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嚴打

字數:5828   加入書籤

A+A-




    qzone.io,最快更新蔣文淵陸玉婉 !
    等了一會兒,見裏頭沒有任何聲音傳出來。
    其中一個黑影試著伸手敲了敲門,確定徹底沒有動靜後,幾個人互相點了點頭,用刀尖插進去撥開門閂,推開門貓著腰閃了進去。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次日早晨,小鎮的百姓們驚訝的發現,在小鎮中心的停車坪上,那幾棵歪脖子樹底下吊著一溜兒七個,捆住了手腳,堵住了嘴巴,被揍得鼻青臉腫,隻穿了條短褲衩的裸男。
    乍一看就跟一根藤子上,吊著的葫蘆串似的。
    眾人仔細一看,喲,還都是些熟麵孔。可不正是為禍淮江上的霍獨耳那群人嘛。
    旁邊的大字報上還貼著他們的詳細罪證,最後麵寫著一句老粗老粗的字體:明日上午辰時,在此處設立臨時公堂,召開公判大會。
    讓淮江的百姓們,有冤的盡管申冤,。
    有那識字的,大的膽子念出了大字報。眾人一聽,頓時大聲的鼓掌歡呼叫好。這是作孽太多終於。終於遭報應了呀。
    霍獨耳這些年禍害的人太多,沿江兩岸的百姓們對他是恨得咬牙切齒。
    他們不是沒想過報官,每次等官差們來的時候,他們早就逃之夭夭了。
    等官府的人一走,他們就又出來作案,甚至還會報複報案人。如此反複幾次,就再也沒有人敢去報官了。
    反正報官也沒什麽用,反而招致報複。
    蔣禹清一行人坐在坪子邊的小攤上,一邊吃東西,一邊看熱鬧。若不是怕嚇壞了大姑娘小媳婦,滄海他們幾個家夥隻怕連條褲衩都不會給他們留。
    如此吊到了下午。其中兩個罪犯的家屬尋了過來,哭著喊著,要上去把人解下來。被圍觀的群眾給攔住了。
    其中一個老婦,應該是其中一人的親娘,當場撒潑打滾撕咬攔住她救兒子人們。正在混亂中,一柄雪亮的寶劍架在了她的脖子上。
    老婦還要鬧,無明的劍鋒微微的一抖,隻聽得刷的一聲,老婦盤在頭上的整個發髻瞬間掉了下來,頭發散了一地。
    無明冷冰冰的道:“再敢胡鬧,掉的就是你的腦袋!”
    老婦被嚇住,癱坐在地上,抱著腦袋嚎啕大哭。
    圍觀的百姓們沒有一個同情她的。蓋因這老婦穿金戴銀,穿得如此富貴,恐怕沒少吃爛錢。
    個個大聲的嘲諷道:“有功夫在這裏哭鬧,還不如想想怎麽給你那混蛋兒子收屍的好!”
    另一位曾經被他們搶過錢的苦主道:“收什麽屍,他們不是喜歡把人打斷了手腳,丟淮江裏喂王八嗎?
    我看直接拿豬籠鎖起來沉江裏更好,讓這些王八蛋也嚐嚐喂魚的滋味。”
    男子的這個提議竟然得到了絕大多的附和。
    隨著時間一點點溜走,夕陽西下,夜幕漸漸來臨,小廣場上的人群也逐漸散去。唯有這七個“葫蘆娃”還吊在歪脖子樹上,已經奄奄一息。隻是偶爾痙攣的肌肉,顯示他們還活著。
    半夜裏又有人試圖把他們救下,全都被神秘人打暈了,一同剝光了吊在樹上。這會兒,葫蘆娃從七個變成了十二個。
    直到第二天晨起的時候,大家才發現歪脖子樹上又多了幾個人。便猜到是昨天晚上意圖救人,一同被抓的同夥。
    退一步說,就算他們沒有親自參與搶劫殺人,但凡跟這些罪犯攪在一起的,也不是什麽好人。
    辰時,淮江縣令帶著一隊衙役出現在坪子上,擺開了臨時公堂。經過昨天一天的發酵,得知消息的淮江百姓,甚至還有河對麵專程跑來的,把偌大個坪子圍得是水泄不通。
    苦主們紛紛上前報案。他們有的是被搶了錢財,有的被搶錢後還打斷了手腳,還有十來位家裏有人被他們搶劫殺害後直接拋屍淮江的。
    細數多年來的罪惡,簡直罄竹難書。
    證據確鑿,師爺寫下了長達幾千字的判決書。全是之乎者也,百姓也聽不太聽懂,但最後一句斬立決,還是聽明白了的。
    現場頓時一片歡呼,人們高呼青天大老爺。
    最後霍獨耳團夥七人,加上昨天晚上吊上去的五個,被一桶冷水潑醒,全部拖到碼頭邊的荒草灘子上。
    後者也被苦主們指認出,曾數次參與搶劫。那沒什麽好說的,一同上路。
    隨著劊子手雪亮的大刀落下,十二個腦袋相繼落地,結束了他們罪惡的一生。從此這個為禍淮江數年的犯罪團夥,徹底宣告覆滅。
    景衍麵無表情的盯著跪在地上瑟瑟發抖,臉色煞白的淮江縣令:“你可知罪?”
    淮江縣令俯首低頭,顫抖著聲音道:“微臣知罪!”
    “明知治下有水匪,為禍百姓多年,卻放任不管,視而不見。你就是這樣當父母官的?且自己上折子請罪吧!”
    淮江縣令走出客棧後,終於沒能撐住,軟到在地。師爺忙扶住他:“大人!”
