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秦晉之好:婚姻是否能穩固兩國關係?

字數:4714   加入書籤

A+A-




    通史演義!
    話說管仲病重時,囑咐桓公遠離易牙、豎刁、開方三人,推薦隰朋為國政。管仲的話被身邊的人聽到了,然後告訴了易牙。易牙見到鮑叔牙後說“管仲當宰相,是叔牙推薦的。現在管仲病了,國君去探望他,他卻說叔牙不適合當政,而推薦隰朋,我真是很不服氣。”鮑叔牙笑著說“這就是我推薦管仲的原因。管仲忠誠於國家,不偏袒朋友。要是讓我這個司寇去驅逐奸佞之徒,那綽綽有餘。但如果讓我來掌握國家政權,那你們這些人還怎麽立足呢?”易牙聽後感到非常慚愧,便離開了。過了一天,桓公再次前來探望管仲,但他已經無法言語了。鮑叔牙和隰朋都不禁流下了眼淚。那個晚上,管仲去世了。桓公悲痛欲絕地哭泣,說“悲哀啊,仲父!這是天意要折斷我的臂膀啊!”他讓上卿高虎主持管仲的喪事,安排了盛大的葬禮。管仲生前所獲得的土地和封地,全部給了他的兒子,並讓他們成為世襲的大夫。易牙對大夫伯氏說“以前,君主曾奪走了駢邑的三百邑來獎賞管仲的功績。現在,管仲已經去世了,你為什麽不向君主提出請求,讓他歸還那些土地呢?我會在旁邊幫你。”伯氏哭泣著說“我沒有什麽功勞,所以失去了那些土地。雖然管仲已經去世了,但是他的功勞仍然存在。我怎麽能麵對君主要求那些土地呢?”易牙歎了一口氣說“管仲都已經去世了,還能讓伯氏心服,我們這些小人真是太不如他了!”
    據說桓公聽從了管仲的遺言,任命公孫隰朋來執政。然而,還不到一個月,隰朋就因病去世了。桓公說“管仲難道是聖人嗎?他怎麽知道隰朋的執政之路不會長久呢?”於是,他讓鮑叔牙來代替隰朋的位置,但是鮑叔牙堅決拒絕了。齊桓公說“現在整個朝中裏沒有比你更合適的人,你想讓給誰呢?”鮑叔牙回答說“我對善惡的喜好,您是很了解的。如果您一定要我接替這個職位,請讓我遠離易牙、豎刁、開方這三個人,我才敢接受這個使命。”桓公說“管仲曾經說過這些話,我當然要聽從你的建議!”於是,當天就解除了易牙、豎刁、開方的職務,並且不允許他們進入朝廷。鮑叔牙接受了這個職位,開始執政。那時,淮夷人侵犯了杞國,杞國人向齊國求救。齊桓公聯合了宋、魯、陳、衛、鄭、許、曹七國的國君,親自去救援杞國,並將杞國首都遷到了緣陵。諸侯都還聽從齊國的命令,這是因為齊國能夠任用鮑叔牙,並且不改變管仲的政策的緣故。
    話說回來,晉國自從惠公即位以來,連續幾年麥子收成都不好,到了第五年,又遭遇了大災荒,國庫空虛,百姓沒有糧食吃。惠公想向其他國家乞求糧食。考慮到秦國是鄰國,而且兩國有婚姻關係,但是之前晉國沒有履行約定,所以不好意思開口向秦國求助。郤芮進前說“我們並不是要違背與秦國的約定,隻是想請求延緩履行約定的期限。如果我們去乞求糧食,而秦國不答應,那麽秦國就先違反了與我們的約定,我們才能有理由地違背約定。”惠公說“你的話有道理。”於是派了大夫慶鄭帶著貴重的寶玉前往秦國,請求援助。穆公召集群臣商議“晉國曾答應給我們五個城池沒給,但現在因為饑荒來乞求糧食幫助,我們應該給他們嗎?”蹇叔和百裏奚異口同聲地說“天災是普遍存在的,哪個國家都有可能發生。我們應該賑災救鄰,這是理所應當的。隻要我們按照道理去做,上天一定會保佑我們。”穆公說“我已經對晉國施恩已經很深了。”公孫枝回答說“如果我們施恩於晉國並得到回報,這對秦國又有什麽損失呢?如果他們不回報,那麽過錯就在他們那邊。人民憎恨他們的君主,誰會與我們為敵呢?您應該同意這個請求。”?豹思念著父親的仇恨,捋起袖子說“晉侯無道,天降災禍。我們趁他們饑荒去攻打他們,可以滅掉晉國。這個機會不能錯過!”繇餘說“仁慈的人不會趁別人危難去謀求利益,聰明的人不會靠運氣僥幸取得成功。我同意這個觀點。”穆公說“辜負我的是晉國君主,受饑荒之苦的是晉國百姓。我不忍心因為君主的過錯而讓百姓承受災禍。”因此,秦國運送數萬斛糧食到渭水,經過河流和汾水,運往雍州和絳州之間。他們使用船隻互相聯係,這被稱為“泛舟之役”,以救濟晉國的饑荒。晉國人民無不感激秦國的援助。史官有一首詩歌頌穆公的善行“晉君無道致天災,雍絳紛紛送粟來。誰肯將恩施怨者?穆公德量果奇哉!”
