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7章 迎接大軍

字數:4525   加入書籤

A+A-


    李慎聽後眉頭緊鎖,他知道王玄策說的有道理,但他就是咽不下這口氣。
    “那本王以違反軍規為借口呢?”
    李慎找了一個理由。
    “王爺,我唐軍還沒有明確的軍規,而且這件事他完全可以說是不知情。
    這位統領乃是回紇的可汗家族成員,若是王爺直接殺了,影響會很大。
    也會讓回紇更加的貌合神離。
    王爺一項深明大義,還是要以大局為重。”
    王玄策連哄帶騙,生怕紀王一時衝動壞了朝廷的大事。
    這關乎到了整個北方鐵勒各部的局勢。
    李慎很不甘心的拍了一下桌子。
    “陛下也是糊塗,非要萬國來朝,非要那個天可汗的名頭,要是依本王,要麽徹底歸順,要麽就殺光他們。
    何必還有這麽多的顧慮。”
    “王爺慎言,子不言父之過,臣不彰君惡,陛下如此做自然有陛下的道理。”
    李慎話音剛落王玄策連忙製止李慎想要說的後話,這可是大逆不道。
    李慎一撇嘴,不就是為了那個天可汗的稱號麽?反正李慎自己是這麽認為。
    自己老爹就是愛麵子,沽名釣譽,喜歡被人追捧。
    但畢竟是自己老子,不能說的那麽過分,不然跟說自己沒有區別。
    “行了,先過去再說,放心吧,本王不會衝動的,我們見機行事。”、
    李慎擺了擺手不再多說,一切準備完畢,李慎坐上馬車帶著一萬多人和眾多西州府官員前往城外。
    隊伍後麵則是幾千頭牛羊。
    ~~~~~~~西城外十裏
    這裏沒有十裏亭,有的隻有一片白茫茫。
    薛仁貴估算出這裏就是十裏,李慎便在這裏等候。
    將士們已經在這裏搭建了出了一個火堆,一眾官員圍在一旁取暖。
    而李慎則是坐在馬車裏,喝著熱茶,烤著碳爐。
    他不僅僅代表西州府,更是代表了他的皇帝老子。
    “玄策,上馬車暖和一下吧。”李慎對著外麵喊了一聲。
    “多謝王爺,臣在外麵等候,應該快到了。”
    王玄策站在馬車旁邊,裏麵還有春香冬梅兩個女眷,王玄策肯定是不會上去的。
    他在車外還能作為代理人,替紀王跟別人說話。
    李慎也不勉強,喝著茶水,從窗戶看向遠方。
    不時有斥候回來報告大部隊的位置。
    就在李慎等的不耐煩的時候,遠處出現了大批的人馬。
    “王爺,來了。”王玄策的聲音響起。
    不用提醒,李慎同樣注意到了遠處的隊伍。
    大地都跟著在顫抖,白茫茫的地平線出現了黑壓壓的一片人群。
    俗話說人過一萬,無邊無沿。人過十萬,徹地連天。
    李慎走出馬車,站在車轅之上,一眼望去,看不到邊際。
    蠻兵全都是騎兵,聲勢浩大,李慎還是第一次見到這種場景。
    很快先頭部隊距離李慎一裏的地方停了下來,從隊伍當中奔出幾匹戰馬。
    向著李慎這邊而來。
    到了近前李慎才方才看清,來人正是阿史那社爾帶著契苾何力和郭孝恪等人。
    “下官阿史那社爾參見紀王殿下。”
    “參見紀王殿下。”
    來到李慎跟前幾人翻身下馬,隔著老遠就給李慎行禮。
    見王卸甲是有這個規矩,但也要分什麽時候,現在並不是在城內,不但不卸甲,還不能解兵。
    而李慎身份又特殊,李慎馬車四周全都是親衛,想要上前就必須解兵。
    所以阿史那社爾才會距離遠一些行禮。
    當然這要是換做李世民,就沒有這麽多顧慮,直接就解兵了。
    李慎跳下馬車,臉上帶著笑容,來到眾人麵前。
    “畢國公不必多禮,按照輩分,本王還要叫你一聲姑父呢,大家都是自己人。”
    李慎雙手托起阿史那社爾。又對其他人親切的說道:
    “你們也免禮吧。”
    “多謝紀王殿下。”眾人謝恩。
    李慎看了一眼,人群中確實有一些生麵孔,也有一些北方胡人麵孔的。
    阿史那社爾李慎早就認識,而且還不止一次見麵,他老爹的聚會,有幾次阿史那社爾都參加了。
    最重要的是李慎的十四姑姑衡陽公主嫁給了阿史那社爾。
    “阿史那將軍,一路辛苦。”李慎握著阿史那社爾的手道了一聲辛苦。
    “多謝紀王殿下,下官不負陛下所托,已經攻下焉耆,龜茲,碎葉,處月,處密,疏勒,於闐。”
    阿史那社爾同樣笑著說道。能與紀王打好交道,對他們阿史那部落而言隻有好處。
    他跟阿史那忠一樣都是突厥的王族,本來他的部落要比阿史那忠的部落強大很多。
    當年他可是打下半個突厥領土的人,掌管十萬部落。
    可沒想到短短幾年時間,阿史那忠的部落就趕超了上來,部落人口近二十萬,成為北方突厥部落中最強大的部落之一。
    阿史那各部的人都知道是因為紀王府的幫助,但他們也沒有辦法。
    人家阿史那忠娶的雖然是縣主,但卻是紀王同母異父的姐姐,不管怎麽說都是紀王的姐夫。
    他們這些部落的首領無法與之比擬。
    但阿史那社爾不一樣他娶的是陛下同父異母的妹妹,是一個公主,紀王的姑姑。
    同樣有機會得到紀王的幫助。
    “哈哈哈,好,阿史那將軍果然驍勇善戰,來人。”
    李慎大笑著讚許一句,然後對著後麵招手。
    石頭端著一個托盤走了過來,托盤上放著十多個酒杯。
    李慎端起一杯親自遞給阿史那社爾,然後在李慎的示意下,石頭為其他人分發下去。
    分發完,李慎舉起酒杯高聲道:
    “來,這第一杯,本王替陛下敬諸位,你們都是我大唐的棟梁支柱,恭賀諸位凱旋。”
    “謝陛下!”所有人舉杯謝恩。
    他們不是對李慎說的,而是對李慎代替的陛下說的。
    沒有人會因此懷疑或者詬病,認為李慎越權。
    紀王被派到西州,坐鎮安西都護府,就已經表明了陛下的態度。
    陛下是想告訴他們,就算自己不能與他們一同上戰場,但自己的兒子會跟他們一起。
    為他們坐鎮後方,保他們前方無憂。
    子不言父之過,臣不彰君惡,這句話,我一直以為是哪本古籍中的名言,比如論語春秋尚書之類的。
    今天偶然知道,原來出自封神演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