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8章 利益交換

字數:4531   加入書籤

A+A-


    百十來人此刻麵麵相覷,完全沒有想到會是這樣的局麵。
    而家族方麵,還有韋家,薛家,陸家,裴家,隴西李氏,趙郡李氏等這些跟紀王府有利益關係的勢力也跟著力挺。
    讓世家方麵的勢力處於了劣勢
    這尼瑪是要爭奪皇位麽?這是世家人此時此刻的心理寫照。
    什麽時候紀王有這麽大的能力了,可以讓這些頂級權貴為之站台,還有這麽多家族勢力支持。
    這樣的實力比太子都要雄厚,完全有爭奪太子之位的能力,難道要變天了?
    李治此刻臉上表情陰暗,這是他夢寐以求的場景,竟然出現在了那個庶子身上。
    自己若是有這等力量,何愁大事不生成。
    李承乾最開始能夠一直不倒,不就是因為這些老臣的支持麽?
    “雉奴,你看到了吧,這既是老十的實力,你鬥不過他的。
    別說是你,就是大哥也沒有這樣的號召力,所以你以後不要再跟老十過不去了。”
    看到李治的臉色,李泰低聲的勸解道。
    一旁的李承乾聞聲將目光看向李泰,李泰的聲音低,但他距離這麽近怎麽能聽不到。
    眼中也出現了一絲莫名,不過很快便消失了。
    因為他感受到了李世民的目光,用嚴厲的眼神看向他。
    他可以感受到父親眼神中帶著責怪之意,立刻明白其中的意思。
    “嗬嗬,雉奴,青雀說的不錯,我們都是兄弟,應該互相幫襯,不要在為難老十了。
    他還年少,我們作為兄長應該愛護他。
    你看這場麵,不就是阿耶在護著他麽?”
    李承乾輕聲笑了一下,對李治勸解,言下之意,這些人都是因為他們的父親才會支持李慎的。
    他這句不是說給李治聽的,而是說給李泰聽的。
    “大哥說的是,我們都是兄弟,相煎何太急。”李泰麵不改色,依舊帶著微笑。
    李治沒有說話,臉色還是不太好看。
    他當然知道這個局麵是因為他們老爹的緣故,可若是他們老爹這樣對他該多好。
    他也是皇帝的兒子,而且還是嫡子。
    現場有些僵持,所有人都在等著李世民的回答。
    “諸位愛卿都坐下吧。”良久李世民笑著說道。
    等所有人坐下後,李世民才繼續說道:
    “此事事關重大,關乎到在座各位的利益,雖然紀王奏疏中已經闡明,但該調查的還是要調查。
    太子會繼續派人前往西州,將此事查明,給大家一個交代。
    而且,紀王的確也有責任,應判失察之罪。
    若是他能夠早一些洞察先機,諸位也不會有如此損失。
    所以理應受罰。
    傳旨,紀王剿滅叛軍雖然有功,但卻因為失察造成惡果,不可功過相抵。
    罰奉三年,令其無比協助諸位重建工坊。
    另外征調一千府兵駐紮工坊區,以後就作為那裏的守軍,守護那片工坊。
    這件事由兵部協調。
    朕在免除諸位愛卿三年賦稅,減少你們的損失,朕相信此類事件以後不會發生。
    不知諸位意下如何?”
    李世民說完再次看向全場。
    “多謝陛下恩典。”
    “多謝陛下恩典。”
    權貴這邊開始有人帶頭謝恩,全體行禮。
    剩下的心中有些複雜,今天的局麵本來是他們人多,想要逼迫調查此事。
    可現在看來好像很難,他們並不占優勢,皇帝給了他們一些補償,但這點補償對於損失來說九牛一毛。
    完全是一個台階。
    所謂對紀王的懲罰也不過是罰俸三年而已。
    不過他們現在無憑無據,對此也沒有辦法。
    看到世家士族的人不說話,李世民再次開口道:
    “四年定考已經臨近,會有一批官員告老還鄉,朕以與太子商議,會選拔一批才俊補上。
    此事太子會在朝堂上與你們商議定考人選,吏部負責考核人員補缺。
    考核人員由吏部侍郎盧靜思負責。”
    大唐每年都會有官員考核,被稱之為歲考,而四年一次大考被稱之為定考。
    就相當於京察,外察一樣,平等官員登記,給與升職或者降職,還包括了一些福利待遇獎勵之類的。
    這個關乎到了各勢力的利益。
    李世民扔出來這個誘餌,就是一種利益交換,尤其是讓盧靜思負責考核補缺人選。
    “臣領旨。”盧靜思立刻起身行禮領旨。
    這個誘惑太誘人,盧家肯定不會放過這麽好的一次機會。
    其他官員見此暗自歎息,沒有想到陛下為了保住紀王,還真是不遺餘力。
    這麽多年來,還是頭一次在選拔官員上由世家官員做主。
    以往最多不過是協同。
    “啟稟陛下,既然工坊的事情乃是叛軍報複所為,臣覺得理應加大對叛軍的圍剿。
    確保安西都護府的安定,保障安西百姓的安危,讓這樣的事情不再發生。”
    中書左丞盧承慶站起身來說道。
    他的話已經表明了範陽盧氏的態度,讚同這件事跟紀王沒有關係,就是叛軍的報複。
    崔仁智看了盧承慶一眼,最終無奈的跟著附和:
    “臣附議盧中丞所言,希望這樣的事情不會在發生。”
    五姓一直以來都是同氣連枝,既然盧家讚同,他們也隻能跟隨,重點是定考的事事關重大。
    盧家占據主導,他們也能夠得到利益,多安排一些官員上去。
    這些年來他們在官員上的占比越來越少,影響力也越來越小。
    這是一次機會。
    “臣附議。”
    “臣附議。”
    其他幾家也同樣同意,隨之而來的便是士族的妥協。
    很明顯,陛下這是把這次的官員空缺讓給了他們,來作為交換不再追究此事的條件。
    “哈哈哈哈,諸位放心,朕會下旨讓紀王剿滅叛軍,確保這樣的事情不會發生。
    而且朕不是說了麽,還會派一個折衝府駐紮在那裏,保證萬無一失。
    此次定考希望爾等為朝廷精選良才,讓我大唐等候蒸蒸日上。”
    李世民哈哈大笑起來。這次的利益交換已經達成,還在他的預期當中。
    現場所有人都覺得陛下對紀王果然寵愛有加,隻有少數幾個人掃視了一眼世家士族的人眼中充滿了意味深長。
    這其中就有長孫無忌,馬周等人。
    那個,我要去隨禮,中午回來再補第三章,最近事情太多了,忙不過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