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1章 氣氛緊張

字數:10068   加入書籤

A+A-


    挑戰結束後的第三天,王也正式就職為真空議會的“多元和諧協調員”。
    就職儀式在中央殿的第五十層舉行,來自各個虛空的代表都出席了。
    序章者親自為王也授予了職位徽章——那是一個由無數細線交織而成的圓環,象征著連接與和諧。
    “王也。”序章者的聲音莊重,“作為真空議會的協調員,你的職責是幫助那些麵臨內部衝突的虛空找到和平之道。”
    “但記住,你隻能引導,不能強製。”
    “每個虛空都有自己的選擇權,即使他們的選擇在你看來是錯誤的。”
    “我明白。”王也接過徽章,“我會尊重每個虛空的自主權。”
    “同時,我也會用我們的經驗,為他們提供另一種可能性。”
    掌聲響起,但王也注意到,大廳一角的秩序沒有鼓掌。
    他的表情陰沉,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冷意。
    就職儀式結束後,綠源拉住了王也。
    “小心秩序。”他低聲說道,“他輸了挑戰,在議會中很沒麵子。”
    “這種人不會輕易放過你的。”
    “他會怎麽做?”林清影問道。
    “不知道。”綠源搖頭,“但肯定不會是正麵的。”
    “秩序這個人,外表剛硬,內心更剛硬。”
    “他從不認為自己會錯,隻會認為是別人不理解他。”
    “所以,他不會反思自己的方法,隻會想辦法證明你的方法有問題。”
    王也點頭,將這個警告記在心裏。
    但他沒想到,秩序的報複會來得這麽快。
    當天夜晚,王也收到了第一個求助請求。
    來自虛空#1893,一個處於內戰邊緣的虛空。
    “王也協調員。”請求信息中寫道,“我們虛空正麵臨嚴重的內部分裂。”
    “兩派勢力互相對立,隨時可能爆發全麵戰爭。”
    “我們聽說了你的事跡,希望你能來幫助我們。”
    這本應該是一個正常的工作請求。
    但時光行者感覺到了異常。
    “時機太巧了。”他說道,“你剛就職,立刻就有求助。”
    “而且是一個即將爆發內戰的虛空。”
    “如果你處理不好,你的聲譽會受損。”
    “你覺得這是秩序安排的?”王也問道。
    “很有可能。”時光行者說道,“但我們沒有證據。”
    “而且,即使是陷阱,你也不能不去。”
    “因為那個虛空確實需要幫助。”
    “那就去吧。”王也說道,“陷阱也好,真實求助也好,我都要去看看。”
    “既然接受了這個職位,就要承擔相應的責任。”
    林清影握住他的手:“那我和你一起去。”
    “不。”王也搖頭,“這次我想一個人去。”
    “如果真是陷阱,我不想把你們也卷進來。”
    “而且,作為協調員,我需要學會獨立處理問題。”
    “不能每次都依賴團隊。”
    林清影想要反對,但看到王也堅定的眼神,最終還是點頭了。
    “那你小心。”她說道,“有任何問題,立刻聯係我們。”
    “我會的。”王也承諾。
    第二天,王也獨自啟程前往虛空#1893。
    這是一個中等規模的虛空,大約有150個宇宙。
    但現在,這個虛空分裂成了兩個陣營。
    一派叫“進步派”,主張激進的改革,快速發展。
    一派叫“保守派”,主張穩健的維持,緩慢進步。
    兩派的矛盾已經持續了三百個虛空年。
    最近,矛盾激化到了臨界點。
    進步派控製了75個宇宙,保守派控製了75個宇宙。
    雙方勢均力敵,誰也無法說服誰。
    而且,雙方都開始集結力量,準備用武力解決問題。
    王也抵達時,虛空議會大廳內的氣氛劍拔弩張。
    進步派的領袖是一個年輕的存在,名叫銳進。
    保守派的領袖是一個老年的存在,名叫守恒。
    “歡迎,王也協調員。”銳進熱情地說道,“我們久仰你的大名。”
    “希望你能幫助我們虛空實現真正的進步。”
    “什麽叫"真正的進步"?”守恒冷冷地說,“你的所謂進步,是要把我們虛空推向深淵。”
    “王也協調員,請你公正地評判,看看誰才是對的。”
    王也環顧四周,感受到了濃重的敵意。
    不是針對他的,而是兩派之間的。
    “首先,我要說明一點。”王也開口,“我不是來評判誰對誰錯的。”
    “因為在大多數情況下,對立雙方都有自己的道理。”
    “我來這裏,是想幫助你們找到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解決方案。”
    “不可能。”銳進斷然說道,“我們的理念完全對立。”
    “他們想要維持現狀,而我們要突破現狀。”
    “這是根本性的矛盾,無法調和。”
    “誰說無法調和?”王也反問,“也許你們對立的不是理念,而是實施的速度和方式。”
    “進步派想要快速改變,保守派擔心改變帶來的風險。”
    “但你們的目標其實是一樣的——讓虛空變得更好。”
    “隻是對"如何更好"和"多快能更好"有不同看法。”
    “這不是根本矛盾,而是策略差異。”
    守恒皺眉:“你的意思是,我們可以找到中間道路?”
