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2章 李世民的囑托

字數:4185   加入書籤

A+A-


    “今日朕來這養老院,本來是想要調理一下身子,沒有想到你們居然都來探望,朕很欣慰。”
    一開場李世民便給了一個定義,我來這裏是調理,是你們自己來的,並非我讓你們來的。
    “陛下言重了,身為臣子理應如此。
    何況臣其實也是沒事就會過來調養一番,此地風景秀麗,青山綠水,是一個休養的好地方。”
    李靖最先開口,他的確經常來這裏住。
    “是啊,探望陛下本來就是我等臣子應該做的。”立刻有人跟著附和。
    李世民一臉的感動:
    “這裏沒有外人,在場的諸位都是我大唐的功臣,有你們在朕心甚慰。
    這些年朕身體抱恙,一直都在靜養,將國事都交由太子主持。
    太子年少無知,都是仰仗諸位愛卿,才可使我大唐如此安穩,蒸蒸日上。
    朕多謝各位了。”
    李世民此話一出,所有勳貴全都站了起來,一臉的受寵若驚。
    所有人心中都在猜測,陛下為何會這麽說?怎麽感覺像是托孤一樣?
    難道陛下的身子出了毛病?不少人臉上露出了擔憂之色。
    “嗬嗬,都坐下吧,不必如此緊張。朕身體很好,隻是覺得有愧於你們。”
    仿佛是看出眾人心中的想法,李世民笑著解釋。
    “陛下言重了,這都是我等應該做的。”長孫無忌帶頭說道。
    “承蒙陛下不棄,我等自當報效朝廷。”馬周跟著附和。
    李世民笑容更甚,擺了擺手,示意眾人坐下後繼續說道:
    “朕知你們都是肱股之臣,所以朕才會放心,把江山托付給你們。
    這江山雖然是我李氏的,但同時也是屬於你們的。
    是你們或者是你們的父輩同朕一起打下的這片江山,朕希望你們能夠好好的輔佐太子,讓我大唐更加強盛。”
    “我等謹遵聖諭!”眾人再次行禮。
    “多謝諸公。”李承乾此刻也起身行禮表示感謝。
    隻不過李承乾有些意外,他猜測今天是因為西州的事情,可沒想到自己老爹先是為他開場。
    李世民先打了一通感情牌,這才言歸正傳:
    “諸位愛卿,朕昨日聽聞西州叛軍襲擊諸位工坊的事情,讓朕十分的震怒。
    沒有想到西州的叛軍居然這般猖狂,朕已經下了旨意,讓紀王派兵去圍剿,
    一定還諸位愛卿一個公道。”
    來了,所有人知道這才是入了正題。
    “啟稟陛下,西州府的事讓我等損失慘重,臣懷疑此事並非偶然,很有可能是受人指使。
    不然為何這麽多年都安然無事呢?懇請陛下嚴查。”
    李世民剛說完,褚遂良便起身說道。
    他這句話惹來了惹來了所有人的目光,連長孫無忌等幾個宰相都看向褚遂良。
    這話分明就是在見解的指向紀王,這麽多年都沒事,偏偏紀王去了就出事了。
    “愛卿的意思是有人跟叛軍串通一氣?他可這麽做的目的又是為何?”
    李世民表情依舊平淡。
    “這個...臣就不知了,或許是為了錢財。”褚遂良一時也找不到一個合適的理由,最大的可能就是為了那些棉花。
    “既然如此,那太子便派人去查探一下吧。”李世民轉頭看向李承乾。
    “回阿耶,昨日兒就已經派人出發去西州了,相信很快就會有結果。”
    李承乾連忙起身回稟。
    李世民聞言滿意的點點頭,繼續說道:
    “諸位愛卿,朕知道,這次的事情你們損失慘重,就如去年紀王府在西州出的那事一樣,紀王府也同樣損失慘重。
    直到現在朕都是很不解,一個小小的掌櫃而已,為何能夠在西州為惡數年,卻無人知曉。
    一點消息都沒有傳到長安來。
    有時候朕都在想,幸虧隻是紀王府的一個掌櫃,若是一州刺史或是都督叛亂怎麽辦。
    幾年時間就能夠積攢數百萬貫的財富,在當地壓榨百姓,卻無人知曉。
    這是多麽可怕的事情。
    朕很想問問諸位愛卿,你們能否為朕解惑,你們真的一點都不知道那王文成的所作所為麽?”
    李世民說完,冰冷的眼神從每個人臉上劃過。
    看似平靜,卻暗藏殺機。
    在場的眾人都有份在西州種植棉花,而且都有大片的土地,他們有的修建了廠庫,有的修建了工坊,這幾年賺了不少錢。
    這次事件各家都有不同程度的損失。
    正因為如此,他們在那地方經營多年,不可能什麽都聽不到,看不到。
    被李世民這麽一質問,頓時鴉雀無聲,不知道在想些什麽。
    陛下這個時候舊事重提,不知寓意何為。眾人就這樣靜靜的等待著。
    李世民看了一圈,發現沒有人說話,他又開口繼續道:
    “想來你們應該有很多人聽說了一些消息,可卻並沒有將消息稟報。
    不過朕不怪你們,紀王也沒有記恨你們,雖然他這些年損失了數百萬貫。
    他曾言,不想給朕,給朝廷帶來麻煩,所以他那次選擇了沉默。
    紀王年少無知,有時候會做錯一些事情,你們作為叔伯的要多擔待,也不要跟他計較。
    紀王生性頑劣,心胸狹隘,這都是朕教導無妨所製,你們要怪就怪朕好了,畢竟他是朕的兒子。
    在朕這些子嗣當中,紀王最為孝順,可見其品行不壞。
    若是悉心教導,說不定將來也可成器,你們作為長輩應多加陰道才是。
    他才弱冠之年,來日方長,等他成器,便會知爾等良苦用心,也會對爾等子孫加以厚報。”
    李世民語重心長,像是在嘮家常,又像是在托孤,更像是懇求。
    他語氣平淡中不帶一絲的感情,說到李慎的之後又變得有些恨鐵不成鋼。
    尤其是那句他是朕的兒子,充滿了不甘和無奈。
    若是普通人聽了這番話,定會頗為感動,講述了一位老父親,對不懂事的孩子的不放心。
    可在場的眾人哪一個是普通人,哪一個不是八麵玲瓏。
    用李慎的話來說,能在朝堂上混的,都長了一顆蜂窩煤的心,上麵的心眼比漁網都多。
    在樹上嗡嗡叫的是什麽玩意,昨天叫了一晚上。好像不是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