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2章 張秦使燕

字數:8868   加入書籤

A+A-




    在得知了燕國之所以如此安定之後,張秦也不由得思考起來。
    “秦國的法治與燕國的俠義,到底誰才是真正的濟世良方呢?”
    在思索了良久之後,張秦卻是突然間笑了起來。
    “不論是法治,還是俠義,亦或者是禮樂,說到底都是維持國家穩定的工具罷了。
    禮樂,乃是以“禮”為核心思想,從上而下的約束各個階層的行為舉止,以此達到穩固階級與統治的目的。
    俠義乃是以“俠義”為核心思想,從下往上,通過武力威懾與暴力手段來約束各個階層的行為,從而達到使社會和諧,互不相欺的目的。
    而秦國的律法,也是以“法”為核心,從上而下,又從下而上的約束每一個階層的行為,從而達到社會穩定的目的。
    然而,不論是禮、法還是俠,隻要製定與掌握他們的人開始變質,那麽,他們距離崩潰也就不遠了。
    故,治理國家的策略本質上沒有太大的上下與優劣之分,真正重要的是,這種策略對於他們的製定者與執行者自身是否也具有約束力。
    而相比較於製定者高高在上的禮樂,絲毫也不能製衡己身的俠義,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的秦法似乎更具有約束性。
    所以,還是咱們老秦王有先見之明呀!”
    在意識到了這一點之後,張秦的心底很快便想到了能夠打破燕國這種表麵和諧的方法。
    但是他卻並沒有直接表露出來,反倒是露出了一臉的欣喜模樣。
    “燕國如此祥和安寧,當真不愧是列國之中的新起之秀!”
    張秦絲毫也沒有遮掩,在眾目睽睽之下表露出了自己對於燕國的欣賞。
    他的話引起了諸多燕國人的駐足,這些人都對於“明智”的張秦十分的友好,紛紛主動向他行禮表達善意。
    然而那些隨行的周人卻是變得麵色陰沉,都對張秦的舉動心生不滿。
    然而張秦還是周國的塚宰,又是此行出使燕國的主使,他們根本不敢對張秦表露出絲毫的不滿。
    不久之後,張秦到來的消息便傳到了公子巡的耳中。
    公子巡當即欣喜若狂,正準備出門去迎接之時,又突然間想起了張秦曾經的交代。
    思來想去之後,他立即收斂了自己內心的激動情緒,並沒有去見張秦,反倒先去見了燕公姬全。
    “兒臣拜見君父——”
    在向姬全行禮之後,公子巡剛準備開口說話之時,一名十來歲的少年便恭敬的向他行禮道:“小弟向兄長見禮——”
    “姬橫,你…”
    他剛剛準備開口詢問對方為什麽會在這裏,但是一看到旁邊正在批閱奏文的姬全,立即便明白過來。
    “君父這是在教導姬橫批閱奏文呀!”
    在生出了這樣的想法之後,他的內心便越加不是滋味。
    要知道當年他在燕國的時候,可沒有與姬橫一般的待遇。
    內心不滿之下,他便也隻是隨意的拱了拱手,而後便繼續開口說道:“君父,兒臣在鹹陽的時候曾經見識過一個名為張秦的賢士,他有治國安邦平定天下的才能,若是能夠得到他的相助,我燕國必定能夠更上一層台階…”
        crossorigin="anonyo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