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4章 要去找李慎

字數:4393   加入書籤

A+A-


    看著李世民生氣的樣子,長孫皇後隻能無奈的安慰。
    這樣的場景在過去的十幾年裏時常發生,從最開始的大驚小怪,到現在的見怪不怪,已經讓她習以為常了。
    甚至於在這十年來,把父子兩人的鬥來鬥去當做了一件趣事看待。
    長孫皇後與李世民幾十年的恩愛夫妻,對李世民非常了解。
    這幾年李世民閑暇來之後就無所事事,有了李慎,也好打發時間。
    “故意?哼,觀音婢,慈母多敗兒,就是你平日才過驕縱於他,所以才會讓他養成了恃寵而驕的性格。
    他知道你會對他百般維護,所以有恃無恐,現在竟然敢不把朕放在眼裏。
    好歹朕現在還是皇帝,還是他的父親。
    不行,朕必須要對他嚴懲,讓他漲漲記性才行。
    朕要親自去一趟西州。”
    李世民冷哼一聲。
    “去西州?”所有人聽到李世民的話後,全都為之驚訝。
    “二郎,怎麽又要去西州?這點小事不至於吧。
    西州路途遙遠,比之去青海要邑還要遠了很多,而且妾聽聞西州如今不太平,
    路途遙遠,還有危險,還是不要去了。
    若是要懲罰慎兒,不如等他回來之後。”
    長孫皇後連忙勸解。
    上次去青海道,被吐蕃五萬大軍截殺,當時的情形長孫皇後到現在都還記憶猶新,
    差一點就被吐蕃成功了。
    最後的結果無論是李世民戰死還是被俘,大唐都會遭到沉重的打擊。
    顏麵上更加不用說了,皇帝都被人抓走了。
    好在當時李慎救援的及時,要不然後果不堪設想。
    現在李世民又提出去西州,這讓長孫皇後非常的反對。
    “是啊,陛下,慎兒不懂事,是應該重罰,可陛下乃是千金之軀,也不必親自前往,
    若是陛下想要懲戒,妾可以派人過去替陛下執行家法。
    或者是將他召回長安城懲治也行,陛下無需以身犯險。”
    一旁的韋貴妃也跟著勸阻,自己兒子又惹禍了,她這個生母需要表示一下。
    不過她還真就想好好修理一下自己的兒子,安生一些不好麽,非要去招惹皇帝。
    如今自己的兒子羽翼豐滿,比當初她設想的去做一個就番的王爺好了不知道多少唄。
    這樣的好日子,這孩子咋就不願意好好過呢。
    “不行,這個逆子大逆不道,以下犯上,朕必須要親自去嚴懲。”李世民搖了搖頭,態度十分堅決。
    “這......”韋貴妃有些語塞,隻有長孫皇後想了一會才想明白,輕聲的詢問道。
    “二郎,是不是這翠微宮太煩悶了,你想出去走走?”
    此言一出,李世民麵色一僵,沒想到自己的想法居然被皇後給看出來。
    “咳咳~~~”
    咳嗽了兩聲,來緩解一下尷尬後開解釋:
    “觀音婢,怎麽會煩悶呢?你也看到了確實是這個逆子出言不遜,朕隻是太過生氣而已。”
    “二郎。”長孫皇後坐到了李世民的身旁,柔聲道:
    ‘妾知道現在二郎清閑下來後無所事事,難免有些煩悶,
    隻是西州幾千裏之遙,出關之後便危險重重,聽聞到處都是叛軍,
    二郎也要為考慮自身安慰。
    更何況朝中的大臣們也不會同意二郎前往的。’
    皇帝出行會跟勞民傷財畫等號。所有大臣都反對皇帝出行。
    尤其是去一些危險的地方。
    “是呀陛下,太危險了,還請陛下三思。”
    一直都沒有開口的楊妃燕妃也跟著勸阻。
    她們也是對紀王聖眷見怪不怪了,這在皇宮都不是什麽秘密。
    這種事隻能是羨慕嫉妒,但也沒有辦法,誰讓他們的兒子沒有那麽大的本事呢。
    楊妃的倆兒子李恪李愔,燕妃的兒子李貞,都早早出藩封地,做了一方的刺史。
    想要母子見一麵千難萬難。出藩的親王無詔不得回京。
    你再看看人家李慎,就一直在長安城逍遙快活,韋貴妃想要什麽時候見兒子,派個人去通知一聲就行。
    很多時候都不用通知,就可以經常看見。
    甚至有時候看多了,都覺得有些煩,真是不能比較。
    “陛下,老奴以為貴妃娘娘說的對,若是陛下想要懲戒紀王,不如派人過去,或者將紀王召回,
    沒必要親自去西州。”王德也跟著勸解,他了解這個主子,征戰半生,也是想借著去西州去前方看看。
    看著滿屋子的人都在勸告自己,李世民雖然餘怒未消,但也隻能無奈的點點頭:
    “罷了,罷了,就等這個逆子回來之後再執行家法吧,此事暫且記下。
    召回就不必了,如今安西局勢不穩,需要他在那裏主持大局。
    那裏不能沒有人。”
    “陛下聖明。”幾人連忙誇讚,總算是鬆了一口氣。
    李世民再次拿起李慎寫的信,越看越生氣。
    於是來到書案前,思索片刻後,揮毫潑墨,筆走龍蛇。
    很快便寫完了一段話,然後裝進信封封好。
    “王德,將此信送給那個逆子送去。”
    “是,老奴這就去辦。”王德連忙接過退了出去。
    “對了,觀音婢你們是否有事?”這個時候李世民才想起來詢問皇後的來意。
    “二郎,這不是端正月了麽,妾覺得今年不如在宮裏麵設宴,款待群臣,
    還可以他們將家中妻小帶來一同賞月。
    胡餅妾已經派人去通知了紀王府,讓他們多做出來一些。
    不知陛下可還有什麽建議?”
    “端正月?時間過得好快啊,轉眼又到了年中,既然觀音婢已經安排好了,
    那便按照你的安排來辦吧。
    正好借著沐休大宴群臣,朕也很久沒有跟他們用過膳了。”
    聽到是端正月的事情,李世民才想起來這都已經八月。
    轉眼之間過去了大半年,而那個逆子也離開了三個多月了。
    “陛下說的是,這次我們便辦的熱鬧一些,連他們的家眷一同過來。
    也好讓他們感到陛下的恩惠。”
    李世民同意,長孫皇後麵露喜色,她這麽做也是為了給李世民無聊的時間裏增添一絲了樂趣。
    初見君時君年少,白馬春風鬧。再見君時君不識,各自天涯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