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79 章 戰時準備

字數:2355   加入書籤

A+A-


    劉禪免去了宮宴後一日的朝會,不免也不行,否則大半的朝臣都會因為宿醉而告假,包括劉禪。
    宮宴後的第二日,蜀漢朝會
    經過了一日的休整,蜀漢群臣各個紅光滿麵,精神抖擻。
    這是郭淮第一次參加蜀漢朝會,內心還多少有些緊張。
    抬頭看到站在他前麵的“馬謖”,心裏多少有些物是人非的感覺。
    朝會開始後,諸葛亮率先開口奠定了這次朝會的基調。
    “諸位,曹魏如今政權交替,正是動蕩之時。而我大漢,糧草已備,兵馬已足,乃是千載難逢之機。亮願與諸君,戮力同心,北定中原,興複漢室!”
    蜀漢群臣皆拱手高呼道:“願與丞相,北伐中原,興複漢室!”
    劉禪端坐於高座之上,背挺的直直的,臉上也是難免激動之色。
    整個大殿中要說唯一一個神色有些不和諧的,便是郭淮了。
    望著四周高呼北伐曹魏的蜀漢群臣,郭淮心中頗有些不是滋味,畢竟一個月前,他還是魏臣,而蜀漢若要北伐,作為雍州刺史的他,將會是第一個被攻伐的對象。
    然而,如今他加入了大漢,仍然是雍州刺史的他,必然也會是北伐前線的一員。
    也不知魏國這次領兵之將會是誰,希望不是曹休,這幾年曹休駐軍在雍州,兩人相處的不錯。其臨去洛陽之時,還擔心他兵力不足撥給他了一部分駐軍。
    自己能夠如此順利的歸降大漢,其中也不乏對方將一部分駐軍撥給他的原因,導致剩下那部分的駐軍人數遠低於自己手中的軍隊的人數。
    如今若是在戰場上遇上,自己心中難免有些愧疚。
    就在郭淮內心思緒萬千之時,蜀漢眾臣已經開始爭相請命了。
    魏延率先出列抱拳道:“末將願為先鋒,請精兵五千走褒斜道,先占郿縣,後取長安,直逼洛陽。”
    其聲未落,楊儀就冷笑道:“魏將軍莫不是年紀大了,記性不好了。這雍州如今已是大漢的了。你這又占又取的,是為誰占又為誰取的啊?”
    魏延一聽楊儀開口,就應激的將手移到腰間想要拔刀。
    但是聽完楊儀的話後,不屑的冷哼了一聲道:“楊長史久在都城,又不在掌管軍情司,不了解戰場之事,還是可以理解的。雖郭刺史歸降大漢,但整個雍州的城池並沒有完全歸於大漢。就像是郿縣縣令,還有京兆太守顏斐,仍稱魏臣,並未歸漢。”
    一瞬間很多目光聚焦在郭淮身上。
    郭淮:... ...我就說之前的宴會是假象,這種勾心鬥角的氣氛才是真正的朝堂。
    郭淮出列解釋道:“京兆太守顏斐在京兆很有威望,我雖為雍州刺史亦不能左右其想法。”
    京兆太守顏斐家世顯赫,乃是孔門七十二賢、複聖顏回的二十三世孫。
    其在京兆上任後,不僅勸課農桑,還興辦學校,凡是郡中百姓或是官吏想要讀書,隻需做一些較輕的徭役就可以。
    京兆郡在顏斐的治理下,一度成為雍州最富有的郡縣。直到天水郡在嶽飛的治理下崛起後,才屈居第二。
    這樣的人,郭淮歸降前都無法掌控,更別提現在已經歸降蜀漢,並非其上官了。
    說到顏斐,嶽飛倒是有些印象。上一世史書上記載,其應該在幾年前遷任平原太守,因留戀京兆而病死在路上。
    如今其卻仍留任京兆,看來曆史再一次發生了改變。
    魏延道:“並無關係,北伐之後,別說是小小的京兆,就連洛陽都會成為我大漢的領地。”
    楊儀繼續冷嘲熱諷:“魏將軍,打仗不是靠嘴上的能耐。”
    魏延忍無可忍,“匹夫!”砂鍋大的拳頭馬上就要掄起來了。
    費禕趕緊出麵調停:“文長之忠勇自不用說,不過禕認為我們應當先商定糧草調定之事。”
    話音未落,近些年一直忙於水利建設的李嚴,忽然發聲道:“費司馬說的沒錯。糧草調度都未解決,談何北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