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5章 元朝的陰謀

字數:4232   加入書籤

A+A-


    蘇軾有些不讚同這個說法。
    文質彬彬,麵容清秀,精致,確實為宋朝的美男標準,完全不同於唐朝時期的豪放。
    但宋朝男子的審美,絕不僅僅是用簡單的白皙、清瘦就能概括。
    宋朝男子偏向於內斂,強調個人氣質與修養。
    男子需具備學識、風度與文化底蘊。
    所以,男子的審美不僅體現在外表,更體現在內在修養。
    插花與點茶、焚香、掛畫,宋朝男子日常便會參與這些活動,來提升自己的文化修養。
    所以,他覺得宋朝男子的審美變化,在於追求更加精致的生活。
    ......
    【相比之下,宋朝的女人可就慘了。】
    【如果說漢唐時期的女人審美是華夏天花板,宋朝一下就把女人的審美拉到了下水道。】
    【因為程朱理學興起,女人開始裹腳。】
    【魏晉時期的女人審美也扭曲,流行病態美。】
    【但人家好歹隻是往病了整,不病就是不美。】
    【宋朝可好,直接把女人往殘了整,身體殘缺才叫美。】
    【不僅殘,還得瘦。】
    【李清照寫過一首詞,“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說的就是宋朝流行的女人審美。】
    ......
    永樂年間。
    朱瞻基突然就悟了。
    要是唐朝美人楊貴妃生在宋朝,必定泯然眾人矣,曆史上查無此人。
    ......
    【其實到宋朝,古代女人的審美也就基本上完蛋了,沒什麽可說的了。】
    【可能有的人還會不服氣,覺得太貶低宋朝了,畢竟宋朝女人的衣服精美,首飾華麗。】
    【但是把人都整殘了,再給她穿好衣服、戴好首飾。】
    【用殘缺的身體,換這些外在的東西。】
    【真的有人願意嗎?】
    ......
    宋朝時期的古人卻是覺得這個視頻內容未免有些斷章取義了。
    宋朝女子是纏腳不是裹腳,真正裹腳讓腳變殘的的清朝!
    而在清朝,有些深受裹腳其害的女子忍不住淚流滿麵。
    把腳骨折斷彎到腳底下,美其名曰“三寸金蓮”。
    身體殘缺,行動不便。
    她們真的不願意啊!
    明明一個女子幹幹瘦瘦,還有一雙又小又殘又臭的腳,就是很讓人倒胃口的!
    一些封建老餘孽,卻是忍不住反對。
    “他們懂什麽?!”
    ““三寸金蓮”,不知道有多漂亮!”
    ......
    【到了元朝時期,審美風氣又有變化了。】
    【元朝的審美總體上就一個特點:粗糙。】
    【你如果仔細觀察古代的瓷器,就能發現一個特點。】
    【別的朝代的瓷器普遍講究精致、漂亮,但元朝的瓷器講究大、講究重,做出來的都是大罐子、大壇子。】
    【知道的知道元朝的瓷器就是這樣,不知道的還以為那是鹹菜罐子、大水缸。】
    ......
    各朝古人看著天幕中各朝精美的瓷器和元朝的大缸對比,感覺確實有些不忍直視。
    於是,元朝之前的古人紛紛好奇。
    元朝的粗糙,到底能粗糙成啥樣?
    ......
    【這種粗糙的審美反映到對人的審美上,一個很重要的表現就是,陽剛之氣又回來了。】
    【宋朝那種白皙、清瘦的男人,在元朝會被當成弱雞。】
    【宋朝誇獎男人的帥,無外乎三個字:“玉”,“竹”,“仙”。】
    【“玉”是說你的臉白白淨淨,“竹”是說你的身材幹幹瘦瘦,“仙”是說你的氣質瀟灑、飄逸。】
    【元朝誇一個男人長得帥,通常是說“你看那個帥哥,壯得像老虎,猛的像蛟龍”。】
    【這還隻是一般的帥,要是想從一般帥變成超級帥,那就得把自己搞得再粗糙一點,最好是身上得有個疤。】
    【所以元雜劇中唱瓦崗寨好漢,都得是身材魁梧、膀大腰圓,要是身上、臉上有傷疤,那簡直就是大大的加分項。】
    ......
    程咬金、秦瓊等瓦崗寨舊臣頓時一陣無語。
    敢情他們在元朝人心中,都是五大三粗,甚至渾身是疤的形象。
    而這些舊臣中最無語的當屬魏征。
    他可是文臣!
    ......
    【那元朝女人的審美是什麽樣的?雙標!】
    【蒙古貴族的女人不纏腳,提倡活力美、健康美、運動美。】
    【忽必烈的皇後察必,昂首挺胸、走路帶風、英姿颯爽,騎馬射箭猶如吃飯喝水般簡單。】
    【但對漢族女人,蒙古貴族還是提倡白瘦幼。】
    【至於蒙古人為什麽雙標,自己應該能想明白吧。】
    ......
    永樂年間。
    朱瞻基聽到視頻的發問,就開始思考起來。
    元朝時期,曾發生過蒙古女子因模仿漢人纏足而受罰的案例。
    可見元朝統治者明令禁止蒙古女子纏足。
    蒙古人作為遊牧民族,常年放牧遷徙,騎馬射箭。
    若是蒙古女子纏足,行動被限製,就無法參與遊牧民族的日常活動。
    等到戰爭來臨時,纏足女子還是拖累。
    當然,這更多的原因,也是為了防止蒙古女子漢化。
    而他們對漢人女子就沒有這個限製,甚至是默認纏足。
    所以,在元朝纏足之風進盛行,以至於一直延續到明朝。
    朱瞻基越想越覺得心驚。
    連元朝那些沒啥腦子的統治者,都知道纏足對女子的限製。
    而他們匡扶了漢室,卻潛移默化地要將女子拘於方寸之間。
    這是元朝的陰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