    次年冬天,秦國遭遇了荒年,而晉國則大豐收。穆公對蹇叔和百裏奚說“我現在才意識到你們之前的話是正確的。時運變幻,好事和壞事都可能發生。如果去年我拒絕了晉國的請求,現在我又難以向他們求援了。”?豹則說“晉國的君主貪婪而且不守信用,即使我們向他們求援,他們也不會給予援助。”穆公不以為然,於是他派遣大臣泠至,帶著寶玉前往晉國請求援助。惠公準備將河西的糧食運往秦國,以回報他們上次的幫助。郤芮進言道“國君將糧食送給秦國,難道也要將上次許諾的城池也送給他們嗎?”惠公回答道“我隻是送糧食給他們,並不會將城池送給他們。”郤芮說“那國君為什麽要送糧食給他們呢?”惠公回答道“這是為了回報他們上次的‘泛舟之役’的幫助。”郤芮說“如果我們認為‘泛舟之役’是秦國的美德,那麽當年我們把國君送到秦國,他們的美德不是更大嗎?你放棄了他們的大恩大德,卻隻回報了一點小小的恩惠,這是為什麽呢?”慶鄭說“去年我奉命向秦國請求援助,秦國國君答應了我們的請求,他們的態度非常友好。但是現在他們拒絕了我們的請求,他們一定會對我們心存怨恨!”呂飴甥說“秦國糧食給晉國,並不是真心幫助晉國,而是為了換取得到城池。如果我們不向他們請求糧食,他們會因為我們沒有給他們城池而怨恨我們;如果我們給予他們糧食,而沒有給他們城池,他們同樣會怨恨我們。所以我們不如不答應他們的請求援助。”慶鄭說“利用別人的災難謀取自己的利益是不道德的。忘恩負義更是不義之舉。如果我們沒有道義和正義,如何才能守護好我們的國家呢?”韓簡說“慶鄭的話說得很對。如果讓去年秦國拒絕我們的請求,國君你會怎麽做呢?”虢射說“去年天災,晉國沒有糧食,秦國把糧食給了我們,秦國不知道應該去搶奪,反而把糧食借給我們,這是多麽愚蠢的行為啊!今年天災又來襲,秦國現在向晉國救救糧食幫助,晉國怎麽能違背天意而不接受呢?以我愚笨的意見,不如與梁伯約定,乘機攻打秦國,共同瓜分它的土地,這是最好的策略。”惠公聽從了虢射的建議。於是他告訴泠至“我國連續幾年都遭遇饑荒,百姓流離失所。雖然今年冬天有些收成,但是那些流亡者才剛剛開始回到家鄉,我們隻能勉力自給,無法向其他國家援助。”泠至回答“國君想起我們之間的婚姻關係,不要求你們的城池,也不拒絕你們的請求,隻是想和你們一同度過難關。我們幫助了你們,但是我們並沒有得到你們的回報。現在我回去,也很難向國君交代。”呂飴甥和郤芮大聲喝道“你之前和鄭父合謀,用豐厚的禮物引誘我們,幸好天意弄人,沒有讓你們的陰謀得逞。現在你又來囉嗦!你可以回去告訴你的國君,如果想要我們的糧食,那就用兵來奪吧!”泠至滿懷憤怒地離開了。慶鄭離開朝堂後,對太史郭偃說“晉國君主不守道義,悖逆鄰國,災難即將到來。”郭偃回答說“這個秋天,沙鹿山發生了山崩,山上的草木全都倒伏了。山川是國家的靈氣所在,這次山崩預示著晉國將會有滅亡的危險,大概就在這次吧?”史官有一首詩諷刺晉惠公“泛舟遠道賑饑窮,偏遇秦饑意不同。自古負恩人不少,無如晉惠負秦公。”
    泠至回複秦君說“晉國不僅不給秦國糧食,反而想要聯合梁伯,共同發起攻打秦國的軍隊。”穆公非常生氣地說“人的無道,竟然超出了我的預料!我將先打敗梁國,然後再攻打晉國。”百裏奚說“梁伯喜歡建築工程,國家的荒地,都建起了城池和房屋,卻沒有百姓去填充,百姓們都抱怨不已,這說明他不能得到大家的支持來幫助晉國。晉國的國君雖然無道,但呂、郤兩人都擁有強大的力量並自告奮勇,如果他們調動起絳州的軍隊,一定會讓西部邊境感到震動。兵法上說‘先發製人。’現在憑借您的賢能和大夫們的忠誠,去譴責晉侯的罪行,勝利是必定的。然後利用剩餘的威勢,趁梁國疲憊,就像搖掉枯葉一樣輕鬆!”穆公覺得百裏奚說得對。於是調動全軍,留下蹇叔、繇餘兩人輔助太子罃守衛國家,孟明視帶領軍隊巡邏邊境,鎮壓各戎狄部族。穆公和百裏奚親自率領中軍,西乞術、白乙丙在旁邊護衛。公孫枝率領右軍,公子縶率領左軍,總共有四百輛戰車,聲勢浩大,殺氣騰騰地向晉國進發。
