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水調歌頭

字數:6046   加入書籤

A+A-


    孫彥瑧懶得理東方亮,對黃國侖講:“黃老師,你給同學們講講你譜曲的這首《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吧。”

    “這首詞,同學們都學過,你們應該都能背吧,關於內容,我就不多講了。……來,張晶,你把這首詞的譜兒幫我發給同學們。”

    黃國侖隻認識彈古箏的張晶,將印好的詞譜,讓張晶發到了每個學生手上。

    大家拿到譜子後都紛紛皺眉,看不太懂。

    這裏麵能讀譜唱譜的,就隻有張晶。

    長得很帥的方碩叫苦說:“黃老師,您隻給我們譜子,這……我們不會唱啊。”

    “沒事,你們先看一看,待會我教你們唱。”

    黃國侖說著又給了孫彥瑧一張詞譜,講說:“孫老師,你也學學,好督促同學們練這首歌。”

    孫彥瑧自信的講說:“沒問題,我肯定比他們學的快。”

    “籲——”

    在門口的東方亮帶頭哄孫彥瑧。

    隻有幾個男生笑著響應,女生們都站在了孫彥瑧這邊,不和男生同流合汙。

    孫彥瑧沒好氣的瞪了東方亮一眼,故意冷落這個總是沒事找事的賴皮學生,對其他學生講:“待會咱們比賽學歌啊,看誰先學會。”

    張嵩濤耷拉著一張胖臉,哀聲歎氣道:“唉,這詞真的好俗啊,唱這種歌很難出彩吧。”

    黃國侖講:“這位同學,你別這麽悲觀。這首《水調歌頭》,雖是佇興之作,卻格高千古,你要說它俗,就沒有歌雅了。”

    張晶替黃國侖講話:“這首詞要配好曲,一定特別有意境。黃老師,我看您寫的這曲子是三個聲部的輪唱曲,落音瀟灑,舒卷自如,這要練好了,應該是首非常有格調的合唱作品。”

    孫彥瑧笑著讚說:“還是張晶有見地,學過音樂的人就是不一樣啊。”

    張晶是個很矜持古典的女孩,靦腆道:“沒有啦,我隻是覺得黃老師譜的這曲子很有韻味。”

    黃國侖給機會的問張晶:“你能唱譜嗎?張晶,要不你給同學們試唱一下?”

    張晶忙講:“別別,我唱譜的水平一般,還是黃老師您給同學們唱吧。”

    黃國侖見張晶推辭,就不強人所難了,講說:“那行,我就先給大家唱一下,你們都聽著學學。”

    黃國侖走到了張晶帶來的古箏前,坐下,很有範兒的試了一下古箏的音。

    幾下撫撥,便將一股傳統的繞梁古韻鋪滿了整個音樂教室。

    好幾個女生看黃國侖彈古箏,眼睛都放亮了,她們沒想到這位曾經被誤會隻會看小黃書的黃老師,竟還會彈得一手古箏!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沒有。

    黃國侖這幾下古箏彈的,最讓張晶刮目相看。

    張晶看的出來,黃國侖古箏的水平不低。

    一直以來,黃國侖就有收集樂器的喜好。

    他收集樂器不是光買樂器來屯著。

    買來以後,他是會自己去演奏練習享受音樂的。

    在擁有神級聽力之前,黃國侖已是萬金油的水平了,什麽樂器拿來都能玩幾下。

    擁有神級聽力後,他更是有如神助,玩樂器的水平上了好幾層樓,玩什麽都能玩的很出彩。

    此刻,彈上古箏,受到古聲古韻的反哺,他便生出一股返古的意興,通俗簡要的給學生們講了一下這首《水調歌頭》的背景:

    “你們應該都知道,這首詞是蘇軾因為與當時當權的變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見不同,自求外放,展轉在各地為官時寫的。那時他曾要求調任到離弟弟蘇轍較近的地方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會。但到密州後,這一願望卻始終無法實現。這一年的中秋,皓月當空,銀輝遍地,與胞弟蘇轍分別,轉眼已有七年未得團聚。正是酒酣之時,詩意正濃,於是,這首流傳千古的佳作就這麽誕生了。我給這首詞補的曲,就是我心裏的‘但願人長久,心裏共嬋娟’。”

    黃國侖這麽說,是告訴這些學生,他賦的這版曲,和《水調歌頭》的古詞牌譜子肯定是有出入的。

    這首曲是他的個人情感和靈感的匯集之作,希望能借此向古人、也是向這首偉大的詞篇來致敬。

    話不多說。

    簡單的介紹之後,黃國侖將心中的古曲撫在了琴上。

    伴著悠悠月境,極具古韻的詞篇破空而出: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昔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惟恐瓊樓玉宇”

    “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蘇軾這首《水調歌頭》,起句自太白仙心脫化,盡是奇逸之筆,由黃國侖唱來,孤高曠遠,空靈蘊藉。

    隻這寥寥幾句,已讓很多學生心馳神往,肅然起敬!

