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誰的秦國

字數:8894   加入書籤

A+A-




    “秦國有軍功授爵之策,隻要有戰爭,國內便會源源不斷的湧現出一批又一批的勳貴之家。
    這些勳貴為國家拋頭顱灑熱血,理當享受國家的封賞。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秦國的勳貴隻會越來越多,若是不加以節製,秦國遲早有一天會遍地勳貴。
    若是這些勳貴世襲罔替,整個國家大多數都資源便會落入這些勳貴之手。
    到時候,勳貴們互相內鬥,國家便會陷入內耗。
    勳貴們團結一致,便會閉塞普通百姓上升的道路。甚至有可能與王權相爭,導致國家的動蕩。
    最令人憂慮的,還是這些世襲罔替的勳貴碌碌無為。內不能替國家治政,外不能保家衛國。卻又能夠享受國家的供奉,長此以往,便會硬生生的拖垮這個國家。
    故而寡人新政,軍功授予之爵,可以由父死子繼,但是卻必須得累世削減。
    寡人準許一代人的犧牲,可以換來二代,三代甚至是四代,五代人的富貴。
    卻不準許一代人的犧牲,換來這個家族世世代代的坐享其成…”
    秦壽與黃巨鹿就這麽盤膝坐在廊下,任由皎潔的月光照耀在他的臉上,一字一句講述著自己的治國理念。
    許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緣故,所以秦壽所思所慮遠超這個時代。
    有很多問題,是黃巨鹿不曾耳聞,也不能夠想象的。
    但是秦壽所說的每一個字都仿若雷霆,聲聲入耳,振聾發聵。
    而他所說的每一個觀點,都給黃巨鹿的內心造成了巨大的衝擊。
    無論是在禮樂治國的大周,還是在以法治國的大商,亦或者是逐漸拋棄了禮樂,開始追尋自己治國道路的南方諸國,都沒有如同秦壽這般令人耳目一新的言論。
    黃巨鹿最開始是在考教,一而再再而三的提出了很多問題。
    但是到了後來,黃巨鹿便已經是在請教。
    秦壽也打開了話匣子,說出了許多許多關於自己的治國理念。
    因為時代有所不同,所以他並不篤信法製,卻也沒有盲從“禮樂”。
    在麵對當下的社會背景,他更多推崇的是“以法治國,以德治民”。
    在黃巨鹿的眼中,秦壽的見識已經遠超於這個時代。
    而他也從秦壽的口中得知了一個他想要締造的理想國。
    這個國家不必要人人平等,但是這個國家一定要讓每一個人都能夠吃得上一口飽飯,讓每一個人都能夠穿得上衣服,讓每一個人都能夠享有受教育的權利。
    有的人生來富貴,有的人生來貧賤,但是,無論他們是何出身,他們都應該享受一項共同的權利——努力改變命運的機會。
    他們的思想不必要時刻統一,可以為自己的理念爭得麵紅耳赤。但不論他們如何爭執,他們都將有一個共同的信念,那便是讓這個國家更加的興盛與強大。
    他們在麵臨外敵的時候,一定能夠摒棄前嫌,團結一致,共同對敵。
    諸如此類的東西很多很多,已經遠遠超出了黃巨鹿的想象。
        crossorigin="anonyo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