    在晉國西部邊境,有人向惠公告急。惠公詢問群臣說“秦國無緣無故地派兵侵犯我們的邊境,我們應該如何應對?”慶鄭進言道“秦國派兵來犯,是因為主上背棄了道義,所以秦國來討伐,怎麽能說是無緣無故呢?依我看來,我們應該承認自己的過錯,請求和解,割讓五個城市以保全信譽,避免發動戰爭。”惠公非常生氣地說“作為一個擁有千乘戰車的大國,卻要割地求和,我還有什麽臉麵作為國君呢?”於是下令“先殺了慶鄭,然後再派兵去迎戰敵人!”虢射說“還沒有出兵,就先斬了自己的將領,這對軍隊不利。暫且赦免他,讓他跟隨出征,希望他能立功抵罪。”惠公同意了這個建議。當天,惠公舉行了一場盛大的車馬閱兵,挑選了六百輛戰車。他命令郤步揚、家仆徒、慶鄭和蛾晰分別領導左右兩翼,他和虢射則領導中軍調度,而屠岸夷則擔任先鋒。他們出發離開絳州,向西進發。晉國國君所騎的馬名叫“小駟”,是鄭國獻給晉國的。這匹馬身材嬌小,毛發光澤,步伐穩健,惠公非常喜歡它。慶鄭又一次勸說惠公,說“古人出征大事時都會乘坐本國出產的馬。這些馬生長在本土,能夠理解人們的心思,聽從指揮,熟悉道路,所以在戰鬥中能夠隨人所使,沒有不聽從指揮的。現在您麵臨著強大的敵人,卻騎著外國產的馬,恐怕不太妥當。”但惠公大聲喝道“這是我一直騎乘的馬,你不要多嘴!”
    說起來,秦軍已經渡過黃河,連續三次戰勝了敵軍,使得守衛們都紛紛逃竄。秦軍乘勝追擊,一直推進到韓原並在那裏安營紮寨。晉惠公聽說秦軍已經到達韓原,便皺著眉頭說“敵人已經深入我國境內了,這可怎麽辦呢?”慶鄭說“這是您自己招來的,還問什麽呢?”惠公說“慶鄭無禮,你可以退下了!”晉軍在離韓原十裏的地方安營紮寨,派韓簡前去打探秦軍的數量。韓簡回報說“雖然秦軍的數量比我們少,但他們的戰鬥意誌比我們強十倍。”惠公問“這是為什麽呢?”韓簡回答說“您一開始逃到梁國,秦國為了幫助我們奪回國家,還給我們了糧食,幫助我們度過了饑荒,但我們卻沒有做出任何回報。君臣們積蓄了憤怒,所以才會發起這場戰爭,全軍上下都有憤慨和責任感,他們的士氣非常旺盛,不隻是十倍那麽簡單!”惠公生氣地說“這是慶鄭的話吧?定伯也說了這話嗎?我要與秦國決一死戰!”於是,惠公命令韓簡前去向秦國軍隊發起挑戰,說“我有六百輛戰車,足以與你們一戰。如果你們撤退,那就是我所期望的;但是如果你們不退,我想躲避您,但怎麽對得起這三軍將士呢!”穆公笑著說“這孩子真是太驕傲了。”於是他讓公孫枝代替自己回答韓簡“你們想要城池,我們可以讓給你們。你們想要糧食,我們可以供應。但是現在你們要發動戰爭,我們也不會畏懼,敢於接受你們的挑戰!”韓簡退回去後說“秦國的理由很正當,我不知道會死在哪裏!”晉國惠公讓郭偃卜車右,但他卜出來都是不吉利的結果,隻有慶鄭的結果比較好。但惠公說“慶鄭與秦國有關係,不能讓他當這個職位。”於是他改派家仆徒擔任車右,讓郤步揚駕車,向韓原逆向前進,與秦國軍隊交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