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1:
字數:2805 加入書籤
qzone.io,最快更新赤玉如雪落成絮 !
璩雲國。
神王殿前封池飛俞為鎮西大將軍,低嘶怒吼令其帶領二十萬輕騎兵前往西戎烏刹城,務必斬殺敵軍將領帕格達。
兩年前,神王還隻是太子,喜四處遊曆。
聽說關外的西戎,美景天城,黃沙大漠,一望無際。
神王心神向往,與太監佟福千裏奔騎,來到西戎,為睹異域風光。
途經烏刹城,滿目黃沙中,白馬紅衣,他遇見了她,一個有著琥珀色雙瞳的異域女子。
她不知他是璩雲國太子,他亦不知她是茲墨國郡主。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不過百日恩愛。
璩雲國傳來八百裏加急,先王駕崩,需太子即刻回王宮即位。
離別時,他許諾,三月之後,便來接她去一同去祁都。
然而三個月後,神王回到烏刹城尋她,卻隻看見血流成河,陰風空城,烏刹城慘遭屠城,無一生還。
屠城之人便是茲墨國大將帕格達,神王痛失所愛,傷心欲絕,從此鬱鬱寡歡,為報血仇,誓要用帕格達的血來祭奠心愛之人。
數十日後,池飛俞帶領二十萬輕騎抵達荊竺關,並與三千池家軍匯合,直攻烏刹城,敵軍寡不敵眾,節節敗退,池飛俞乘勝追擊,在耆蘭崗斬殺帕格達,將其首級送回祁都,以告勝捷。
戰後,神王諭旨,令池家軍原地駐守,等候調遣,其餘輕騎即刻回都。
然,池家軍駐守在烏刹城的第二日,發生了變故。
茲墨國王子阿吉塔率軍趁夜偷襲烏刹城,三千池家軍一夜之間盡數消亡,隻餘數十人,而池飛俞派往荊竺關鎮安府尋求援軍的人至今未回。
“援軍呢!?為什麽到現在還沒有來?”
池飛俞手握長劍跨於戰馬之上,血沾染了鐵甲,已不記得身上被敵軍的刀劍砍了多少道口子。
隨同的小將不過是個十四歲少年,麵對黑壓壓的敵軍,已是淚眼婆娑,他怕極了,囁喏道:“將軍,沒有援軍了…我們..怕是著了安如山的道..。”
烏刹城離荊竺關不過百裏,即便是走著去,這整整一夜也該帶著援軍回來了。
可是荊竺關方向連一點馬蹄聲都沒有,池家軍向來忠心耿耿,絕不會做叛逃之舉,除了求援之人被害,池飛俞想不出任何理由。
前幾日,池飛俞率軍到達荊竺關,便察覺到諸多異常。
譬如,鎮安府的巡視官本是駐軍守將孟邵,而今卻變成了安如山,一個隻會阿諛奉承的肥態男子。
再譬如,這個巡視官總是鬼鬼祟祟的出入池飛俞的房間,又用諸多理由為己開脫。
最為關鍵的一點,他是刑部侍郎魯直現的舅舅。
而這個魯直現在朝中極其仇恨池飛俞,曾聯合其他幾位奸佞之臣企圖彈劾池飛俞。
此時此地此況,池飛俞恐生事變,為防萬一,於是修書三封,派人送回祁都交於好友陳學修。
而,這三封書信,皆是他唯一牽掛。
池飛俞的夫人早亡,留有一雙兒女,大兒早年間已戰死沙場,隻留一女年紀尚幼,他擔憂若有個不測,小女無人看顧,也擔憂此事牽連女兒。
可是,直到攻進烏刹城那日,安如山也沒有任何舉動。
池飛俞原以為是自己太過謹慎,錯想了他人,卻未及料,他所顧慮的一切終還是發生了。
原來安如山早已同阿吉塔謀劃好了這一場圍剿,所謂的援軍永遠都不會出現,所謂的神王諭旨也是假的,數萬輕騎軍也沒有回祁都,從踏入荊竺關那刻起,池飛俞就已成了他人棋盤上的棄子,而等待池家軍的隻有滅亡。
池飛俞千憂萬慮,卻萬萬不曾想過,這些奸佞之臣竟要借敵國之手來覆滅他,他仰天長笑,繼而叱咄道:“各位兄弟,我池飛俞有愧於你們!今夜怕是要你們陪我死在這裏了。”
十六名池家軍視死如歸,齊聲應道:
-誓死追隨將軍!-
-誓死追隨將軍!-
那日,烏刹城外,晨光熹微,霧色朦朧,天空飄著細細的雨珠,泥地裏雨水血水混沌不清,一片潮濕之氣。
駐守烏刹城的三千池家軍全軍覆滅,池家軍將領池飛俞被敵國王子阿吉塔斬下首級。
阿吉塔將池飛俞頭顱懸掛在烏刹城的城門上足足七天七夜,並將他的屍身拋至荒野,任由豺狼野豹將其啃噬幹淨。
神王得知池飛俞戰死,為寄哀思,舉喪三日,為其建立功德碑,將其神位親奉於池家祠堂。隨後將祁都餘下的兩千池家軍調往北疆夜洲城,歸於驍武校尉李斫麾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