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榮親王府

字數:4791   加入書籤

A+A-




    昭禾公主!
    這日禮部尚書府內,
    “爹爹、娘親,女兒就此拜別。”地上跪著一個十二三歲的小姑娘,一身鵝黃色羅裙襯,雲鬢翠髻,鼻膩鵝脂,巴掌大的鵝蛋小臉哭得梨花帶雨。
    此人正是那禮部尚書李景華之女,李嫣然。原來,那日嫻貴妃挑中之人正是嫣然。
    要說這禮部尚書李景華原是個淡泊明誌的人。在這朝中從未結黨營私,自然也不會為這和親公主之名所動。
    況他深知自己這閨女,雖生的嬌美,但平日裏隻愛待在閨中讀讀書、寫寫字,從不願與王公貴族攀附走動,這性子便是隨了自己。
    故那日國舅府來人接嫣然入宮,自己心中一千個放心,心道那嫻妃何等人物,這和親人選又事關重大,沒有幾分手段和計謀是入不了她眼的。
    這倒不是說自己閨女不夠機敏,隻是他太了解自己這個閨女了,輕易是不會在人前表現的。
    哪料想,當晚便有宮裏來傳來聖旨,冊封禮部尚書李景華之女李嫣然為昭禾公主,賜紫姓,三年後與星羅嶼國世子聯姻。
    頓時一家四口抱做一團哭泣。
    這日正是國舅爺府中人來接。聖命難違。
    嫣然灑淚拜別雙親後,在奴仆的攙扶下,穿過廳堂,走入早已在外等候多時的轎攆,一隊人馬朝國舅府走去。
    當晚,嫣然便被安頓在國舅府,稍偏遠的梨雨院,這倒是一處幽靜的地方,隻是讓一個未經事的小姑娘一人住在這裏未免太冷清。
    嫣然想起往常此時,爹爹放衙回來,阿哥也下了學堂,家裏好不熱鬧,一家人圍坐一團,自己常常被阿哥學教書老先生的模樣逗的笑的肚子痛,直嚷著要娘親揉肚子。
    眼下隻幾個侍女在整理床鋪,安插器具。嫣然頓時鼻子一酸,眼淚湧了上來。
    昏黃的燭光幾度要被吹滅,嫣然緊了緊抱在手中的泥娃娃,仿佛又感受到了一絲絲家的溫暖,那是阿哥買給她的,被她不小心摔壞了一隻胳膊,娘親用漿糊幫她重新沾上去的。
    和親就和親,也不知道是誰出得餿主意?要將和親公主培養成可以魅惑世子的妖女,甚至不惜讓國舅爺將她接入府中調教。
    正胡思亂想時,一個嬤嬤走進來說“姑娘,長公主說,今日姑娘勞頓,就不用過去請安了,晚飯一會也會送過來,姑娘吃了早些歇息。”
    “知道了,勞煩嬤嬤幸苦走一趟”嫣然見這嬤嬤穿著不似一般仆人,接著道“我明日一早便去給長公主請安”。
    次日,卯時便聽見侍女窸窸窣窣的聲音,估計是守夜的侍女換班,嫣然心想,這一夜並未睡好,便索性早早起了。此處雖稍顯冷清,屋內陳設卻一應俱全。
    地上鋪著芙蓉錦墊席,西窗下設一條案,上擺著青窯玉脂瓶,瓶內插了新鮮花卉,兩邊是一對高腳凳幾,上擺著金雀梅盆栽。
    南邊橫設一條黃梨花木翹頭案,案上磊著書籍筆墨,北麵靠牆一張洛安床,正中央是鎏金雕花文王鼎。
    東麵有一圓形茜紗格棱景窗,紫氏推開窗戶,窗外是一片竹林,一陣微風吹來夾雜著清露與竹葉的清香。
    此時,天還未大亮,東邊日出的地方還依稀可以看到一抹月牙。
    “姑娘,醒了麽?”屋外廊上的侍女輕聲問道,
    “”嗯”嫣然應道,
    “奴婢這就喚嬤嬤過來給姑娘梳洗”
    “嗯”早點梳洗也好,好早點去請安,初來乍到還是小心謹慎一點好,嫣然心中暗自思忖。
    不一會兒,一個年紀稍長,頭發梳的一絲不亂的高挑婦人領著一行侍女走了進來,
    “姑娘早,我是這裏的掌侍秦嬤嬤,以後姑娘的衣食一應由奴婢伺候。”
    “有勞秦嬤嬤了”嫣然道。
    說罷更衣洗漱,略吃了些茶水,便在秦嬤嬤的引領下來到長公主的處,國舅爺已早早的上朝去了。
    “長公主,還在梳妝,你們在這侯著吧”一個女侍說道。
