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3章 領導視察

字數:4270   加入書籤

A+A-




    第(1/3)頁
    > 陳青峰現在是領導了,不可能一直待在村子裏。他才走了兩天的時間,結果剛回到縣辦公室,就有一堆的事情等著他。
    拒馬縣在臨近的高唐縣搞了個經濟技術開發區。這件事兒立刻就在整個定州市的政壇傳開了。
    其他的縣都覺得新奇,因為每年拒馬縣都是國家級貧困縣,幾乎到了連縣政府上班人員的工資都要去找鄰近的兄弟縣市化緣籌措的地步。
    可是從上麵空降下來的這位新縣長,居然在臨近的縣搞了個經濟技術開發區。
    市裏的領導當然也知道一些陳青峰的背景。
    聽說這件事之後一來覺得好奇,二來也覺得新鮮。
    於是便決定現場實地考察一下。
    招呼提前打好了。
    袁慶生接到電話之後立刻聯係陳青峰。
    而陳青峰這邊正在和濠江實業商討接下來縣裏的支柱產業棒球製造行業發展的新路徑。
    把縣裏受災的居民,還有產業放在臨近的縣。這就等於一下子打開了思路。原本高昂的運輸成本突然就沒有了。原本因為環保問題,發展的禁令和枷鎖一下子也都打開了。
    現在?新的經濟開發區正在規劃更多的思路。陳青峰打算把那裏建成棒球產業的園區。不隻生產棒球,還可以生產頭盔棒球手套,球棍,以及棒球的各種護具。
    也就是說陳青峰要把這項在中國大地上對於很多人來說非常陌生的運動,當做是拒馬縣經濟騰飛的墊腳石。
    而現在第一筆三百萬個棒球的訂單就是陳青峰籌措的第一步。
    市裏的領導要來考察,陳青峰不敢耽擱。回到辦公室之後,他去單位的澡堂泡了個澡。然後換了身衣服就坐上車來到了臨近的高唐縣。
    剛來到這兒之後。
    這裏就是一個妥妥的大工地。
    縣裏組織了幾個建築隊來這邊搞建設。
    不但要蓋安置房,而且還要蓋廠房之類的東西。
    等到廠房幹好之後,就要從外麵引進設備。
    不過陳青峰本著不與民爭利的原則。縣裏由財政局成立的開發公司,隻負責園區的運營。
    說白了就是把園區蓋好,然後做一些日常的養護,有點像物業公司的意思。
    第(1/3)頁
    第(2/3)頁
    而生產的環節,陳青峰要發揮大家的積極性。前期可以讓濠江實業投資買一些設備回來。等到後麵老百姓自己有了積蓄,必然會有一些能人不再願意做這種純手工的行業。
    到時候,可以讓拒馬縣的居民把原本這些機械設備承包下來。等到那個時候,縣財政又能收回一筆錢。
    陳青峰不是不相信國有企業。也不是不想讓縣財政局成立的公司全麵掌控棒球產業的發展。
    但問題是這個行業本來利潤就薄,能賺錢的營商等於說是靠節約成本摳出來的。而陳青峰要是想讓縣裏成立的國企幹這個,就得成立一套班子。從兩委,到工會一整套下來,整個行政體係不知道要安插多少人,關鍵是這樣一來,很多人不參與生產,可生產成本就大大的提高了。
    所以倒不如讓縣財政局成立的經營公司,幹點力所能及的活。
    管好一個園區,從後世的經驗來說還是完全足夠的。
    陳青峰一路想著市裏領導來考察的事情。
    來到現場之後,他和袁慶生見了個麵,稍微了解了一下現場的情況。
    不過這時候參觀,說實話不太露臉,因為整個現場就是個大工地。搬遷出來的老百姓還住在帳篷裏。
    現在已經是秋天了,等下幾場秋雨之後,工程進度就得提前。
    “小袁你給我交個底,到底能不能盡快完成一期的建設!”
    “青峰縣,群眾的建設熱情很高,進度很快,人手也足,我覺得入冬之前肯定沒問題!”
    聽到袁慶生這麽說,陳青峰心裏也有了底。
    現在工程不能停,陳青峰隻能安排一些家庭婦女把工地簡單的打掃一下。
    就這樣,兩人在這兒等了差不多得有四十分鍾,直到陳青峰抽了一根又一根的香煙,等的有些不耐煩,想著還有一堆的公務沒處理的時候。遠處幾輛中巴車,還有桑塔納才逐漸出現在公路的盡頭。
    汽車開進了現場。
    等車上下來之後,陳青峰和袁慶生,連忙迎上去和市裏的領導握手。
    “這位就是我們陳縣!”
    “見過見過,剛來的時候組織部開會,我當時也在場!你們拒馬縣野心不小呀,居然把主意打到了高唐縣!說這是誰出的主意啊!”
    “報告領導,這個方案是陳青峰縣長提出來的,當然也在縣委的班子會上一致通過了,主要是我們拒馬縣的發展條件實在太差了,把居民和產業搬到高唐縣這邊思路一下子就打開了!”
    說實話,現場確實沒有什麽說服力,但是領導過來視察的時候,走進一個帳篷裏麵,幾乎所有人都忙著手裏的工作。
    這種勁頭倒是讓市裏的領導很是新奇。
    第(2/3)頁
    第(3/3)頁
    仔細一問才知道。
    原來拒馬縣剛接了三百萬個棒球的訂單。
    “三百萬個,這筆訂單你們縣裏能創造多大的利潤?”
    “我們做的都是小本生意啊,說白了就是老百姓賺個辛苦錢,不過也比種地強多了,這筆訂單差不多,我們能分到三千萬的利潤!”
    “三千萬?”
    “我沒聽錯吧!”
    後麵隨行的官員此時都小聲議論著。有不少人都在用懷疑的眼神看著陳青峰。覺得他們肯定是在吹牛了。
    “我們這些生產的產品主要是用於出口的,國家有出口退稅政策,除此之外,還有外匯補貼什麽的,算一下差不多應該是這個數字!”
    袁慶生連忙在旁邊打圓場。
    還是市裏的領導有見識,聽完之後點了點頭。
    既然是看望援區裏的受災,群眾好歹也得送點東西來。
    慰問的米麵油帶了一些。
    不過想要做的每戶都有,還是有些困難。
    現場也沒什麽好看的,地基才剛剛打好,有的項目進度快,一樓的房子初具規模。
    陳青峰之前做規劃的時候就已經規劃好了。
    這裏是產業園區,居民區要盡量做得寬敞一點。
    而園區的建築物之間間隙也要大,方便以後進出卡車貨車之類的。
    不過雖然整個工地到現在為止,剛剛完成拆除工作,沒有一棟完好的建築。
    但好在,整個工地上熱火朝天的幹勁還是很壯觀的。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