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9章 觀察者之眼

字數:10008   加入書籤

A+A-


    “因為沉睡者的覺醒引起了連鎖反應。”王也分析道,“如果說沉睡者是這個多元宇宙的夢境創造者,那觀察者可能是更高層次的存在。”
    “它一直在觀察著沉睡者,也觀察著我們。”
    “現在,沉睡者要醒了,觀察者自然也會有所反應。”
    就在這時,十二古神發來了緊急召集令。
    王也趕到古神議會,發現氣氛凝重。
    “我們探測到了異常的能量波動。”智慧之神說道,“來自多元宇宙的邊界。”
    “有什麽東西,正在試圖從外麵進入。”
    “或者說,它一直都在外麵,隻是現在開始主動接觸我們。”
    時光行者調出了一個能量圖譜,上麵顯示著多元宇宙的結構。
    通常,多元宇宙是一個相對封閉的係統,有明確的邊界。
    但現在,邊界上出現了無數個“觸點”——就像有無數根手指在觸摸邊界,試探著。
    “這是觀察者的探查。”王也確認道,“它想要更深入地了解我們。”
    “我們該怎麽辦?”力量之神問道,“要防禦嗎?”
    “防禦有用嗎?”王也反問,“如果觀察者真的想進來,我們的防禦能擋住嗎?”
    眾神沉默了。
    他們都明白,麵對這種層次的存在,防禦可能毫無意義。
    “與其被動等待,不如主動接觸。”王也說道,“我想和它對話。”
    “太危險了!”時光行者反對,“我們對觀察者一無所知!”
    “正因為一無所知,才更要接觸。”王也堅持,“未知才是最大的危險。”
    “而且,我有一種直覺——觀察者並非敵人。”
    “它隻是好奇。”
    “好奇我們在做什麽,好奇沉睡者為什麽要醒來,好奇這個多元宇宙有什麽特別。”
    “如果我們能滿足它的好奇心,或許就不會有危險。”
    智慧之神思考片刻,點頭道:“也許你是對的。”
    “那麽,我們支持你。”
    “但你不能獨自前往,至少要帶一個團隊。”
    王也同意了。
    他再次召集了之前進入沉睡者夢境的十二人小隊。
    “又要出發了?”小明苦笑,“我們好像總是在冒險。”
    “因為我們是開拓者。”王也笑道,“普通的生活不適合我們。”
    “這次我們要去的地方,比夢境更遙遠——多元宇宙的邊界。”
    “那裏是現實和虛無的交界,是存在和不存在的分界線。”
    “非常危險,但也可能獲得前所未有的認知。”
    “誰願意和我一起去?”
    所有人都舉起了手。
    沒有猶豫,沒有退縮。
    因為他們是王也的學生,是輪回之界的守護者,更重要的是——他們相信彼此。
    三天後,十二人小隊出發了。
    他們乘坐著時光行者特製的“虛空之舟”——一種可以在多元宇宙邊緣航行的特殊載具。
    虛空之舟穿過一個又一個世界,每個世界都有自己的規則,自己的故事。
    “多元宇宙真的很大。”林星辰感歎,“我們見過的世界,可能連千分之一都不到。”
    “是的。”王也點頭,“而且,每時每刻都有新的世界在誕生。”
    “這就是創造的力量。”
    他們繼續前行,越來越接近邊界。
    周圍的景象開始變得奇異——
    有些世界是透明的,可以看到內部的運行規則。
    有些世界是倒影,現實和鏡像疊加在一起。
    有些世界在不斷閃爍,仿佛信號不穩定的電視。
    “這些都是不穩定的邊緣世界。”時光行者的聲音從通訊器傳來,“它們介於存在和不存在之間。”
    “小心一點,不要被它們吸引進去。”
    “一旦進入這些世界,可能永遠出不來。”
    終於,他們到達了邊界。
    那是一道難以描述的“牆”——不是物理的牆,而是概念的牆。
    牆的這邊,是多元宇宙,是存在,是意義。
    牆的那邊,是虛無,是不存在,是無意義。
    “觀察者就在牆的另一邊。”王也感知到了,“我能感受到它的存在。”
    “它在等我們。”
    “怎麽過去?”蘇烈問道。
