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0章 前往焉耆

字數:4487   加入書籤

A+A-


    “此地距離焉耆有多遠?”李慎想了想詢問道。
    “回王爺,臣問過了,交河城距離焉耆的都城員渠城又八百裏,大軍行至需十日左右。”
    王玄策回道。
    “八百裏.....”
    李慎聽後陷入沉思,八百裏說遠不遠,說近也不近。若是大軍趕路至少需要十日。
    “這樣,府兵在此地駐紮,侍衛營跟隨本王快馬奔襲,我們的馬匹耐力好。
    四五天就可抵達。”、
    想了一會,李慎抬頭決定,府兵的馬匹質量參差不齊,連續奔襲肯定不行。
    而侍衛營的馬匹可以長途跋涉,在不劇烈的奔襲下,可以保持勻速前進。
    “這.....王爺,這是不是有些冒險,侍衛才三千人,若是遇到敵襲王爺就危險了。”
    王玄策擔憂的說道。
    “放心吧,焉耆已經被我們占據,不會有大股敵軍,小股敵軍根本不是我們的對手。”
    李慎搖頭。
    “可是.....可是.....”王玄策想說還有自己人也很危險,這次王爺是去興師問罪的。
    若是出現軍隊嘩變怎麽辦。
    焉耆肯定至少駐紮有上萬軍隊,以免被切斷後路。
    “沒有可是,焉耆本王勢在必行,除了去看看本王的產業,還要讓前沿知道本王來了。
    本王可是昆丘道行軍大都督,行督軍一職,我就不行誰敢動本王。
    本王若是有事,無論是鐵勒,還是突厥,他們都得給本王陪葬。
    你以為本王一年交那麽多保護費是白交的?”
    李慎一擺手,當下立刻決定,不容他人質疑。
    自己一年上千萬貫的保護費,可不是白交的,若是有事那千萬保護費就沒了。
    他可不相信,朝廷裏的人能夠經營好自己的商會。
    見到如此,王玄策也不再多說,周道務和薛仁貴下去開始準備。
    第二日一大早,交河城的西門緩緩打開,一支騎兵隊伍走了出來。
    這次李慎沒有帶家眷,孤身一人前往,他特地留下了周道務。
    周道務帶領府兵駐紮在這裏,並且派人保護武媚娘等人。
    “出發。”李慎大吼一聲。一馬當先的竄了出去。
    “哈!”
    “哈!”
    隊伍立刻跟上,不斷傳出催馬的聲音。
    蘇海政站在城門前看著煙塵遠去,他知道焉耆一定出了大事,不然紀王不會改變行程。
    隻是不知道這次會有多少人倒黴。
    這些天他是看出來了,這個小王爺真的不簡單,看似人畜無害,做事荒唐,
    可手段毒辣,行事陰狠。郭待詔和郭孝恪這父子恐怕會受到罪責。
    不過這跟他沒有關係,或許郭孝恪受罰,他還能得利呢。
    ~~~~~~~~
    “西州大捷~~~~西州大捷~~~”
    長安城西門外,一道洪亮的聲音響起,兩道身影由遠及近。
    守城的校尉見此立刻下令驅趕城門前的百姓,讓出一條道路。
    大捷一般都是六百裏加急。
    果然兩道身影在城門口一閃而過,在長安城內一路狂奔,一路大喊:
    “西州大捷~~~~紀王親率兵馬討伐叛軍,斬敵上萬,俘數萬人~~~~~”
    這一消息立刻傳遍整條街道,大唐已經多久沒有捷報了?
    每次捷報都是一次振奮人心。大唐越強大,百姓們的優越感越強。
    大唐人在對其他國家的人都是鼻子朝天,哪怕是普通百姓,其他國家的使者也不敢輕易招惹。
    這就是天朝上國。
    捷報一直來到朱雀門,守將也不敢怠慢,解兵之後帶著傳令兵就往裏麵跑了。
    傳令兵收據奏疏一邊跑一遍喊大捷,這樣才不會被巡視的禁軍攔截或斬殺。
    李承乾此刻正在兩儀殿跟三省議事,討論著晉州的賑災進度。
    紀王府的速度很快,第一批水泥,磚和砂石等建築材料已經送了過去。
    建築工匠也已經到位開始修建,雇傭的都是當地的受災百姓,以糧食為工錢。
    “太子殿下,按照這個進度,估計一個半月就可以完成大部分的仿佛建造。”
    看著奏疏,長孫無忌笑著說道。
    “是啊,沒有想到紀王府的動作會這麽快,而且號召力會這麽大,現在不單單是關內道,河東,河北,河南三道,
    連隴右道和山南道的商人也加入了其中。
    很多工坊停工專門燒製青磚和水泥。”馬周跟著感歎。
    他們誰也沒有想到紀王府會有這樣的號召力,竟然沒有一個商賈反對的,
    所集中供給晉州府,立刻就不賣了,全都往晉州府送。
    “隻是不知道是否有強迫的舉動,雖然是賑災,可若是威逼的話,有損朝廷顏麵。”
    於誌寧輕聲的說道。
    “哈哈,愛卿放心,絕無威逼,隻有利誘。本宮一直派人關注此事。
    那紀王府的大掌櫃派出去上百人,到各州縣通知,將晉州受災的事說給商賈知道。
    並且傳達十弟的意思,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晉州十數萬百姓能否度過這個冬天全靠他們這些商賈。
    這些商賈聽聞後便自願如此做的。這即可得名聲,又不耽擱賺錢的事情商賈怎麽會拒絕呢?
    更何況他們也是為了晉州的百姓。”
    李承乾聽到於誌寧的話哈哈大笑起來,這才是讓他最高興的事情,如他們老爹所言,有苦難找李慎。
    本來朝廷無法完成的事情,紀王府很容易就解決了,避免了一場天災大禍。
    不然還不知道冬天會凍死多少人呢,可能是幾千,甚至是幾萬人。
    “真沒有想到,商賈也能有家國天下。”於誌寧歎息一聲。
    “這些商賈在紀王的調教下,對整個大唐都非常的忠誠,十弟說這叫責任感,
    對整個大唐什麽的責任感,當時十弟說完,本宮沒有記住。”
    李承乾笑著說道。
    “太子殿下,紀王說的是對整個社會有責任感。”一旁的王忠提醒道。
    李承乾聽後立刻點頭:
    “對對,社會責任感,十弟說過,職業沒有好壞之分,又分別的是從事這個職業的人。
    就好比一把刀,他本身沒有好壞,在好人手中可以保家衛國,可到了歹人手裏,就變成了行凶的利器。
    所以商賈需要善加引導,就可以為朝廷所用。”
    我要加快節奏了。
    有人說沒有有聲小說了,這個我也不知道,你們去問問客服,然後告訴我一聲咋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