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西津出海口

字數:3778   加入書籤

A+A-


    往後幾日,朱雄英都沒有離開,而是親自巡視各部兵馬,慰問受傷的士兵。
    而這些新晉的公侯也沒閑著,大放厥詞卻不敢,畢竟人多眼雜,傳到皇帝耳朵裏可不太好了,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小算盤。
    傍晚,朱高煦,藍太平,平安,陳懋,吳忠,戚寧,張襲幾人湊在原來的八百大甸宣慰司衙門內,擺上一桌酒席。
    這個局,是藍太平安排的!
    人到齊後,藍太平端起酒杯說道:“我還是那句話,爺們幾個以後都在西南半島這口大鍋裏吃飯了,還望各位日後能通力合作!”
    一杯酒下肚,朱高煦靠在椅子上,斜著眼問道:“雍國公,你想怎麽個合作法?”
    藍太平笑了笑,說道:“咱們都是朝廷安排在西南半島鎮守一方的大將,如今雖說各地已經平定,可日後免不了會有大大小小的叛亂,所以,兵馬最為重要……”
    “說到兵馬,自然離不開養兵,可這地是啥情況,你們也都清楚,能不能養的起兵,能養多少兵,你們也清楚……”
    “收複西南半島之戰,朝廷花了不少錢,即使有心倒貼,也貼不過來,所以,養兵的事,難……”
    平安等著他問道:“你什麽意思?”
    藍太平嚴肅道:“我沒什麽意思,我忠心於朝廷,忠心於陛下,這一點你盡管放心……”
    “西南半島,多山林沼地,能耕種的土地有限,即使開墾荒地也開不了多少,而我們上任後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在各地設立衛所,我想問你們一句,沒有軍田,衛所要如何設立?”
    這個問題把幾人問的啞口無言!
    別看在座的都被封了公爵,挺高興的,這公爵可不是白給的,你們都是要幹活的。
    兵馬指揮使掌管一個布政使司的所有兵馬,各地衛所的吃喝拉撒都要管著,而且拉出去還要能打仗。
    衛所製度的根本就是要自給自足,身為兵馬指揮使,兵都養不了,轄區內叛亂四起,那就不要當了,等著朝廷問罪吧。
    “這事應該給陛下說啊,咱們又變不出糧食!”
    戚寧急忙說道:“昨日陛下找我們議事,就應該提出來,哎……怎麽把這麽重要的事給忘了!”
    朱高煦冷聲道:“你給陛下說,陛下能怎麽樣,能給你送來糧食啊,你這純粹是讓陛下難看!”
    南方確實不缺糧,湖廣,漢南,包括川蜀都是產糧之地,可關鍵問題是,這些地方的糧食壓根運送不到西南半島各地,路途遙遠,路還不好走,成本實在太大了,得不償失。
    所以,西南五大新布政使司必須自己想辦法,首先要解決糧食問題,有糧食才能養人,這是根本。
    戚寧咂咂嘴道:“也是!”
    “你們沒有糧食吃,這和本王有啥關係啊?”
    朱高煦突然說道:“我又不是兵馬指揮使,也不用養軍隊,朝廷一道聖旨下來,你們帶著你們的兵聽我指揮就行了!”
    朝廷隻要有令,朱高煦立馬掛大將軍印,各地的兵馬都要聽從他調動,各地的指揮使也會成為他麾下的大將,聽從指揮。
    “漢王千歲!”
    張襲笑了笑說道:“此言差矣,我們要是沒兵,您到時候指揮誰去啊,打了敗仗都跑不了軍法處置,咱們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啊!”
    朱高煦吃著菜,笑道:“你小子說的倒也是這個理!”
    吳忠吃著菜,悠悠說道:“聽了你們說半天了,這事和我是一點關係都沒有,我是大明水師的人,過幾日就走了,大小琉球的糧食都吃不完,更不用我來操心,你們說你們的,我吃飯就行了!”
    藍太平沒有理會他,繼續說道:“漢王千歲算是說對了,這事陛下也沒辦法,就別去為難陛下了,隻有咱們自己想辦法解決!”
    平安不耐煩的說道:“你既然提出來了,就想到了辦法,直接說吧,我們聽聽,藍公爺能有什麽辦法!”
    藍太平咳了兩聲,張襲站出來說道:“漢王,雍國公,保國公,靖海公……有禮……”
    “兵要養,而且要盡快,一旦有了叛亂能盡快鎮壓,不然朝廷會怪罪,靠地方上的那點土地,自然養不了多少兵,所以我們就得另辟蹊徑……”
    “西南半島,地處大明的南方,正所謂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咱們靠海,那就得吃海,陛下昨日也說了,會打通一條從川滇到西南的出海口,這條線會經過大古剌,到阿瓦,也就是貫穿整個新立的西津布政使司,隨後等北上,過麓川,到雲南……”
    話說到這個份上,在場幾個人也都明白了!
    要養兵,就得靠這條出海口和海上絲綢之路,除此之外,別無他法。
    而這樣做,明顯違反了朝廷的律令!
    平安冷聲道:“且不說我們敢不敢,好像沒有我們,你們也能做,何必要告訴我們啊!”
    出海口貫穿整個西津布政使司,布政使兼任按察使是王驥,兵馬指揮使是陳懋,鎮守的藩王是高陽朱高煦,西津到雲南中間隔著一個麓川,那是三皇子涼王的封地,相當於他的地盤。
    隻要這幾個人商量好,和其他人確實沒什麽關係,也用不到他們。
    “是用不到你們什麽,可我怕你們使壞,所以,讓你們也跟著一起吃點!”
    平安笑道:“看來雍國公是鐵了心要拖我們下水了!”
    “你錯了,是下海!”
    “哈哈……”
    藍太平說道:“這件事,我是這樣想的,既然是在西津的地界做事,漢王拿兩成,翊國公拿一成,涼王那邊,就需要漢王去說了!”
    朱高煦點頭道:“好說!”
    “如果涼王同意,他拿一成!”
    “剩下六成,我們各拿一成,靖海侯負責海上的運輸和庇護,再拿一成,還剩一成,為上下打點之用,你們以為如何?”
    眾人沒有說話,這樣分確實公道,這沒得說,可這事誰敢幹?
    “要是讓陛下知道了,哎……”
    “咱們也是為了穩定西南半島才出此下策,迫不得已,陛下就算知道了,也會理解的!”
    斟酌許久的平安說道:“我想問你們一句,用這樣的方式養兵,這些兵是朝廷的兵馬,還是各位的私兵?”
    “廢話!”
    藍太平正色道:“自然是朝廷的兵馬,大明的將士!”
    平安搖頭皺眉道:“可陛下會這樣想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