些異性王的存在就是隱患。
    在大漢穩定之後,他遲早會解決這些異性王。
    可如何解決,也是一個大難題。
    打壓也不好打壓,畢竟山高皇帝遠。
    直接削藩,削的不好就是藩王直接造反。
    納稅,王要是不納稅,他又能把異姓王怎麽樣呢。
    想到這裏,劉邦看向天幕的目光更為熱切。
    他想知道他的後人,是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的。
    ......
    【於是,主父偃就給漢武帝提出了一個陽謀,而漢武帝非常聰明的采納了主父偃的建議。】
    【王的王位會傳給誰呢?一般都是嫡長子一個人。】
    【漢武帝就頒布了推恩令。】
    【意思就是,他的恩澤要遍布於宗親之中,要遍布於天下。】
    【如果說一個王隻傳給自己的兒子,這不算恩澤,雨露均沾才是恩澤。】
    【漢室宗親,無論是早生,還是晚生,每個孩子都讓他當侯,每個人都有封地。】
    .......
    嬴政瞬間就懂了。
    這個推恩令,除了嫡長子不接受,其餘人都很歡喜。
    假如一個王有七個孩子,按理來說應該是嫡長子繼承王位和封地。
    但在推恩令之後,所有的孩子都能平均分配封地。
    嫡長子當然不情願,畢竟自己的王位可能沒了,封地也變少了。
    本來庶出的孩子,沒有資格繼承王位,甚至是生命安全都沒有辦法得到保障。
    財產安全更得不到保障,全部都是嫡長子的。
    如今權力和財富,庶子都能分到。
    嫡長子當然不願意這樣,但是嫡長子也沒有辦法。
    不然剩下的兄弟會聯合起來反嫡長子的。
    王明知道這類似於削藩,封地和權力一代比一代少。
    但是王不接受也沒辦法,不然除了嫡長子之外的孩子就有可能把自己殺了。
    嬴政斂了斂心神。
    這果然是針對宗親的頂級陽謀!
    不過辦法雖好,但卻不適合當下。
    無他,大秦有他一個皇帝即可,不需要王侯。
    ......
    永樂年間。
    朱棣無比慶幸,還好朱允炆這兔崽子不懂推恩令。
    直接上來就是暴擊,削藩,把叔叔們都削沒了。
    他本來也沒打算造反,如果不是朱允炆直接逼死了他的幾個兄弟的話。
    但是也幸好,他造反了。
    讓大明有了永樂盛世。
    想到這裏,朱棣內心很是複雜。
    隻是可惜了他幾個兄弟的性命。
    ......
    【陽謀有個本質特點,順人性。】
    【施行者抓住了人最喜歡的東西,和最討厭的東西。】
    【人最喜歡的東西和最討厭的東西,叫趨利避害。】
    【所以真正的陽謀就是順人性,以達成目的。】
    此時,彈幕彈出。
    “我們公司就用了一個陽謀,每個月給我父母發五百塊錢,搞得我隻能老老實實工作。”
    “陽謀隻認九轉大腸。”
    “第四大陽謀,九轉大腸,不吃你不能淘汰我,吃了你又......”
    “陽謀,是強者使用的,而強者在不同場景下的定義不同,換一個場景,強者就有可能變成弱者了,比如九轉大腸,看似參賽選手是弱者,但如果他抱著一顆不想晉級的心,那在規則之下,強者自然就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