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物以稀為貴(求追讀)

字數:5966   加入書籤

A+A-




    等秦軍翻來覆去,把這隻鐵鍋研究了個明明白白,秦漢才結結巴巴的開口。
    “做出來了啊,你不是看到了嗎?”
    秦軍看著驚訝的秦漢,也不知道他驚訝的個啥!
    “還能繼續做嗎?”秦漢小心翼翼的問道。
    “有什麽不能的,這種生鐵鍋,多做幾口也沒什麽。”秦軍道。
    現在秦軍已經能確定,這是生鐵鍋,含碳量還是不較高的。
    因為水槽中的鐵質比較脆,易碎!
    “那我們就繼續!”秦漢一臉笑意的道。
    秦軍更是滿臉笑意,這幫忙幹活的,居然還這麽積極。
    有這種好員工,那還不好好的用?
    指揮著秦漢拉風箱,他則挑選著一些合用的鋼渣,繼續熔煉。
    投放足夠的鋼渣,就等著融化之後,去除雜質。
    等待的時間,秦軍找出銼刀,開始修整那口鐵鍋。
    澆鑄出來的鐵鍋,需要把澆注口打磨平整,再修整銼刀修整一下鍋沿就好。
    “小軍,這製作鐵鍋,我看著好像不難?”
    一邊呼哧呼哧的拉著風箱,秦漢一邊問道。
    “本來就不難,難得是製模,當然,鐵礦石的精煉也是問題,如果有廢鐵,那就簡單多了。”
    秦軍也不介意教一教秦漢,因為這小子絕對是實在人,就算教會了,也絕對不會出現教會徒弟餓死師傅的事情。
    當然,一時半會的,秦漢絕對學不會。
    不要看著他製作起來簡單,那是因為他有著幾十年的經驗。
    秦軍對於煉製合金還是有點手段的,最起碼觀察鐵水的溫度,消除氣泡都很有一手。
    這些經驗,單憑教是學不會的,必須得親自上手,做幾次,慢慢摸索才能學會。
    而這還需要有天賦,沒有天賦,不認真的人,怎麽學都不可能學會。
    等第二鍋鐵水煉製成功之時,模具再次準備好。
    這就是固定模具的好處,可以反複使用。
    把鐵水倒入模具,等冷卻就好。
    坩堝重新放回火爐之中加熱,秦軍阻止了秦漢繼續投放廢鋼渣,這一次他需要使用單純的氧化鐵。
    使用氧化鐵,秦軍自然是打算直接煉鋼!
    很顯然,能直接煉製出生鐵的礦渣,肯定是不能用的。
    生鐵和鋼都是混合物,但是機械強度不同,鑄造性不同。
    最主要的區別,是含碳量不同。
    鋼含碳量小於2.0%,生鐵含碳量高,硬而脆,幾乎沒有塑性。
    生鐵一般含鐵90%~95%,其他的雜質就多了。
    除了碳的含量在3%~4.5%,其他還有少量的矽、錳、硫、磷等;
    而鋼是含碳量為0.03~2的鐵碳合金,含碳量2~4.3的鐵碳合金稱生鐵。
    所以,想要直接煉鋼,就需要純鐵礦,這個對於秦軍來說,還是比較難的。
    不過,秦軍手中的這些原材料,明顯含碳量比較高,所以反而適合煉製高碳鋼。
    當然,這也需要碰運氣,畢竟沒法檢測這些鐵礦的含碳量。
    “等等吧,你不是說要撬棍嘛?我們先製模,你就篩沙子!”
    “啊?撬棍?什麽撬棍,我們不需要,我看還是繼續倒鐵鍋!”
    秦漢有點興奮的看了一眼那五十厘米直徑的大鐵鍋,接著就再次忙碌起來。
    剛才他看了,倒鐵鍋真不難,他感覺自己上手也能做。
    果然,他的想法是對的。
    清理模具,結結實實的扣好,接著就是燒火。
    等鐵水融好,倒進模具,等冷卻了,拆開模具就是一口大鐵鍋。
    這樣的一口大鐵鍋,在農村可是太有用了。
    比如有了它,就可以理直氣壯的分家。
    真以為兒子多的家庭,孫子都十七八歲了還不分家,是父母霸著家裏的財政大權不放,不願意分家?
    很多時候不是這樣的,父母也願意分家,但是分家你得有鍋碗瓢盆吧?這些都是錢啊!
    比如鐵鍋,買這東西特麽的不止是需要錢,還需要工業券。
    從60年代開始,一些輕工業產品都需要工業券才能購買。
    比如自行車、縫紉機、手表、銻鍋、鐵鍋、搪瓷盆、毛線、蚊帳等。
