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2章 安城天網

字數:3919   加入書籤

A+A-


    看守所裏。
    此時,一個頭發花白的中年男人,卷著鋪蓋卷,來到了這間大通鋪的屋子裏。
    剛一進來,看守所的同誌就提醒同屋的這些人。
    “新來的,你進來之後,要跟這些人好好相處,不要打架啊!”
    此時,鐵門關上了。
    而與此同時,屋子裏的其他人全都審視著這個胖胖的,頭發花白的中年人。
    “就是你小子,把那些小孩子全都給禍害了?”
    突然,有個坐在床上的人,披著一件衣服,身上紋著龍的紋樣,冷冷地說了一句。
    “你是誰?”
    “知道不知道,在我們這兒,什麽人最被人看不起?”
    “我,我是收養的一些孩子,不是禍害他們!”
    “大哥,你說咱們也就是從小沒學好,偷雞摸狗,說起來還真挺幸運的,起碼沒落在這些人手裏,我爹媽就算吃喝嫖賭,也沒有說把我手打折了,讓我去外麵要錢去,你說這小子tmd還算是個人嗎?”
    “老二,咱們哥幾個雖然進來了,但一撇一捺,好歹是條好漢,今兒個咱們就替天行道,好好幫那些小孩料理料理這個老東西!”
    “你們幹什麽?”
    突然,有人拿起棉被捂在了這個老東西的頭上,頓時一群人上去連打帶踹。
    可是老東西被棉被蒙著,想要叫,卻發不出聲音來。
    很快,有人拿起事先準備好的床單,一下子把被子卷住了。
    接下來打的更狠。
    有一個家夥更是一隻腳使勁的往他的屁股上踹。
    一直過了有二十分鍾,聽到動靜的看守所的管理人員連忙跑了過來。
    “幹什麽?你們幹什麽呢?”
    “沒事兒,我們跟新來的室友玩遊戲,躲貓貓呢!”
    棉被被撤下,此時,剛來的那個家夥倒在地上,他臉上沒有什麽傷,但是渾身疼,尤其是大胯的位置,被人狠狠的踹了幾下,也不知道現在是不是有些脫臼了,反正一動就疼。
    “讓你們安排好鋪位,還沒安排好,新來的,抱著你的鋪蓋卷,去尾鋪那邊睡!”
    尾鋪,挨著的就是水泥砌成的茅坑,有的時候大半夜有人起來撒尿,尿騷味兒,甚至能竄你鼻子裏。
    這是整個房間位置最差的床鋪,相應的距離門口最近的頭鋪,那位置就是最好的。
    看守所裏的規矩,就是新來的睡尾鋪。
    其實,經常蹲監獄的朋友都知道,相比較監獄,看守所這邊的條件是最差的。
    監獄那邊起碼是上下鐵架子床,而且一天三頓都有夥食標準,甚至你還可以通過勞動,來賺取收入,當然也可以利用自己的收入或者家人充進去的錢去吃小灶。
    所以生活上改善一下是沒問題的。
    但是看守所這邊就不一樣了,環境要比監獄差很多,基本上都是大通鋪,而且吃的東西也比監獄差很多。
    當然,住在看守所的時間沒有一定的規定,有的時候案情比較複雜,在這種地方住個三四年也是有可能的,當然,最後審判的時候,所謂的入獄時間,要從進入看守所第一天開始計算,所以如果服刑的話,在看守所能少待一天,那就少受一分苦,在監獄裏多待一天,反而能多享一天的福。
    這種事情不是經常蹲監獄的朋友,可能還真不知道。
    ……
    在這裏,隻能保證基本的生活,可是有些東西你必須要花錢買,比如牙膏牙刷,比如有抽煙的,買到的煙,還有其他的一些。
    可是,如果家裏人沒人來看望你,那你就隻能過最基本的生活了。
    ……
    陳青峰在火車站這邊破了一個大案,然而這個案子沒有讓陳青峰有任何一點高興的地方。
    因為這種發生在眼皮子底下的犯罪,直到他親自去火車站,才終於發現。
    安城火車站這邊,自從陳青峰來了之後。現在開始嚴查流浪乞討人員。
    尤其是發現一些小孩子,發現一個,立刻就會追查,隻要查到不是親生父母,或者說有采生折枝的情況,就會立刻處理。
    很快,火車站這邊流浪乞討人員少了很多。
    原因很簡單,安城這邊查的太嚴了,既然如此,還不如去別的車站討生活。
    與此同時,陳青峰的天網計劃也正式開始啟動了。
    成千上萬條,平時公安係統需要用到的一些記錄,被整理成需求,送到了公安局下屬的科研單位這裏。
    然後這些需求被整理成了軟件代碼和數據庫。開始逐步的錄入電子化。
    為了盡快實現這些,安城這邊還抽調了一些女同誌,尤其是一些心思細膩的女同誌,把平日裏積攢下來的案子,還有一些案件的情況錄入到係統之中。
    這些特征大到犯罪分子的案情,有犯罪記錄人員的情況,小到一些現場的痕跡,指紋。
    全都收錄了進來,而且這個項目還需要在工作中不斷迭代。
    靠著整理這些案件,陳青峰居然還有意外的驚喜,一些陳年的舊案也逐步被翻了出來。
    有一些案子甚至已經有了十年的時間,陳青峰麵對這些陳年舊案,也要求掛牌督辦。
    於是,原本很多沒有希望的家屬,又一次跑到了公安局這邊,開始協助公安局重新調查當年的案子。
    一時間,安城的公安係統又來了一次新的大改革。
    ……
    陶強外出學習一個月,這一個月的時間,陳青峰負責主持安城的工作。
    陳青峰感覺,這個陶書記估計是上麵重點培養的對象,可能很快就會去省裏工作。
    因為來到安城之後,除了剛開始調研幾個月之外,這位陶書記,基本上就是去外麵學習。
    至於安城這邊的工作,大體上來說,還是他們幾個負責討論,等有了結論,再由秘書長,轉交給陶書記,最後拍板。
    好在這段時間,安城的經濟進入了平穩發展的快速時期。
    新城區那邊陸續有新的項目開工。
    老城區這邊的改造也在如火如荼的進行。
    而隨著安城的經濟繁榮,土地的價格也逐漸開始攀升。
    陳青峰逐漸意識到,安城可能將會很快領先於全國的大多城市進入土地財政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