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1章 若開的消息
字數:4846 加入書籤
陳青峰要買疫苗生產線。
說實話,雲海製藥雖然發展迅速,但現在還沒有這個實力。
不過這是陳青峰的長期目標。
疫苗生產線是什麽?
說實話,在國內隻要質量靠得住,疫苗的生產線堪比某醬香科技的品牌。
依稀記得,東北有家生物科技公司就是靠著疫苗生產線大賺特賺。最高時股價能達到四五百一股。
而放眼全國,當一款疫苗占據了全國大多數的份額的時候。也就意味著從某種程度上已經壟斷了市場。
而陳青峰看重的則是疫苗市場上的剛需,也就是破傷風或者狂犬病之類的。
隻要他們的製藥廠能夠進入到這一領域,靠著現在改革初期的東風,陳青峰覺得,起碼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雲海縣的經濟都能保持兩位數以上的增長。
這是茶葉場所不能帶來的。
茶葉的銷售靠的是營銷,而疫苗則是剛需。
人被釘子紮了或者被狗咬了,不可能,不需要疫苗。
而且這些會隨著城市養狗人的不負責任,以及計劃生育政策的開展,讓市場變得足夠大。
以前能生七個八個的時候,家長可能還願意賭一賭。
但現在一家隻能生一個孩子。在這種情況下,農村的孩子要是被狗咬了,父母可能就不會冒險了,而是會選擇打針,讓孩子免於狂犬病的危害。
現在這年頭就是幹什麽都掙錢。
不過融資是一個大難題。
但是陳青峰相信,人多力量大。
等到年底股市開始正式開放之後,未來企業的發展就是上市融資。
到時候也許才有人明白陳青峰的深謀遠慮。
……
於是,幾天之後,縣政府向全縣發出呼籲,凡是鐵飯碗的一律要認購雲海藥業的集資項目,用於購買疫苗生產線和專利技術。
消息一出,全縣的公職人員立刻產生了很大的反彈。
不過陳青峰現在在這邊屬於一言九鼎。
他帶頭捐了一個月的工資。
而縣委的其他幹部也紛紛慷慨解囊。
大多數人都選擇跟隨陳青峰。也捐了一個月的工資。
有的人自認倒黴,覺得這筆錢回不來了。
不過每個參與集資的人都得到了一張股權認購證。
而這筆錢則劃歸到了雲海製藥的賬戶上。
購買疫苗生產線的事情,於是就這樣提上了日程。
香江那邊的公司很快就做出了反應。
幫著從國際上聯係願意出售此項專利和技術的製藥巨頭。
不過即便如此,這些集資款還是不夠。
於是雲海製藥又開啟了第二波募資,向社會公開籌集資金。
不過為了不給老百姓造成負擔。
社會募資要求必須在一萬塊錢以上。
這就讓很多人望而卻步。
而且陳青峰三令五申,不得強行攤派。
他自己拿出積蓄認購了一萬塊錢。
除此之外也有一些賺了錢的老板,覺得陳青峰這個縣長人不錯,於是也參與了進來。
最讓陳青峰覺得奇怪的是,緬甸那邊居然也有人參與這邊的集資項目。
而且一出手都是十幾萬幾十萬。
不過這些人的資金來源不太明確。
陳青峰也不敢貿然的接受。
不過最終還是拿到了最低限額的一萬塊錢。
於是第二批的籌集資金就此結束。
這一下雲海製藥的資本被充實了不少。
手上的錢也足夠買一下國外先進的疫苗了。
在香江,唐文宗旗下的製藥公司的幫助下。
雲海製藥和一家德國的治療公司簽訂了技術和設備轉讓協議。
從國外進口了一套二手的疫苗生產線,連帶技術轉讓費總共差不多是七百萬左右。
消息一出,雲省這邊的報社,很多都對這宗交易感興趣。
而雲海製藥也開始擴建新的廠房。
同時在滬上設立研發中心。
一時之間,在整個西南地區,雲海製藥成為了最為風光的縣屬企業!
……
攤子鋪的越來越大。
陳青峰對於縣財政局的職能已經有所不滿了。
原因在於縣財政局的一些幹部,不管是知識儲備還是個人能力都跟不上雲海縣的發展。
陳青峰覺得一直跟在自己身邊的王守業不錯。
這小子起碼年輕上過大學,而且在經濟方麵也有一定的見地。
於是陳青峰就安排王守義去縣財政局,不過空降的人往往容易觸動別人的蛋糕。
所以陳青峰幹脆把雲海製藥還有茶葉廠這部分的職能分了出來,讓王守業自己去管。
這樣一來,這一塊就能夠完全按照陳青峰的意思來發展了。
……
因為攤子越搞越大。
現在整個雲海縣的縣城比陳青峰剛來的時候要大了一倍不止。
縣城的新建項目基本上都在周圍的地區。
而縣城原本的建築按照陳青峰的要求都保存下來。
於是周邊區域,出現了一些外地人聚集的新的區域。
進入到雲海縣,現在在之前國道旁的公路兩旁滿是各類的餐館旅店,還有澡堂洗浴之類的。
連羊城那邊知名的桑拿房,在雲海縣都能找得到了。
行駛在路上,以前基本上都是牲畜的車。
現在時不時的能夠看到小汽車。
肉眼可見的這座小小的邊陲縣城,開始繁華了起來。
陳青峰要擴建的新院區就在新城這邊。
計劃規劃五百個床位。
不過,雖然新院區還在規劃中,可是雲海縣人民醫院現在是實打實的周邊區域的中心醫院。
因為陸文婷的到來,再加上省裏人民醫院支援的專家。
讓這裏的醫院開始出現了飛速的發展。
來這裏看病的不但有本地的老百姓,還有外國人。
其中最多的就是緬甸那邊的。
老楊的母親身體不好,現在基本上時不時的就要過來住住病房調養一下。
而這邊的變化也引起了若開經濟特區那邊的注意。
陳青峰認識的老楊和若開經濟特區的市區土司,另外一戶楊家祖上有親屬關係。
所以兩家的關係比較複雜。
當初陳青峰開始拉攏周邊的勢力,楊家選擇了跟著陳青峰而舍棄賀紅兵,現在,眼看著老楊的母親身體越來越好。
已經七十歲的若開經濟特區的掌門人,此時也有些坐不住了。
於是這一天,老楊來縣委找陳青峰。
聊了幾句,終於開始說了正題。
“陳縣長,若開那邊托我給您帶個話,他們說想跟您找個機會坐下來談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