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9章 李慎的初步計劃

字數:4274   加入書籤

A+A-


    既然是想要同化蠻夷,自然是越快越好,孩童的教育是重點,但大人也不能放下。
    李慎覺得孩童大人兩手抓,兩手都要硬。
    “王爺的意思是大人也可以入學?”麴智平聽後疑惑的問道。
    大人入學會不會晚了一點,而且恐怕也沒有多少人會願意來學習。
    現在大家可以說唐話就已經不錯了,哪有時間學習文字什麽的。
    李慎卻是點點頭:
    “不錯,大人也要學,不過並非是為了我們,而是為了你們自己。”
    “這個....敢問紀王殿下此話怎講?”什麽叫為了我們自己?難道他們都這麽大歲數了還能去科舉不成?
    李慎不慌不忙的靠在座椅上,翹起了二郎腿。
    “麴太守,實不相瞞,我紀王府今後會在這個地方投入更大的人力物力,
    不單單是西州,還包括整個安西,甚至會延伸到焉耆,龜茲,疏勒,於闐,碎葉這些小國。
    所以需要的人手會很多。
    從關內調派人手太過麻煩,本王已經考慮過了,從西州這裏招募人手。
    但前提是要讀過書,認識字的,腦筋要靈活的。
    先從紀王府的工坊入手,本王打算開辦夜校,晚上讓工匠過來讀書識字,
    認識千字以上的,工錢漲三成,認識三千字以上的,工錢漲五成,精通明算,熟讀經史典籍者,
    升工長,並作為下一個管事培養,工錢翻倍。
    無論男女,隻要能為本王所用,本王從不吝嗇錢財。”
    李慎打算在這裏搞一個精英儲備計劃,就跟長安城一樣。
    長安城也有類似的計劃,不過選拔上要比這個嚴格多了,是一個幹部儲備計劃,
    王洪福會從基層選拔出精英,放在身邊進行培養,一來可以考察他們的辦事能力和水平。
    二來也可以讓他輕鬆很多。
    待紀王府缺少掌櫃時,便可以將裏麵出類拔萃的人派遣下去。剛剛那徐金元就是如此。
    西北太過遙遠,長安城開遠門前立了一塊石碑,上麵由虞世南寫了一句話——西去安西九千九百裏。
    意思是告訴大家,不要怕去安西不過才九千九百裏,還不到萬裏之遙。
    雖然這證明了大唐的底氣,可也同樣說明了路途的遙遠。
    若是李慎想要繼續往西發展,一路向西。
    那就超過了萬裏,從中原調撥人手不太劃算,路途遙遠不說,還讓人家背井離鄉,回趟家都要走幾個月時間。
    一來一回半年過去了。
    正因為如此,李慎才覺得還是用當地人比較好。
    麴智平眼中有著激動之色,能夠成為紀王府的掌櫃,那可要比他這個太守要強多了。
    他這個太守說實話,唐人官員還真就沒有幾個看得起他的,就連郭孝恪議事都不通知他,
    麴智平也能夠理解,大唐人傲氣,看不起他們這些蠻夷。
    但若是成了紀王府的掌櫃,別說是普通人,就連大唐的官員也得禮讓三分。
    雖然你是遺民,但背後站著的卻是紀王,試問這裏的官員包括郭孝恪在內,誰能惹得起紀王。
    “多謝紀王殿下照拂,紀王殿下深謀遠慮,讓人著實佩服。
    殿下對我部族的恩德,我等銘記在心,他日若有差遣,必當全力以赴。”
    麴智平深施一禮,隻要部落能夠上了紀王府的船,從今以後便不會被欺負,
    背靠紀王府,他們的日子也會過得越來越好。
    “行了,你也不必這般客氣,這本就是雙贏的事情,為本王辦事,本王自然是不會虧待你們。
    本王雖然成不得好人,但對自己人從來都不會吝嗇。
    對了,本王還有一件事。”李慎話鋒一轉。
    “請紀王殿下吩咐。”
    李慎調整了一下姿勢,開口道:
    “本王還打算在這裏建一個莊子,你也看到了,這裏還有大片的荒地沒有開墾,
    放在這裏也是浪費了。
    這可都是良田,無論種什麽都要比其他地方好。
    所以本王準備讓人開墾出來種植,若是種植糧食,朝廷手一成稅收。
    若是種植棉花,便跟以前一樣,四十稅一。
    而且在我這裏,可免征調徭役,你回去之後幫本王跟你們族裏百姓說一聲,
    若是有人想要過來,便直接過來就好。”
    這裏的百姓稅收跟管理的大唐百姓不同,不適用租傭調,因為他們沒有手藝製作絹帛和麻布,
    也就是在打仗的時候才會被征調徭役,一般時候還沒有這個。
    所以,李慎才會說糧食收一成稅,來抵租傭調,關內都是四十稅一。
    不過就算是十稅一,對於他們這些遺民來說也是一件喜事。
    “王爺放心,下官回去之後就跟他們說。”
    麴智平連忙答應,不過他內心還有些抗拒的,要是把部落裏的人都弄到這裏,
    他這個太守不就成了空殼子了麽?
    隻是紀王說話,他不敢不從。
    李慎也知道不會太容易,人家在其他地方還可以放牧,在這裏若是定居了,就少了一項收入來源。
    但對於大唐來說,想要治理住這些遊牧民族,最好的辦法就是讓他們定居。
    有了財產他們才會流連,才不願意出去打仗。
    慢慢來吧,李慎心中歎息。
    “還有最後一件事,既然本王要修學院,那便需要人手,你回去後詢問一下誰願意過來幹活。
    反正棉花都已經收完了,已經入秋,也沒什麽事情做。
    若是有人願意過來賺點錢的,就讓他們過來幹幾個月。
    每個月給三百文,包吃包住。”
    李慎說出了最後的一件事情,修建學校還是找本地人幹活方便一些,而大工匠從關內調集就可以。
    麴智平對這個倒是覺得挺好,族裏的百姓可以多賺錢,自然能過的好一些。
    “是,下官回去後便告知百姓,相信應該會有不少人過來的。”
    “行了,那本王就沒有什麽事情了,還是老規矩,你是要錢還是要物資都可以。
    待會我會讓人清點數目,然後將價格告訴你,你自己決定就好。”
    這裏現在還沒有大掌櫃,這種小事隻能李慎親自來,其他工坊不過是管事而已,各管一攤。
    目前的狀態,40歲的年紀,60歲的身體,10歲的經濟,3歲的智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