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1章 兩場災難,相繼到來

字數:3748   加入書籤

A+A-


    或許有人覺得誇張,怎麽可能?你即便文采斐然,也不可能如此吧?
    殊不知,70年代的人對一切未知都抱有好奇心,因為通訊不夠發達,又沒有其他娛樂項目可以打發時間,這導致一點新鮮事就足以轟動,
    比如80年後出現的抽大獎活動,隻需要花幾塊錢,就能抽獎,一等獎是什麽電視機,一台車,什麽洗衣機,你能想象,成千上萬人參與的場景嗎?
    從農村坐車去城裏參加抽獎,你不能說太好事了吧?主要是每個時代不同,現在你別說抽獎,你就是一等獎上任某地酋長都沒有那麽火。
    這時候就是跟黨走,黨宣傳啥,老百姓就關注啥,同時滿足一下獵奇心,畢竟打獵就能成功,上報紙,上新聞,這誰不羨慕?即便沒有蘇宇那種驚世文章,但打獵總能做到吧?
    跟風,模仿,你在80年代左右會看到無數的跟風者,如下海經商,一開始看不到成功,沒人跟風,直到看到不如自己的小夥伴,下海後混的風生水起,跟風者來了。
    去南方進貨,來北方賣,什麽牛仔褲,什麽光碟,什麽錄音機,收音機,跟風者不計其數。
    大多數人湧入市場,使得低端市場競爭力激烈,就需要上難度了,玩點泥腿子玩不了的,比如貿易,那些有學曆又下海的,他們的春天來了。
    所以說啊,有本事的人,啥時候都能有口飯吃,哪怕你是第一個吃螃蟹的,可你總有吃不動的那天,但有學曆的人卻可以在這一行繼續吃。
    蘇宇的善舉固然讓人欽佩,但他的成功,捐出去幾個萬元戶才是重點,大家想成為萬元戶,學習打獵,模仿他的成功路。
    這一舉動,給蘇宇也帶來了些許麻煩。
    如公安就來提醒過蘇宇,不要碰山君。
    是的,62年國家就發布將東北山君列入野生動物保護名錄,並建立自然保護區,其實在20世紀五十年代我國就提出禁止獵殺山君。
    隻是缺少野生動物保護法,沒有那麽嚴格,但如果你明目張膽殺山君,林業部門也會介入。
    人怕出名豬怕壯,所以蘇宇深知這點,別人遇到山君,打了也就打了,可蘇宇要是打了,又被人舉報了,情況將會相當糟糕。
    別人或許低調處理,沒人會管,但蘇宇不一樣,全國人民都看著呢,他就像高台上的一隻雞,如果殺了,全國的猴子就安分了,不敢碰山君了,同理,如果置之不理,那麽可以想象,這條禁止殺山君的條例,將會成為擺設。
    而蘇宇還沒有那麽大臉讓有關部門放他一馬,之前的不去調查,不追究,就已經是很給麵子了,即便蘇宇想獵虎,也需要過了這陣子,這時候誰碰誰死。
    公安來示警,就是縣裏對他的保護,畢竟蘇宇確確實實給縣裏長臉了。
    該保護還是要保護一下的,畢竟他是實打實幫助全縣捐款捐糧,可不是鬧著玩。
    但縣裏也知道,如果蘇宇一意孤行,他們也救不了,所以才讓人過來提醒一下他,別自誤,否則沒人能救他。
    蘇宇當然知道這一點,所以他不僅聽了,還三令五申,告訴狩獵隊,遇到山君等保護動物,躲著走。
    其實蘇宇不說,他們輕易也不敢打,你以為人人都是武呢?遇到山君就想打?
    在林子裏,山君的震懾力,比獵人手裏的槍還要厲害,有時候山君一聲吼,獵人都渾身發抖,絲毫不誇張,真正麵對山君你才能感受到它的恐怖,森林之王,不是說說的。
    隻有經曆過身經百戰的戰士或者老獵人,才能勉強不至於手忙腳亂,勉強維持住冷靜。
    一般的獵人可做不到心平氣和去獵殺山君,那簡直開玩笑,縱觀虎子隨蘇宇出生入死,在林子裏七進七出,可遇到山君第一反應也是跑。
    當你看到山君時,那麽就意味著你隻有開一槍的機會了,而一槍如果打不中頭,山君是不會立刻死掉的,那麽死掉的就可能是你。
    山君一躍五米起步,虎躍這個詞就是這麽來的,你看到它時,就意味著它隻需要幾秒鍾就可以給你一個大耳瓜子。
    就問你怕不怕?那要是突然一聲虎嘯山林,你人都得嚇尿了,能不能握緊槍都是一回事。
    74年5月11日,如蘇宇知道的那樣,一場地震突然在南方某地發生。
    原本死亡人數多達一千四百多人,經過蘇宇的文章發酵,或許是起到了一定效果,銳減了六分之一,兩百餘人。
    也就是說比原本死亡人數,少了二百來人,其實可以理解,畢竟不是人人都識字。
    而且蘇宇也不是他們縣裏的,宣傳部門也不會拿著他的書給老百姓朗讀,這就造成隻有識字的文化人讀了,而讀了的又記在心裏,關鍵時刻用出來的,更是少之又少,有二百餘人蘇宇已經很滿足了。
    功德無量,雖然沒人知道這件事,但蘇宇知道啊。
    南方一次7.1級地震,舉國皆知,同時被救的人,都提及到了蘇宇寫的那篇文章,這讓蘇宇又火了一把。
    同時又有記者提出,蘇宇曾經在采訪中說到的,龍卷風帶來的危害,如何預防等話題。
    雖然句句沒有提預測,但句句都在說,如果有台風,它路過的地區,你們可要小心了,畢竟如果這次地震按照蘇宇文章提及的去做將會減少更多傷亡。
    八月份,北方某地台風登陸,果然有台風,記者就像是聞到血腥的鯊魚,立馬跟蹤報道。
    同時蘇宇也並不安分,但蘇宇拒絕采訪,他們隻好根據台風沿途的地區,對相關責任人進行采訪。
    畢竟蘇宇采訪時說起過,台風過後應當提防洪災,暴雨將會讓水位上漲。
    相關領導都信誓旦旦說已經做好了應對洪災的情況,請大眾放心等。
    蘇宇通過廣播也聽到了這個消息,但他並不樂觀,因為曆史不會那麽容易就被改寫的,事實證明,即便經過他提醒,能改變的始終是少數人。
    或許是這部分人命不該絕,隻能聽天由命了,他盡力了。
    “宇哥,這場雨還要下?咱們已經停工幾天了。”
    是的,蘇宇這邊也受到了台風的影響,這不是一個省,而是幾個省都有影響,區別隻是大小而已。
    就比如蘇宇這邊,就隻是下毛毛細雨,洪災跟他們肯定無關,但同樣受到了天氣變化。
    “急什麽?讓兄弟們休息幾天,這場雨下不了幾天,安心就好。”
    他們是安心了,但台風登陸,所過之處,當地領導可是忙的焦頭爛額,畢竟記者采訪,預防洪災等問題,他們雖然給予了足夠的自信,但也不能啥也不做,雖然他們也不信會發生,可萬一呢?
    他們給了保證,萬一發生了那不是欺騙大眾嗎?所以還是要做點準備的,這樣一來,就有點忙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