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兒童繪畫
字數:2633 加入書籤
鬼神不入未應門!
在昨天之前,他們並沒有遇見過這樣的情況,或者說,即使遇見了,也並非這麽明顯的狀況。
這一夜過去了,整個站點就發生了這麽大的變化?
這和昨天數據重啟有什麽聯係嗎?
到底是什麽導致的數據歸零?
大膽假設一下,或許這個站點和上一個的設定不同,整個站點是因為達到了死亡人數,才歸零的,那麽,這個站點的最大死亡人數在不算李保恩的情況下,應該是五人。
如果超過了這個數,就會重啟站點,一切歸零。
但是,馬陸和張老師,甚至可能還有個保衛科的楊老師,他們都複活了,去掉這三個的話,純山外人隻算兩個。
如果死了兩個山外人就會導致數據歸零,這樣接下來就還剩一個“名額”。
但這種猜測並沒有什麽證據證明它是正確的,總不能控製變量,一點一點用人命來測試這個猜想是否正確。
除此之外,他還有另一個想法數據的歸零,和李保恩的反複死亡到底有沒有關係?如果李保恩的死亡是站子重啟的關鍵,那麽,到底怎樣才能徹底關閉這個站點?怎樣可以徹底殺死李保恩?
丁睦想著,突然覺得自己從進了山之後,就產生了些變化,他是法製社會中長大的人,對生命除了天然的尊重外,還有對法律的敬畏。而現在,他正在用心思考怎麽徹底地剝奪一個人的生命。
在他前二十多年的生命裏,他被教導的是法律高於人情,盡管一個人喪盡天良,這個人也應受法律的製裁,而非某個人“正義的宣判”。
可現在,他不僅沒有第一反應想到要“報警”要“起訴”,反而開始思考怎樣殺死一個人。這樣的改變,這樣的適應能力,讓他自己都吃了一驚。
仿佛他天然適應這裏,對這裏的一切無師自通,他對這裏甚至有種可怕的熟悉感。
這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在科學上有它的解釋,它被人認為是無意識的記憶碎片的整合。大腦在無意識間接受了某種信息,並在重新受到刺激的時候表達出這種感覺,這是產生“似曾相識”感覺的原因。
而丁睦,對陰山產生的感覺並非如此,他可以很確定,這個地方他見過,盡管改變了很多,和他最初見到的並不一樣,他卻仍然能夠辨認出這裏的一草一木,一山一石。
他記得程溯翔說,這裏是個囚籠。但這囚籠是裝什麽的地方?為什麽會有這麽大的囚籠?甚至沒有封死進出口,還不斷地引新的血液進入?
關毅並沒有打擾丁睦的思考,而是輕輕地推開了門,站在門口觀察。
隻有一個床,幾張畫。
看上去很像一個臨時宿舍。
“這應該是給孩子住的。”丁睦不知什麽時候停下了他無休止的腦洞,“我們昨天看到的時候這兒挺老挺舊的,現在看,倒是挺新,原來重啟一下還能加個濾鏡。”
窄床小鋪,不到一米五,肯定是給孩子準備的。
清漆鋥亮,木板光溜,上頭還有一床薄被,哪是加了個濾鏡,這明明是帶了個特效。
“進不進去?”關毅偏了偏頭,把選擇權交給丁睦。
“進。”丁睦點點頭,當然得進去,昨天晚上沒有關毅在的時候他都進去了,今天關毅回來了,他更得進去看看。
倆人一前一後進了屋。
那幾幅畫這時候挺新的,不像昨天晚上那麽破舊發黃。
這樣看起來,畫上的圖案更加明顯了。
丁睦昨天看的時候還沒發現那個地下室,今天再看這圖畫,簡直一目了然。
有的畫上的黃綠色的小人,應該是院裏的老師,旁邊地上的一堆黑色線條,應該不是什麽瞎畫出來的東西,這樣看著,倒像是被綁起來的孩子。
有的畫上畫的黑色人形物體,應該畫的就是那些被做成娃娃的孩子,沒有手,沒有腳,隻有嘴巴的地方被摳出一個小孔,透著後頭白花花的牆。
這些圖畫中傳達出來的種種信息,都讓兩人覺得心頭一痛。
這麽小的孩子,正在連畫筆都抓不穩的時候,被這樣一群人以領養、教育的名義,教導一些大人聽了都覺得不堪的東西,被摧殘成一副善於虛與委蛇、掩藏自己的樣子,有的甚至連完整的軀體都沒有。
甚至沒有人為他們說話、為他們申冤、給他們保護。這不能不說,是做人的失敗。
惡犬尚不殺幼崽,毒虎且不食稚子。
這些做出了這樣令人作嘔的事情的人,連畜生都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