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十七章 風起捌

字數:3800   加入書籤

A+A-


    襲冶承毫不猶豫,一瞬之間,左肩上如同長出八條臂膀,抽箭搭弓發矢,一氣嗬成,中無阻礙,空中七根羽箭頭尾相接,連珠射出。
    箭發連珠,乃是武將常習的技藝,但扣弦搭弓自不能如機簧控製的弩箭一般快捷。就便提前將箭自箭囊取出,或壓弓後,或以尾指相扣,也提升不了多少射速。
    《秦並六國平話》書載:“李信不用長槍,拈弓取箭,射三隻連珠箭,張吉落馬。”三箭連珠,取上將性命,已是勇武過人。
    襲冶承七箭連發,頭尾相接,空中如一條黑線,箭法之神,已是歎為觀止。
    燕長安身在空中,人非飛鳥,不生羽翼,饒他武功通神,也難在空中翻騰變化。
    柴霏雪已經忍不住驚呼出聲。
    卻見燕長安飛騰之勢忽止,人如同懸在半空,雙手連抄。眾人都是屏息凝氣,誰也不敢眨眼,但都是眼前一花,疾如流星的七根羽箭忽然蹤影全無。
    就在此時,身後假山之上,“啪”的一聲輕響。
    燕長安身子落下,七根羽箭已盡數握在他手中。
    襲冶承連連搖頭,隨即放聲大笑,道:“厲害,厲害,老襲的箭都射不著你!”
    燕長安笑道:“你還是一般的臭毛病,隻知炫耀。”
    襲冶承笑的愈發大聲,眉飛色舞,麵帶自得之意,道:“說的容易,你眨眼不到,連射七箭給我看看。”
    燕長安道:“你一昧求快,弓也未張滿,箭速慢了何止三成。偏偏你還要求好看,七箭一線,準頭半點不偏。如此千篇一律,如何射的到我。”
    襲冶承道:“我若使‘天女散花’箭法,你如何應對?”
    燕長安道:“三五根我還能應付,你能射出幾箭?”
    襲冶承連連搖頭,道:“我若不是知道你不愛吹牛,定要疑心你大話欺我,你怎知我如今隻能發五箭?”
    燕長安道:“那你還比不比。”
    襲冶承道:“算了算了,十三步我都射不到你,還比個什麽。”
    忽聽一人道:“襲兄若用你的破風箭,燕大俠應付起來也沒這麽輕鬆。”卻是大腹便便的朱之蕃跟了進來。
    柴霏雪故作驚訝,道:“你這頭肥豬沒摔死麽?”
    朱之蕃絲毫不以為意,道:“托福托福。”嘿嘿一笑,接道:“冒昧問一句,燕大俠方才在空中抄第三根箭時,唐先生的彈弓若真是打了彈子過來,燕大俠可避的開麽?”
    燕長安這才轉過身來,卻見唐行苦已經站在假山之下,手持一把彈弓,慢慢搖頭,道:“我避不開。”
    朱之蕃道:“直言不諱,我真是越來越佩服燕大俠了。”
    唐行苦搖頭道:“你錯了,燕大俠聽聲音便知不須避。”他手中彈弓長短不及襲冶承巨弓的三分之一,看去極是小巧。方才燕長安半空之際,他虛開一弓,園中人多半都未留意。
    說是彈弓,其實也是弓箭。如今咱們耳熟能詳的一截木頭配皮筋,皮兜的彈弓,要到近代才有。《吳越春秋》越王勾踐問射於楚國神箭手陳音,陳音道“弩生於弓,弓生於彈。“彈弓與弓箭,本是一脈相承。
    但兩者差別卻是不小。一把良弓,要用到“幹、角、膠、筋、絲、漆”六種材料,分別要自木材、牛角、牛筋、魚腸等材料中取材,不但要精益求精,還要反複煉製。