    “不是中間道路。”王也糾正,“而是整合兩種智慧。”
    “快速進步有快速進步的優勢,但也有風險。”
    “穩健維持有穩健維持的好處,但也可能錯失機會。”
    “如果能結合兩者——在關鍵領域大膽改革,在基礎領域穩健維持。”
    “這樣既能抓住機遇,又能控製風險。”
    銳進和守恒對視一眼,都陷入了思考。
    但就在這時,一個意外的聲音響起:
    “說得好聽,但怎麽實施?”
    說話的是一個陌生的存在,站在大廳的陰影處。
    王也看過去,心中一驚。
    那是秩序。
    他為什麽會在這裏?
    “秩序閣下。”銳進驚訝地說,“您怎麽來了?”
    “我是來觀摩的。”秩序走出陰影,“聽說新任協調員要處理第一個案件。”
    “我很好奇他的方法。”
    “不過,聽起來還是那套理想主義的說辭。”
    “整合、平衡、和諧...這些詞很美好,但現實中根本做不到。”
    “為什麽做不到?”王也平靜地問。
    “因為人性。”秩序說道,“當兩派勢均力敵時,任何一方都不會真正妥協。”
    “他們嘴上說願意整合,心裏想的都是如何占據主導。”
    “最終,你的調解會失敗。”
    “兩派還是會開戰。”
    “區別隻在於,因為你的介入,戰爭可能會更加混亂。”
    “因為雙方都會覺得對方背叛了協議。”
    王也沉默了片刻,然後說:“也許你說的有道理。”
    “但我還是要試試。”
    “因為即使有一點點希望,也值得努力。”
    “而且,我相信人性不隻有你說的那一麵。”
    “人性中也有善良、信任、合作的一麵。”
    “關鍵是如何激發它。”
    秩序冷笑:“那我就等著看你如何激發。”
    “但我提醒你,你隻有七天時間。”
    “七天後,如果你還沒有解決問題,保守派和進步派的軍隊就會開戰。”
    “到時候,你就是罪人。”
    “因為是你的介入,讓他們推遲了戰爭,積累了更多的憤怒。”
    “戰爭會更慘烈。”
    說完,秩序消失了。
    但他的話像一塊巨石,壓在所有人心上。
    銳進和守恒的表情都變了。
    “七天...”銳進說道,“確實,我們的軍隊已經集結了。”
    “如果七天內沒有結果,將領們會自行發動攻擊。”
    “我們也控製不住了。”
    “那就抓緊時間。”王也說道,“我需要你們兩位的配合。”
    “首先,我想分別和你們談談。”
    “了解你們各自的真實想法和擔憂。”
    “然後,我們再一起討論解決方案。”
    接下來的兩天,王也分別與兩派的領袖深入交流。
    他發現,秩序說的某些話確實有道理。
    銳進和守恒表麵上願意妥協,但內心都有戒備。
    都擔心對方會利用妥協的機會占據優勢。
    這是信任缺失的表現。
    而信任缺失,是長期對立積累的結果。
    如何在七天內重建信任?
