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6章 王玄策給的難題

字數:4492   加入書籤

A+A-


    李慎聽到裴子瑜的馬屁,立刻開懷大笑起來。
    自己可不是知心大姐姐,他要做包青天。
    得意過後,李慎隨後又拿起了一份卷宗。
    “宋誌,年七十有九,霸占鄰居土地三尺建房.......”
    “誰叫宋誌?”
    念完卷宗,李慎抬頭,現在就剩兩位老者。其中一個拄著拐杖的老者上前,
    還不等李慎問話,便直接認罪:
    “紀王殿下,小人認罪認罰,願意歸還土地,上交贖金,從此絕不在犯。”
    嗯?
    “你這就認罪了?不在辯解一下?你放心,本王公正嚴明,給你狡辯的機會。
    隻要你能夠說動本王,本王就不追究你的罪責。
    怎麽樣,有什麽委屈你大可說出來。”
    李慎聽到宋誌認罪先是一愣,然後立刻對宋誌勸解道。
    你這麽認罪了,豈不是顯示不出我的才能?
    李慎覺得自己是有做包青天的潛質的。
    聽李慎這麽一說,宋誌更加害怕了,紀王這是要跟那個馬思遠一樣懲治自己麽?
    想到這裏下的宋誌連忙躬身行禮:
    “紀王殿下,小人最大惡疾,還望紀王殿下開恩,看在小人年邁放小人一馬。
    小人認罪認罰,願出十貫錢賠償給鄰居,求紀王殿下開恩啊。”
    宋誌被嚇哭了,他可就隻有一個兒子啊,禁不住紀王折騰。
    “這....你多少也辯解一下嘛。”李慎見此有些無語,一個老人在自己麵前竟然哭了。
    “哎,罷了,那就去交贖金,記得下次不可再犯。對了,要交五十貫。”
    李慎擺了擺手,不過還是重罰了一下,正常贖金哪有這麽高的價格。
    但李慎知道幾百文,幾貫錢,對於這些商賈來說真不是大錢。
    所以李慎才會開口就要五十貫。
    “是是,小人認罰。”雖然有點肉疼,但宋誌還是點頭同意,行禮後退了出去。
    “那接下來是......”
    “紀王殿下,小人也認罪認罰,小人保證以後絕不在犯錯。請紀王殿下開恩。”
    還不等李慎拿卷宗,最後的一位老人就已經認罪了。躬身行禮,身體更是有些顫抖。
    “你也認罪了?”李慎驚訝萬分。
    在裴子瑜的指引下,李慎找出了卷宗看了一遍,倒是沒有做什麽大奸大惡的事。
    就是一些很惡心的事情。
    “好吧,既然你認罰,那就五十貫贖金,今後再犯就翻倍,打你兒子,去吧。”
    李慎不耐煩的揮了揮手,他感覺沒有一點成就感。
    再次拿起一份卷宗,李慎念道著:
    “張氏,張氏?這是什麽名字?”
    “回王爺,這份卷宗是張家的兩個孩童盜竊的事情,他們為本地人,家境貧寒,父親早亡,所以他們沒有名字。”
    一旁的裴子瑜說道。
    “沒有名字?沒有名字如何稱呼?”李慎有些好奇,怎麽還會有人沒名字。
    “回王爺,平時都會叫他張大,那個小的被稱為二娃。”
    裴子瑜解釋。
    “王爺,窮苦家的孩子很多都沒有名字,都是有一個代號而已。”
    知道紀王高高在上,不知民間疾苦,一旁的王玄策俯身輕聲說道。
    普通百姓讀書的人不多,就算想要讀書,很多家裏人也不會同意,畢竟負擔不起。
    一張紙的價格就夠他們買米吃了。而且一個孩子讀書,家中就少了一個勞動力。
    長大以後都不識字,怎麽取名字?就隨便叫了。
    李慎確實不知道,他生活的年代也沒有沒名字的。
    他以為就算沒文化,也能請當地讀過書的人起一個,電視裏不都是這麽演的麽?
    村長啊什麽的。
    再不濟七個小花,大牛什麽的也行啊,居然真的沒有名字。
    李慎繼續查看,上麵寫的很清楚,原來這倆孩子是兄妹,家中母親重病,長子孝順想要為母親做些什麽,
    在他看來至少讓母親吃一頓好的。
    但奈何窮困,家徒四壁,囊中羞澀,眼看母親日漸消瘦,兩個孩子心急如焚。
    最後長子決定鋌而走險,盜取客商錢財,為母親準備了一頓豐盛的佳肴。
    事情很簡單,可卻難住了王玄策。
    若是普通盜竊直接判罰便是,可這兩個孩子是為了孝道,希望在母親死前讓母親吃頓好的。
    大唐律法講究一準乎禮,而這孝道偏偏就是禮,這與國法的秩序形成了衝突。
    到底是禮大於法,還是法大於情,王玄策不敢決斷。
    這件事很有可能被呈報給上麵,造成一個先例。
    這才找李慎過來,讓李慎定奪,也是把這個包袱甩給了李慎。
    李慎看完也是眉頭緊皺,若是出於個人,李慎表示同情,他甚至還可以給點錢。
    但是他是親王,要維護國家的法度,盜竊本就是有違國法,若是不罰,國法何在?
    皺著眉頭,李慎回頭看了王玄策一眼,意思是你就是這麽當長史的?
    是不是有點過分了,這麽大的事你讓我來做決定?
    王玄策目視前方,好像是沒看到李慎的目光一樣。
    “唉。”李慎歎息一聲轉過頭,“那個是張家兄妹?”
    五個孩子裏就有一個女孩,其他的都是男孩。
    這時那個小女孩和身邊的男孩走了出來。
    “見過紀王殿下。”兩個孩子動作很是生疏,看來是跟前麵的人學的。
    他們知道眼前的這人是個大人物,很大,比他們見過的貴人都大。
    “張家大郎,你是否盜竊了他人的財物?”李慎開口詢問。
    “是的貴人。”
    這件事早就調查清楚,他們也都已經招供了,李慎這麽問其實是在想應該如何判罰。
    “對了,你二人多大了?”李慎詢問道。
    “回貴人,我十三歲,小妹七歲。”張家大郎回道,聽的出來他現在有些害怕。
    剛剛紀王打人的畫麵還在他眼前曆曆在目。
    “你都十三歲了?”李慎聽到後驚訝的問道。
    兩人看上去十分的瘦小,李慎感覺兩人都應該不到十歲,沒想到這個大的居然都十三了。
    隨後他就釋然了,家境貧寒,兩人肯定吃了上頓沒下頓,瘦弱也是正常的。
    想到此處,李慎心裏有些不是滋味,長安城裏就看不到這樣瘦弱的人孩子。
    看了一些不開心的視頻,所以才寫了前麵的東西,個人發泄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