    彈弓卻是簡單,弓身多為竹或木製,弓弦用“會稽竹”即可。於弓弦之上,中間裝一皮兜,既可發射彈丸,亦能發射羽箭。小巧便攜,發射容易。坊間頑劣,呼朋引伴,以此射殺鳥雀。
    彈弓輕便,殺傷力比弓箭也要差了十倍。當然這殺傷弱也是相對而言,彈弓自也能殺人。漢成帝時,京城流行暗殺之風,所用便是彈弓。《漢書》載:“長安中奸滑浸多,閭裏少年群輩殺吏,受賕報仇,相與探丸為彈,得赤丸者斫武吏,得黑丸者斫文吏,白者主治喪。”
    陳子昂詩雲:“赤丸殺公吏,白刃報私仇。”班超當年出使西域,彈弓也是功不可沒。
    唐行苦手中,不過尋常彈弓。空放一記,卻叫燕長安也自認避不開。
    就在此際,燕長安身形忽動,眾人隻覺眼前一花,竟是失了蹤影。幾乎同時之間,唐行苦手中“啪”一聲響,一顆彈子已經打出。
    沈放微微心驚,再見功成出山的大叔,這還是他第一次先行躲避。
    看唐行苦出手方向,才知燕長安已經掠出五丈,到了眾人右前方。但唐行苦的彈珠更快,一道銀光,如銀河飛逝,正中燕長安頭部。
    柴霏雪忍不住驚呼出聲,隨即卻見那彈珠穿過燕長安的頭部,“轟”地一聲崩裂之聲,背後石牆被打的碎屑橫飛。
    彈珠乃是一顆鋼珠,融鋼鐵為汁,澆鑄為小球,再細細打磨光滑。唐行苦手中尋常一把彈弓,打出的鋼珠竟是比襲冶承的羽箭還快。
    但彈珠所中,不過是道殘影。
    一彈落空,唐行苦枯木一般的麵孔之上毫無波瀾,死氣沉沉。眾人隻見他肩膀微微一沉,不知幾發彈珠又已經打出。他一隻左手形同雞爪,取彈發矢卻遠勝常人。
    燕長安身形停頓,人卻已在園子角落。此間兩牆交匯之處,堆了幾塊太湖石,配了棵不大不小的楓樹,也是雅致。
    瞬息之間,“乒乓”之聲大作。丈餘高的太湖石,忽然短了一截。
    沈放等人,都是瞠目結舌。
    唐行苦抬手,彈丸破空尖嘯之聲響亮,眾人隻道他最多打出七八顆彈珠。但眼下見假山太湖石崩碎飛濺,才知想的岔了。唐行苦所發彈珠,怕是不下百顆。
    上百顆彈珠密集打向一處,當真是鋪天蓋地,滴水不漏。他一早算準燕長安動向,第一顆彈珠卻是要把燕長安逼進此處死角。隨即彈雨傾盆而下,半數彈珠,更是故意打向太湖石。彈珠打中假山石,有的立刻反射向燕長安,有的直接將邊角薄弱之處打碎,飛濺的碎石,也是多半裹向燕長安。
    “轟”一聲響,卻是那棵拳頭粗的楓樹也被當中擊斷,倒伏下來。
    沈放眼尖,見那楓樹斷倒之處,銀光閃爍,竟是釘著三支柳葉鏢。
    唐行苦這片刻之間,除了上百顆彈珠,還打出了別的暗器。旁人隻見他手中彈弓射出,手臂順勢一沉,手腕翻轉。彈珠離弦,極其容易打到手或者弓臂,打出之時,多半有翻轉手腕動作,甚是尋常自然。唐行苦翻腕之間,卻是趁勢又打出若幹暗器,施放之隱秘,園中真正看清的高手,怕是不足一掌五指之數。
    打斷楓樹的,也並非三支柳葉鏢,看模樣,應是三支鏢先打在樹上,隨即又有類似飛蝗石一般的暗器砸在鏢上,這才擊倒楓樹。
    但兩人相鬥之時,唐行苦怎會刻意打斷一棵小樹?
    楓樹倒下,劇變驟生!
    楓樹之上,“嗤嗤嗤嗤”聲響,自倒下的樹幹之中,竟射出數不清的鋼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