    剛剛對《水調歌頭》很不感興趣的幾個男生,都被黃國侖這複古的歌聲給感化了。

    他們沒有想到黃國侖唱歌會這麽好聽,更是沒有想到黃國侖給這首詞賦的曲子會這麽耐聽!

    孫彥瑧聽過黃國侖唱《獨上西樓》,那時她就覺得黃國侖唱作這種古曲已有大師風範。

    卻沒想到,黃國侖今天伴著古箏唱的這首《明月幾時有》,更是逸懷浩氣,超凡絕塵!

    “這大叔,越來越帥了哈!”

    孫彥瑧在心下暗暗興奮的想著。

    她相信,黃國侖唱作的這首《水調歌頭》,一定能征服她麾下的所有學生,包括那個賴皮的東方亮。

    靠在門框上,東方亮玩味的聽著黃國侖彈唱古曲,一直睜不開的那隻左眼,居然也變得越來越大了,雖然和右眼還是有不小的差距,但他的這個表情,已經暴露了他被這首古曲俘獲的內心。

    “這個黃老師果然牛逼如斯!他給蘇老配的這曲子,絕了!”

    東方亮聽著聽著,就比其他人更對黃國侖的這番創作肅然起敬了。

    黃國侖撫琴繼續唱著:

    “轉朱/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裏共嬋娟”

    金句一出,所有人都感喟不已。

    蘇東坡這首詞,是中秋望月懷人之作,表達了對胞弟蘇轍的無限懷念。

    黃國侖抓住了這首詞的精髓,將自己腦海中“神來之筆”的音樂靈感賦進這首詞中,聲情並茂的將這首情懷寥落的秋之吟詠,變得觸處生春,給人聽來甚有一種登高望遠、引人向上的情致,如飲暖酒,溫心醉人。

    在唱第二遍時,黃國侖將心中的情致與情懷都舒展開了,在“何事長向別時圓”之後又加了一句“別時圓”的詠歎,讓詞曲的意境更上一層樓,還多出了一分纏綿繾綣的思戀味道。

    這份思臉,不用說,自是對陳佳的牢結之情。

    古箏餘韻猶在。

    屋裏這些學生,以及孫彥瑧,卻被黃國侖唱出了千裏之外,馳思遐想之盛,要遠超他們之前學習這首詞時的維度。

    音樂是能擴充人的想象力的,黃國侖這首詞曲版的《水調歌頭》,便讓所有人都對這首千古名篇有了更深刻的認知和感悟。

    幾乎所有人都被黃國侖唱的覺得這首名篇變得更美,更動人了。

    黃國侖唱過之後,孫彥瑧第一個讚黃國侖:“能把古曲唱的這麽美,黃老師,你真是太有才了。”

    學生們也都紛紛點頭稱是。

    黃國侖很想對這些人講一句:“這些靈感本來就在這兒,隻是被我不小心碰到罷了。”

    卻怕大家說他裝逼,他就不說這麽欠扁的話了。

    東方亮在門口也忍不住讚了一句:“好詞,好曲,好聽!”

    孫彥瑧不耐煩的撇了東方亮一句:“聽完了,你該走了吧?你別打擾大家練習了。”

    東方亮被孫彥瑧講的很尷尬。

    說實在的,聽了這首古曲以後,他還真有興趣參與到這首歌的合練當中來,他想看看黃國侖有怎樣化腐朽為神奇的天賦,能把西式的鋼琴伴奏融匯進這麽中式古典的作品裏。

    可被孫彥瑧這麽一轟,他就懶得湊這熱鬧了。

    左邊眼睛又變得半睜不睜了,東方亮悻悻的離開了。

    黃國侖並沒有叫住東方亮,雖然在他原本的設計中,古箏和鋼琴要交相輝映,甚至鋼琴的伴奏還要占更多的份額,以烘托出合唱的氛圍。

    但了解了東方亮是怎樣一個“出格”的學生後,黃國侖就理解孫彥瑧為什麽不想讓這小子參與到合唱中來了。

    這家夥很可能是一顆老鼠屎,會毀掉他們這鍋鮮湯。

    索性,他就給這些學生們改編一版純古箏伴奏的合唱曲好了。

    受到黃國侖天賦才華的感召,那些男生都不再向往所謂的更帶勁的音樂了,在胸多雞少這麽刺激的背景下,認真的和黃國侖學起了這首動人的《水調歌頭》。

    孫彥瑧很感謝黃國侖犧牲個人時間給他們班合唱團開小灶。

    這晚下班後,孫彥瑧說什麽也要請黃國侖吃飯,以表謝意。

    據說是她發現了一家很神奇的餐廳。

    這家餐廳裏有個燭光舞台,客人可以自願上去唱歌,如果唱的好的話,得到全場客人的讚譽,店老板會為他們這桌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