    淮江縣令麵色淒苦:“完了,全完了。但願我的妻兒老小能保得住。“
    師爺見此也是一臉苦色,陛下一家三口,一進淮江便遭遇劫殺。
    身為淮江縣的師爺,他也難逃幹係,可謂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實在說不出什麽安慰的話來。
    打發了淮江縣令後,景衍提筆給京城那邊寫信。寫完後卷起來,塞進小竹筒中交給滄海:“給太上皇傳過去。”
    滄海接了東西,應聲退下。
    幾天之後,京城傳來消息。太上皇下召,調集人手,在全國範圍內,嚴厲打擊水匪路霸.......
    過了淮江再往北就到了蓋縣。
    蓋縣也屬於淮江衝積平原。數百年前,淮江還未改道時,便是經由蓋縣往東入的海。因此土地平坦,十分肥沃,也是糧食出產的大縣。
    此時,正值六月,官道兩邊的田野裏,一片綠意盎然,水稻長勢極好。
    因為天氣太熱,大家怕馬兒中暑,就停了馬車,在官道邊的小茶棚裏喝碗綠豆湯解暑。順便牽著馬兒去道邊的溝渠裏喝水。
    不遠處,幾個農人戴著鬥笠,分散在田裏勞作。
    景衍踩著濕滑的田埂走過去,跟一位正在拔草的老農聊天:“老丈,今年的水稻長勢挺好啊!”
    老農抬起頭,便見得田埂上一位身長玉立的青年,正同他說話,暗道這年輕人長的可真好。
    老農笑眯眯的說:“是不賴哩。現在的稻種好,隻要不遇上天災,手腳勤快,收的糧食上了稅,足夠一家人吃的,多的還能賣錢。”
    “聽您這話,老丈家裏也種了不少田地?“
    老農道:“有十來畝。一年能收小一萬斤稻子。後生,你家裏也種莊稼嗎?”
    景衍含笑說:“種的,水稻麥子都種。我父母和我娘子都喜歡種地,家裏的園子裏種滿了東西,一般的瓜果蔬菜,幾乎不用買。”
    他身後的滄海和無崖想到刨瘸了的禦花園,不禁嘴角抽搐著。不,那應該改叫“禦菜園”更加貼切一些。
    老農樂嗬嗬道:“那感情好。咱們老百姓們啊,還是得好好種地。想吃啥種啥,多自在。”
    “老丈說的是。”
    景衍見日頭大,就邀請老農到茶攤,一起喝碗綠豆湯。老農也沒有拒絕,大大方方上了岸,就著溝渠裏的水,洗了手腳,放下了褲子穿上草鞋,到了茶攤。
    蔣禹清請老農一塊坐下。攤主提了裝滿綠豆湯的大茶壺過來,給老丈倒了滿滿一大碗綠豆湯。
    調侃道:“程家太爺,您老可真走運,下田拔個草還有貴人請你喝綠豆湯。”
    程太爺道:“那是,我老頭子運道一向好。”卻原來,這攤主和程太爺都是附近村子裏的,兩人還是離得不遠的鄰居。
    大家坐在一起喝湯說話。然,一碗綠豆湯還沒有喝完,天邊就壓過來一大片黑雲,看樣子過不了多久就會有一場大雨。當真是六月天孩兒臉,說變就變。
    程老太爺問景衍:“後生,你們這一家子可是要往縣城去?”
    景衍點頭說是。
    程老太爺道:“此去縣城還有四五十裏地,隻怕走到半道你們就得淋場大雨,要是不嫌棄就上我家去住一晚。”
    景衍同蔣禹清對視一眼:“會不會太麻煩老丈?”
    程老太爺笑眯眯道:”不麻煩,不麻煩。我家剛起了新宅子,寬敞著呢,有的是地方住。”
    那攤主也幫腔道:“貴客們可以放心去住,吃不垮他。他家的小兒子是大夫,學了一身的好本事,聽說在京城裏也是名醫,日子過得好著呢。
    這老爺子,還有兩天就過七十歲大壽了,你們過去多住兩天,還能順帶沾個喜氣兒。”
    景衍一聽,立即朝老丈拱了拱手:“老丈,恭喜了。”
    程老太爺笑嗬嗬的摟了摟胡子:“哈哈,同喜同喜!”
    因為怕下雨,所以大家趕緊喝完了碗裏的綠豆湯,收拾收拾。邀請程太爺和邱神醫一同上了馬車。
    蔣禹清則抱了兒子同景衍共乘一匹馬,在程太爺的帶領下,去他所在的村子,程家莊。
    到了程太爺家門口,發現程家竟是一座三進院的青磚大宅子,其麵積不亞於蔣家在青州老宅。
    老爺子推開門請大家進去。家裏人見老頭兒不過是去田裏拔個草,就帶回來這麽一大群的人,很是訝異。
    但見來人通身的氣派,不像是一般人,因此並不敢小覷,恭謹熱情的招呼著。
    正當時,打屋裏走出來個頗為儒雅的中年男子。
    方一見麵,當場便怔愣在了原地。
    他有些不敢置信的揉了揉自己的眼睛,見蔣禹清笑吟吟的種他眨了眨眼,這才確定來人是真實的,忙激動的上前行禮問安。
    “程風給景爺和小公子請安!”給蔣禹清和邱神醫行了弟子禮:“學生給老師、師祖請安!”
    又衝滄海幾人拱了拱手:“幾位兄弟有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