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4章 新同事
字數:3929 加入書籤
清債工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首先要讓賺到錢的人把利潤吐出來,然後補給那些沒賺到錢的人。
果然,如陳青峰所料,當報紙上公布長江七天是龐氏騙局的消息時,立刻就引起了連鎖反應。
接連幾天,石門市周邊幾個參與了長江機電的農村信用合作社都遭遇了瘋狂的擠兌。
好在陳青峰已經提前和金融係統的同誌打好了招呼。
一輛輛武裝運鈔車守在這些金融係統的門口。
終於讓這些儲戶們感覺到了一絲安心。
然後接下來的事情就是把所有和長江機電有關的投資人全都找到石門這邊來。
長江機電之前一直在首都。
所以有一部分投資人的背景強悍。
麵對著這麽一場驚天騙局這些人毫不畏懼。
根本不想退出自己已經到手的利潤。
“那好,有人拿了不該拿的錢,那我就要請教一下,這些人是否要被視為和騙子是同夥。如果說不退贓的話,那你們願不願意承擔這個法律責任……”
談判從上午九點鍾開始,一直持續到第二天十二點。
中間陳青峰從會議室出去了三次,每一次他都會在外麵等待一個小時的時間,讓這些投資人自己在裏麵商量。
而陳青峰則在另外一個房間裏看著摩根傳。
在一九二九年。
美國黑色星期五引爆的大蕭條席卷了整個美國的金融市場。
當時美國沒有中央銀行,而華爾街的首富,摩根則充當了中央銀行的角色。
他召集了華爾街所有有頭有臉的大人物。
然後齊聚在華盛頓一間會議室內,他把這些人關起來,讓他們拿出一個拯救美國經濟的方案。
陳青峰當然不可能像摩根一樣財雄勢大。
而且他手上也沒有足夠的金融資本。
但是不解決長江機電造成的重大影響。
那很多人甚至很多機構都要傾家蕩產。
談判是需要籌碼的,等到第二天淩晨的時候,這些精疲力盡的家夥終於達成了一項初步的合作協議。同意退還已經到手的利潤。
至於剩下的損失,已經不可避免。
不過至此為止,加上長江機電現有的資金,還有公司所有的資產。總共算起來陳青峰大概能夠挽救長江機電這個詐騙窟窿百分之八十的損失。
剩下的百分之二十,那隻能讓這些貪婪的家夥就當買個教訓了。
陳青峰拿到了這份初步的協議之後,立刻來到省委這邊複命。
說實話,這裏麵的水實在太深了。
他所有參與的機構當中,甚至有國字號部門下屬的親兒子。
陳青峰依稀記得當年的國債事件居然入了不少人。
此時他拿著這份他們自願達成的初步協議放在了省領導的麵前。
“這是我們目前能夠得到的最好的結果了。我找審計部門的同誌算了一下,大概能夠挽回百分之八十的損失,剩下的百分之二十有一部分被他們個人揮霍了,還有一部分被他們轉移到了海外,如果以後有機會追回來的話,還可以退賠給這些受害人一部分……”
陳青峰一晚上都沒怎麽好好睡覺,於是省裏的領導先讓秘書把陳青峰請到隔壁的休息室。
陳青峰靠在沙發上,一股困意撲麵而來。
不過等他再次醒來的時候,才發現領導已經在房間裏等候他多時了。
“小陳,這一次你辛苦了,這筆錢是咱們省的救命錢,要不是你提醒,可能會造成更大的損失,不過這一次的損失。也非常的可惜,不過改革嘛,交學費是難免的……”
看來是長江機電的事情有了最終的結論。
接下來的幾天陳青峰讓特別領導小組把案件的詳細信息查明之後,就把相關的責任人轉移給了司法機關。
於是他們這邊終於完成了大部分的工作。
也就是現在這個時間點。很多國人還無法離開國內,甚至把資金轉移出去。
不過當初陳青峰剛從國外回來的時候,就曾經幫過粵省處理過一筆資金外逃的事情。
當時一個分行的行長捐了幾個億跑到了國外,陳青峰隻是打了幾通電話就把人抓回來了。
那個時候錢是依靠人力的方式一點一點背出去的。
有一些金融機構的負責人在本地幾乎就是地頭蛇,再加上南方在經濟開放的時候,早期有很多人都從事走私活動。
所以,想把錢弄出去,其實非常的容易。
而長江機電這種連騙帶資金轉移的方式,其實在這個年頭已經屬於高技術的犯罪了。
光是這一次,霍東寧就利用了離岸的金融中心來處理自己的資金。
而且最關鍵的是這背後還有潛逃到海外的閆文泰的影子。
……
別的事情陳青峰可以放一放,但是閆文泰的案子還沒有完結。
省裏一直想把這個家夥抓回來。現在通過這個案件,雖然損失了大把的資金,可是卻有了閆文泰的最新消息。
這家夥現在躲在加拿大。
當天下午陳青峰吃完午飯休息了幾個小時之後,省裏的領導請他來談談關於工作上的事情。
陳青峰說了一下關於閆文泰的看法。
“我認為我們應該組織法律團隊聘請當地律師想辦法把人帶回來。不能任由這些人在國內搞破壞。這次長江機電背後就有他們的影子。可以說像他們這樣的人影響極壞,不但自己卷了公家的錢,在國外揮霍享受,而且還恬不知恥的把自己的事跡當做成功的案例,幫助其他的犯罪分子做同樣的事情……”
“陳青峰同誌,你在國外有工作的經驗,對這方麵比較熟悉,但是考慮到現在安城那邊更需要你。所以組織上決定長江機電的事情就暫時處理到這裏,剩下的由司法機關進行處置。對了,安城那邊新的任命已經下來了……”
“什麽?”
“省裏決定由陶強同誌擔任安城市委書記,你則擔任市長的職位……”
“陶強?”
“陶強同誌是學經濟出身的,是個學術派,之前一直在有關部門出任顧問的角色,而且在經濟領域的建樹頗豐。過幾天陶強同誌應該就會到任了,到時候你們好好合作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