    一行人皆屏聲側耳默候,
    約莫半刻鍾的時間,隻見暖閣內數名丫環捧著盆盂退了下去。
    隔著銀絲撒花軟簾,瞧見暖閣內一身穿青石金線蟒紋褂,下著豆綠縐緞撒花裙,發上挽著金絲瑪瑙珠花,體態豐腴的婦人,在眾奴仆的簇擁下向外走來來。
    “臣女給長公主請安,長公主金安”嫣然半屈身道。
    “嗯,昨晚睡的可還習慣?”長公主問道。
    “回長公主,臣女昨夜睡的很好,謝長公主抬愛。”
    “嗯”長公主原就是個天真爛漫之人,如今雖上了年紀卻也未見事故,“你既已被封為昭禾公主,便要時刻謹記,你不再是那禮部尚書之女,李嫣然這個名字亦與你無關,你現在喚做紫氏,我是你的母親,明白嗎?”
    “是,謹遵長公主教誨。”
    “嗯?”
    “孩兒。謹遵額娘教誨”
    “嗯”
    長公主見她果真生的標致,略加調教,假以時日……又道,“去星羅嶼國和親並非易事,從今日起,會有師傅教授你琴棋書畫、星羅國語及風土人情等,你可要用心研習”
    “孩兒,一定用心研習”
    “嗯,一會兒”長公主正欲交待什麽,隻聽突然外麵吵吵嚷嚷的有一個少女的聲音。
    “額娘!”一個清亮的聲音。
    此人應該就是長公主的愛女安屏郡主,不知是一個怎樣的人物,嫣然垂首暗自思忖。
    “額娘,我要去學堂”一個紅衣少女,大步流星的走進來。
    “一大早就胡言亂語!”長公主微微不悅的說。
    “咦,你是什麽人?”郡主見一旁跪著身型與自己相似的姑娘便問道。
    “她是代替你去和親的紫氏,這次,多虧了”長公主寵溺的說到。
    “哦,原來就是你啊!”郡主轉到紫氏身後,打量一番後“雖說你現在封了個昭禾公主,但是在這都是我說了算,你聽到了嗎?”郡主神氣揚揚道。
    “屏兒!不得無禮!”長公主輕聲嗬斥。
    “額娘!”郡主嬌嗔道,“你不疼女兒,竟幫著外人說話!”
    “傻丫頭,額娘如何不疼你”長公主見郡主撲入懷中,佯裝生氣,慈愛的安撫這郡主的後背道。
    “你阿瑪與姑母好容易物色一個合適的姑娘替換你去和親,你怎可如此無禮!”
    “那又如何她若不去,再換一個人不就好了”郡主不依不饒。
    “這可是孩子話了”長公主理了理郡主微微弄亂的頭發道,“這聖上冊封的公主怎能說換就換”
    紫氏見狀默默退了出來。
    紫氏緩緩推出臨安殿後,心道這長公主倒像個不管事的,隻是這郡主怕是不好相與,我隻不去招惹她便是。想畢,便往回走。
    紫氏一路從遊廊,進了垂花門,沿著花障繞到一片竹林,經一條竹溪小徑回到了聞雨殿。心道,這榮親王府果真氣派。
    當年嫻妃雖得盛寵,奈何娘家實力薄弱,聖上擔心皇後一黨迫害,便有意培養嫻妃娘家勢力,隻是他的這個大舅子雖說親厚敦善,可是作為臣子,卻常叫聖上頭痛。
    聖上正無可奈何之際,長公主竟來請求賜婚。原來,在一日家宴中,長公主見此人在席上無心歌舞卻與一旁侍衛,切磋武藝。
    便留意到此人,後又派人多方打探,終覺此人可托付終生,故而來求聖上賜婚。聖上一聽正求之不得。
    這長公主與國舅聯姻,一時在帝都傳為佳話,這長公主將自己體己盡數帶入這國舅府中。否則,單憑這國舅爺一人如何有這等氣度。
    此時紫氏已經換了一身家常衣服,準備去頌雅閣學習,剛才有侍女過來傳了長公主話,將今日的安排告訴她一遍了。
    這頌雅閣原是供家生歌姬平時排練的地方,隻是那國舅不喜鶯歌燕舞,故未在府中眷養歌姬。
    就連今日來教授紫氏琴藝的也是從宮中樂耶坊請來的樂師。
    不一會兒,紫氏便來到頌雅閣,望向那個牌匾,心道,我便要在這渡過三年時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