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0章 跟外界不一樣

字數:4710   加入書籤

A+A-


    柳亨娶的是襄陽公主的女兒。
    所以跟李慎是表親關係,因為襄陽公主是李慎的親姑姑。
    襄陽公主嫁給了竇誕,竇孝慈是他們的兒子,襲爵莘國公。
    如今襄陽公主和竇誕已經不在了,竇家交給了竇孝慈。
    所以李慎才會說告訴竇孝慈好好的收拾一下柳亨。
    看在姑姑的麵子上,也不能對自己的表姐動手。
    李慎是一個講究親情的人,無論被人怎麽說自己婦人之仁李慎都不在乎。
    對付柳家主要是對付柳奭,因為李慎知道了柳奭跟李治的關係。
    “臣領命。回去後就安排此事。”
    王玄策聽到李慎的吩咐立刻領命。
    “嗯,你做事本王還是很放心的。”李慎點點頭,然後看向王洪福。
    “還有你,回去後查查柳家都有什麽生意,對了我記得柳家是不是從我們這裏拿貨回河東售賣?”
    “回王爺,是這麽回事。河東柳氏的祖宅在蒲州解縣,當初談的時候是把整個蒲州給他們經營。
    他們原本是做布匹和茶葉生意,後來因為爭不過我們,所以從我們這裏進貨。
    酒水,茶葉,棉布,香皂肥皂,棉麻,錦緞,琉璃,還有金銀首飾都是從我們這裏進貨去蒲州售賣的。”
    王洪福應該是早有準備,當初李慎提到柳奭的時候,王洪福就已經開始查詢了。
    所以現在李慎一問,王洪福張口就回答出來。
    “嗬嗬,還不少呢,看來這柳家最近幾年沒少賺錢啊。”李慎嗤笑了一聲。
    “王爺,現在有很多士族都從我們這裏進貨,關中,江南,劍南,關攏。
    隻有山東士族少一點。”王洪福解釋。
    沒辦法,紀王府的東西太受人歡迎,他們自己的東西隻適合平民百姓,
    而紀王府的東西受非常多的文人墨客,地方豪紳,貴族官員喜歡。
    這些人可都是有錢人,消費能力非常高,賺的自然也比普通百姓要多。
    誰又會跟錢過意不去呢。
    聽到王洪福的話,李慎想了想說道:
    “去跟柳家說,因為他們去年進貨數量太少,不符合我們地區代理要求。
    我紀王府決定,取消他們貞觀二十三年的獨家經營權。
    對了他們去年進貨多少。”
    “回王爺,河東蒲州去年進貨有四十萬貫。”
    “四十萬貫?”李慎聽到這個數一愣。
    “你確定四十萬貫?”
    “回王爺,小人前幾天剛查的賬本。我們獲利十多萬貫。”王洪福肯定道。
    “怎麽會這樣?那可是柳氏,關內六姓,跟韋杜齊名,一年就進貨四十萬貫?”
    李慎皺眉,對此完全不信。
    好歹也是名門望族,一年進貨四十萬貫,就算他有一倍的利潤,一年也不過是賺四十萬貫而已。
    是不是有些太寒酸了。
    王洪福聽到紀王的話,想要解釋又不知道怎麽說。怎麽說才能夠不會觸怒紀王。
    就在這時一旁的王玄策開口了:
    “王爺,外界跟我們紀王府不一樣。”
    “你不一樣?什麽意思?”李慎一愣。
    王玄策感歎了一句解釋道。
    “唉~~~王爺,若不是臣是紀王府的人,若還是以前的散人大夫,臣也不會相信,有人一年可以賺數百萬貫家財。
    就連國庫一年的稅錢也不過幾百萬貫而已。
    臣到了紀王府之後才知道,花錢論貫,數錢靠稱,銅錢論斤。
    臣到了紀王府之後才知道,什麽是腰纏萬貫,什麽是金山銀山。
    臣到了紀王府之後才知道,原來花錢可以幾百萬幾百萬貫的花。”
    “什麽?你到底想說什麽?”李慎還是有些懵懂,不明白王玄策在感慨什麽?
    “王爺,王長史的意思是我們紀王府跟外界不一樣。
    比外界富有。”王洪福補充解釋。
    “放屁,這還用你說,本王還不知道我紀王府比別人富有麽?”李慎對著王洪福罵了一句,竟說廢話。
    自己放棄了多少享受的時間,才換來了的財富,要是沒有別人富有不完了麽?
    王玄策看李慎還是不明白,於是直接說道:
    “王爺,紀王府就像是一個世外桃源,跟大唐不是一個世界一樣。
    外界花錢是一文一文的,數錢是一貫一貫的。
    王爺不能用我紀王府的標準來衡量外界。
    世家士族是有財富,甚至有人說富可敵國,可他們的財富不是一朝一夕賺的。
    而是靠著幾百年上千年積攢下來的。
    如今世家一蹶不振,不複當年輝煌,主要還是王爺你讓世家的財富減少了大半。
    他們辛辛苦苦不知多少年積攢的財富全都落入了王爺手中。
    柳家雖然是關中士族,可排在後麵,對比韋杜還是有不少差距,一年能賺幾十萬貫已經不錯了。”
    在王玄策看來,紀王養尊處優慣了,不食人間煙火,不知外界的疾苦。
    以為外麵跟紀王府一樣賺錢這麽容易。
    他當初來紀王府的時候,也是衝著紀王給的待遇才來的。
    比宰相都高的俸祿和良田,他怎會不心動。
    當他看到紀王用珍珠跟琉璃珠子彈著玩時,王玄策的三觀都崩塌了。
    曆朝曆代的那些敗家子算什麽,紀王才是有史以來最大的敗家子,他隻是不作惡而已。
    “你是說柳家一年賺幾十萬就已經很多了?”李慎的印象中世家士族應該都很牛x才對。
    一年不得百十來萬貫的收入麽?
    “是的王爺,這還不一定能夠保證年年如此。
    韋家鄖公房因為有紀王府的大力相助,如今一年也不過幾十萬收入。
    他們還要出大量的人力物力才行。
    若是沒有我紀王府的支持,他們一年都賺不上幾萬貫。”
    這方麵王洪福最有發言權,他接觸的商賈眾多,現在一年萬貫以上的大商賈也沒有多少人。
    “原來是這樣。”李慎有些自責,他感覺自己忘本了。
    長時間的揮霍,或者說報複性消費,讓李慎習慣以貫為計量單位。
    李慎陷入了深深的自我反省當中。
    過了良久,李慎才抬頭說道:
    “嗯,既然如此,就跟柳柳家說,如果他們能夠一年進貨量到達六十萬貫。
    我們還可以繼續把蒲州的代理權給他們。
    不然我們就隻能終止獨家代理,會把貨物賣給蒲州其他商賈。
    記住不要口頭保證,本王要他們簽契約,還要給我們違約金。
    聽明白了麽?”
    這章真的是有感而發,有沒有時候覺得自己忘了本。
    幾年前工資才三千多塊,什麽東西便宜買什麽。
    做了幾年生意以後,我現在居然有了換車的想法,多麽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