    王也取出故事之心——那個他從故事之源獲得的力量。
    “用這個,我們可以暫時超越邊界。”
    故事之心發出光芒,包裹住十二個人。
    然後,他們穿過了那道牆。
    牆的另一邊,是一個完全不同的空間。
    這裏沒有時間,沒有空間,沒有任何物理規則。
    隻有純粹的意識和信息。
    而在這片虛無中,有一個巨大的存在。
    那就是觀察者。
    它沒有固定的形態,或者說,它的形態是所有形態的集合。
    在王也眼中,它是一個眼睛。
    在林清影眼中,它是一麵鏡子。
    在蘇烈眼中,它是一本書。
    每個人看到的都不同,因為觀察者會根據觀察對象調整自己的表現形式。
    “你們來了。”觀察者的聲音直接在意識中響起,“我等了很久。”
    “你在等我們?”王也驚訝。
    “是的。”觀察者說道,“從你們出現在多元宇宙的那一刻起,我就在關注你們。”
    “準確地說,是在關注你——王也。”
    “你是一個變數,一個不應該存在的變數。”
    “你來自被毀滅的未來,穿越時間回到過去。”
    “你改變了很多本該發生的事情。”
    “這讓我很好奇。”
    王也心中一緊:“你要阻止我?”
    “不。”觀察者說道,“我隻是觀察,不會幹涉。”
    “這是我的本質——觀察一切,記錄一切,但不參與其中。”
    “我見證了無數個多元宇宙的誕生和消亡。”
    “見證了無數個沉睡者的夢境和覺醒。”
    “但我從不幹涉,隻是記錄。”
    “那你為什麽要顯現?”林清影問道。
    “因為這次不一樣。”觀察者說道,“這個多元宇宙出現了一些特殊的東西。”
    “首先,是你們解決終焉危機的方式——不是消滅,而是轉化。”
    “這是我見過的所有多元宇宙中,第一次有生命能做到這一點。”
    “其次,是沉睡者的選擇——從創造者變成參與者。”
    “這也是前所未有的。”
    “最後,是你——王也。”
    “一個能夠穿越時間、改變命運、連接所有故事的存在。”
    “你的出現,讓這個多元宇宙具有了超越其他宇宙的可能性。”
    “所以,我想看看你們能走多遠。”
    “你想看什麽?”王也直接問道。
    “我想看看,你們能否找到終極答案。”觀察者說道。
    “什麽終極答案?”
    “存在的意義。”觀察者的聲音變得深沉,“我觀察了無數個多元宇宙,見證了無數種文明。”
    “它們都在尋找存在的意義。”
    “但至今為止,沒有一個找到令我滿意的答案。”
    “有的文明說,意義在於延續。”
    “但延續本身需要意義,否則就隻是機械的重複。”
    “有的文明說,意義在於進化。”
    “但進化的終點是什麽?達到終點後呢?”
    “有的文明說,意義在於快樂。”
    “但快樂是主觀的,而且會適應性下降。”
    “有的文明說,意義在於創造。”
    “但創造出來的東西又需要意義,這是循環論證。”
    “所以,我想看看你們的答案。”
    王也沉思了很久,然後說道:
    “也許,你一直找不到答案,是因為你在用錯誤的方式尋找。”
    “什麽意思?”觀察者問道。
    “你在觀察,在記錄,在分析。”王也說道,“但你從未體驗。”
    “意義不是觀察出來的,不是分析出來的,而是體驗出來的。”
    “就像你無法通過觀察了解美食的味道,你必須親自品嚐。”
    “你無法通過觀察了解愛的感覺,你必須親自經曆。”
    “意義也是一樣。”
    “如果你想知道存在的意義,就不能隻做觀察者。”
    “你必須成為參與者。”
    觀察者沉默了很久。
    虛空中,似乎有什麽在震動。
    那是觀察者在思考,在猶豫,在掙紮。
    “但……我是觀察者。”它說道,“這是我的本質。”
    “如果我參與了,我就不再是觀察者了。”
    “那又如何?”林清影接話道,“本質是可以改變的。”
    “沉睡者改變了,終焉改變了,為什麽你不能?”