    這是一個幾乎不可能的任務。
    王也陷入了沉思。
    他想起了在虛空#327處理過的各種危機。
    想起了終焉、虛、界、分離...每一個都曾經是無解的難題。
    但最終都找到了答案。
    因為他從不放棄尋找第三種可能。
    第三天,王也召集了兩派的所有核心成員。
    “我想做一個實驗。”他說道,“一個關於信任的實驗。”
    “什麽實驗?”銳進問道。
    “我需要你們兩派各派出十個代表。”王也說道,“組成一個臨時團隊。”
    “給他們一個任務——在虛空的邊緣地帶,有一個小宇宙遇到了麻煩。”
    “一顆超新星即將爆發,會摧毀那個宇宙。”
    “我需要這二十個代表合作,拯救那個宇宙。”
    “時限是三天。”
    “如果他們成功了,證明你們兩派是可以合作的。”
    “如果他們失敗了,那我承認我的方法不適用於你們的虛空。”
    “你們繼續按原計劃開戰。”
    守恒皺眉:“這有什麽意義?”
    “二十個人的合作,不能代表一百五十個宇宙的合作。”
    “確實不能。”王也說道,“但可以提供一個參考。”
    “如果連二十個人都無法合作,那一百五十個宇宙肯定無法合作。”
    “但如果二十個人能合作,說明合作是可能的。”
    “至少值得嚐試。”
    銳進想了想:“好,我同意。”
    “但我要選最精英的十個代表。”
    “我也同意。”守恒說道,“我們也會派出最優秀的。”
    “那就開始吧。”王也說道。
    兩派各選出了十個代表,組成了臨時救援隊。
    王也將他們傳送到虛空邊緣,那個麵臨超新星危機的小宇宙。
    然後,他也跟隨過去,但不直接參與,隻是觀察。
    救援隊到達後,立刻麵臨了第一個問題。
    超新星的爆發時間比預期的更早,隻有兩天半。
    而且,需要同時處理三個方麵的問題:
    第一,疏散宇宙內的所有生命體。
    第二,穩定超新星的能量,延緩爆發。
    第三,建立防護屏障,保護周邊宇宙不受波及。
    三個任務,必須同時進行,否則來不及。
    但二十個人,如何分配?
    進步派的代表提議:“我們應該重點投入穩定超新星,這是治本。”
    “隻要穩定了超新星,其他問題都會迎刃而解。”
    保守派的代表反對:“太冒險了。”
    “穩定超新星的成功率隻有三成。”
    “我們應該先確保疏散和防護,這是治標,但至少能保證大部分生命安全。”
    雙方開始爭論。
    時間在流逝。
    一個小時過去了,他們還在爭論方案。
    王也在遠處觀察,沒有幹預。
    他知道,真正的成長,必須來自內部。
    終於,一個進步派的年輕代表站出來:
    “我們不能再爭論了。”她說道,“時間不等人。”
    “我有個建議——我們不要爭論哪個方案更好,而是問:如何讓所有方案都有機會?”
    “什麽意思?”
    “我的意思是,分頭行動。”她說道,“進步派的人擅長創新和冒險,去穩定超新星。”
    “保守派的人擅長穩健和保護,去疏散和防護。”
    “這樣,我們既有治本的嚐試,也有治標的保障。”
    “雙保險。”
    一個保守派的老者點頭:“這個建議不錯。”
    “但有個前提——如果進步派穩定超新星失敗,能量波動會更劇烈。”
    “這會給我們的疏散和防護增加難度。”
    “所以,你們必須保證,如果發現不行,立刻撤退。”
    “不要逞強,不要拖累我們。”
    進步派的代表猶豫了。
    撤退,意味著承認失敗。
    這對於崇尚進取的他們來說,是很難接受的。
    但那個年輕代表說:“我們保證。”
    “如果發現不行,我們會立刻撤退,全力協助你們疏散。”
    “好。”老者說道,“那我們也保證,如果你們成功了,我們會承認你們的方法有價值。”
    “不會再一味否定。”
    雙方達成了共識。
    進步派的十人前往超新星核心,嚐試穩定。
    保守派的十人分成兩組,一組疏散生命體,一組建立防護屏障。
    王也看到這一幕,欣慰地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