    因生產數量不足,供不應求,從六十年代開始對城鎮居民實行憑票供應。
    政府發行了日用工業品購貨券,也叫工業券。
    當時,買一輛自行車需工業券12張、縫紉機需8張、手表需5張、搪瓷臉盆需半張。
    這在當時黑市交易工業券的價格,是一張工業券賣2元多。
    所以,先不說鐵鍋,也不說工業券,隻是說錢就有點貴。
    就說結構更加簡單的薄鐵筒鍋,這個時期小號的就要兩塊錢。
    就算是和麵的一隻直徑三十九厘米的麵盆,也需要兩塊五毛八。
    秦軍記得,他們當地四十九厘米直徑的常用鐵鍋,好像是需要工業券兩張,這還是因為當地有一個地方是產鐵鍋的。
    至於價格,好像是三塊八一口。
    現在的成品鋼材好像才三毛一斤,而一口四十九厘米直徑的鐵鍋,才用三點三斤鐵。
    廢鐵現在農村才多少錢一斤?給個三五分錢就能收到啊!
    就算按照鋼材的價格來計算,一斤三毛,使用三點三斤鋼材,一口鐵鍋的成本也不過是一塊錢。
    而製作一口鐵鍋的成本有多少?算上人工,算上煤炭、工具的消耗,也才多少?
    畢竟生產的越多,成本攤薄的越低。
    這麽算起來,就算他手搓一口鐵鍋,成本都用不了一塊錢。
    這麽點成本,賣四塊錢一口,不要工業券,那還不賣瘋了?
    可惜,這絕對屬於做買賣,屬於投機倒把!
    倒是可以建立社隊企業,那個時候就可以光明正大的賣,但是有那個必要?
    看情況再說,真有必要,也不是不能做!
    所以,秦漢的提議也不是不行,就是現在沒法做大。
    製作一些,還給親朋好友還是可以的。
    等製作完成四扣大鐵鍋,秦軍就停下不在多做,因為物以稀為貴。
    “不做了,很快天就要黑了。”
    秦軍說著,伸手把旁邊一個木質水槽內的水全部倒掉,此時暴露出來的是一些鐵塊。
    這些他特意留出來的,雖然都是含碳量高的生鐵,但是卻可以脫碳。
    可惜他手中沒有熟鐵,如果有煉製好的熟鐵,直接加碳就可以做出高碳鋼或者中碳鋼。
    含碳量低的就是熟鐵,含碳量高的就是生鐵。
    生鐵硬度高,但是脆,製作出的鐵鍋容易摔碎。
    還有,生鐵鍋傳導熱量低,所以需要高溫加熱。
    這些都是缺點,但是,生鐵因為含碳量高,炒菜的時候回出現炭烤的現象,所以做出來的菜,有一種特殊的香味。
    隻是這一點,就讓很多人選擇用生鐵鍋來炒菜。
    所以,秦軍製作的鐵鍋,全都是生鐵鍋。
    而生鐵煉鋼,是一個氧化過程。
    其基本原理是,在高溫下,利用氧氣與生鐵水中的碳,發生反應。
    這時會生成二氧化碳或一氧化碳氣體,從而使鐵水中的含碳量降低,來達到脫碳的目的。
    但是,脫碳多少,多長時間能反應掉多少碳,都是問題,這些就需要經驗。
    而秦軍恰恰最不缺少的就是經驗,現在他隻要摸清楚大體含碳量多少就可以。
    這就需要他多試驗幾次,也不過是多浪費點時間。
    借著爐火,最後一些生鐵,全部放入坩堝。
    加熱之後,隻能一點點的慢慢的燒。
    等感覺差不多了,就可以直接澆鑄。
    他之前已經使用沙子,勾勒出來不少條形模具。
    大大小小,好幾種。
    細的隻有直徑一厘米,粗的也不過三厘米,這些主要是為了製作鏨子、鏨刀、鏨鑿。
    如果硬度達到,秦軍甚至還想著,直接製作幾把合格的鑽頭。
    這次的速度更快,澆鑄之後,稍微凝固,就可以夾起來淬火。
    淬火之後,甚至還可以燒一燒,接著鍛打。
    很快,尖頭的鏨子,扁口的鏨鑿都做出來了好幾把。
    主要是容易,因為隨便敲打幾下就可以。
    “還需要做幾把錘頭啊!”
    做好了一把刀口在三厘米的鏨鑿,秦軍看了看手中的斧頭。
    這斧頭的鐵質並不好,現在磨損的厲害。
    “呀?老三,你今天一下午在家就做的這個?”
    就在此時,秦軍的大嫂楊媛媛走進了家門。
    手機站全新改版升級地址:.,數據和書簽與電腦站同步,無廣告清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