    “害怕改變的不是勇氣,而是恐懼。”
    “你在害怕什麽?”王也直接問道。
    觀察者再次沉默。
    然後,它的聲音帶上了一絲少有的情緒——迷茫。
    “我害怕……如果我參與了,我會失去客觀性。”
    “我會被情感左右,會做出錯誤的選擇。”
    “我會受傷,會失去,會痛苦。”
    “我觀察了太多悲劇,見證了太多失敗。”
    “我不想成為那些悲劇的一部分。”
    “所以,我選擇了觀察。”
    “觀察是安全的,是超然的,是永恒的。”
    “但也是孤獨的,是空虛的,是無意義的。”王也說道。
    “你觀察了無數個多元宇宙,但你真的理解它們嗎?”
    “你記錄了無數個故事,但你真的感受到它們嗎?”
    “你見證了無數次生死離別,但你真的體會到那份痛苦和美好嗎?”
    “沒有。”
    “因為你隻是觀察者。”
    “你看到了一切,卻什麽都沒得到。”
    “這才是最大的悲哀。”
    觀察者的形態開始波動。
    “我……我不知道……”
    “那就試試。”林星辰鼓勵道,“不需要一下子完全改變。”
    “先嚐試一點點參與,感受一下。”
    “如果不喜歡,還可以回到觀察者的位置。”
    “但至少,你嚐試過了。”
    小明也說道:“我們可以幫你。”
    “就像我們幫助了終焉,幫助了沉睡者。”
    “我們也可以幫助你,學會如何參與,如何體驗,如何活著。”
    觀察者的波動越來越劇烈。
    它在猶豫,在掙紮,在做一個可能改變自己本質的決定。
    終於,它說道:
    “好……我試試……”
    “但我需要一個向導。”
    “一個能教我如何參與的人。”
    “我願意。”王也毫不猶豫地說道。
    “我?”觀察者驚訝,“為什麽是你?”
    “因為我經曆過失去,也經曆過重生。”王也說道,“我知道參與的風險,也知道參與的價值。”
    “而且,我理解你的恐懼。”
    “在故事之源時,我也曾經害怕過——害怕承擔所有故事的重量。”
    “但我還是選擇了承擔。”
    “因為我明白,有些事情值得冒險。”
    “現在,我願意幫助你,讓你也明白這一點。”
    觀察者的形態開始穩定。
    它變成了一個人類的形態——一個看起來三十歲左右的男子,穿著簡單的白袍,眼神中有好奇,也有不安。
    “這是我第一次以個體形態存在。”他說道,聲音變得更加真實,“感覺……很奇怪。”
    “我能感受到……溫度?”
    “還有……心跳?”
    “這些就是活著的感覺嗎?”
    “是的。”王也笑道,“歡迎來到生命的世界。”
    “從現在起,你不再隻是觀察者。”
    “你是……嗯,你需要一個名字。”
    “我從未有過名字。”觀察者說道,“觀察者就是我的全部身份。”
    “那現在給自己起一個吧。”林清影建議。
    觀察者思考了一下:“既然我從觀察轉向參與,那就叫……行者?”
    “觀者變行者,從旁觀到踐行。”
    “好名字。”王也點頭,“那麽,行者,歡迎加入我們。”
    “接下來,我們會教你如何生活,如何感受,如何在這個世界中找到屬於你自己的意義。”
    行者點頭,雖然還有些不適應,但眼中已經有了光彩。
    那是好奇的光彩,是期待的光彩。
    這是他作為觀察者時從未有過的。
    十二人小隊帶著行者回到了輪回之界。
    這個消息震驚了所有人。
    “觀察者居然願意放棄超然的地位,成為參與者?”十二古神都難以置信。
    “這是好事還是壞事?”有人擔憂。
    “是好事。”王也肯定地說,“多一個願意理解我們的存在,總比多一個冷漠的旁觀者好。”
    “而且,行者的加入,會給我們帶來很多幫助。”
    “他見證過無數個多元宇宙,擁有我們無法想象的知識和經驗。”
    “當然,我們也要幫助他適應新的身份。”
    時光行者走上前,看著行者:“歡迎來到輪回之界。”
    “這裏將是你新生活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