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淡泊江湖遠

字數:5264   加入書籤

A+A-


    史上最強姑爺趙飛揚!
    第430章淡泊江湖遠
    按照李公公說法,當初排他去殺滅趙景雲的,怕就是自己的母後!
    那麽這樣一來,事情就清楚了,作為母親,為了保證自己孩子能夠坐穩皇位,秘密調遣先帝也就是他丈夫最信任的高手,去殺滅一個有能力改朝換代的人,這不是在正常不過了嗎?
    隻不過,太後要殺死趙景雲的可能有兩種,第一是她知道了趙恪身份,這才會派人滅口,從結果看,這種可能不太大,甚至可以說是沒有,因為真是那樣的話,太後又豈能留趙恪活到今天?
    那麽就剩下第二種可能,太後殺死趙景雲,隻是擔心他在軍中威望,莫看這位老將軍置身江湖,可是隻要他登高一會,會有多少軍隊呼應?
    當時朝堂之上時機還不夠穩定,皇族掌握兵權的親王們,也都介於改朝換代之特殊時局,立地觀望,這些親王們有的是先帝兄弟、叔輩,有的則是趙一凡的同父兄弟,雖然天大易主,大勢已定,但是這些人心裏誰還沒有個小九九呢?
    所以那個時候,假如趙景雲真有對先帝不滿之心,隻要登高一呼,那麽就必然會四麵響應,屆時局麵一發不可收拾。
    太後殺了他,不但消除了隱患,同時也能震懾諸王之心,殺他,沒有錯!
    但,他們卻都忽略了一點,再趙一凡登記時,雖然看似趙景雲沒有參與,可是如果沒有他的話,僅憑蘇定方,有可能將朝廷所有軍隊中異樣聲音鎮壓下去嗎?
    隻是無論怎麽說,事到如今,在沒有挽救機會,趙一凡將這些猜透,雖然心中對那位老將軍心懷概念,可是隻要一想到趙飛揚隨時都有威脅到自己的能力,他就心中焦灼,好似被置於炭火之上。
    李公公是多麽聰明的人,一見他此刻神情凝重,就已洞悉其心,略歎一聲之後,他做出了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選擇。
    李公公道“陛下,老奴追隨先帝一生,又跟隨您多年,您對老奴,還是信任的吧?”
    “自然信任。”趙一凡的回答,非常肯定。
    李公公聞言一笑,繼續道“所以老奴有些不該說的話,今日希望陛下可以聽聽。”
    “你講吧。”
    趙一凡凝重起來,眼神中流露出幾分驚訝,其實此刻他有一種感覺,隻怕今天這位老內官要給自己一個大大的意外。
    果然,李公公說著,此刻忽然落寞起來,但隨即重整心情,對趙一凡道“陛下,這件事我想趙恪已經知道了,所以他也許會在某一個時候突然殺入宮中,與您對質也說不定。”
    “朕知道。”
    趙一凡說著,眼角流露出一絲凶芒,“所以朕打算今晚就把皇都駐軍更換一邊,同時將所有他的舊部,全都派遣出去!”
    “陛下,這樣做,乃是下下之策。”李公公還是第一次把話說得這麽直接,“如果您這麽做了,趙恪肯定會有所了解,到時候隻怕他會由暗專明,把所有事公之於眾,到時候就算是陛下,隻怕也無力回天。”
    “那公公說,上上之策,是什麽?”
    李公公笑了,這一回他是真得笑了,而且笑的那麽淡然,“陛下,隻有老奴去找他,在他麵前道破昔年一切,以一死來換他熄滅怒火,老奴相信,趙恪會願意
    這麽做,畢竟他本就不是個反叛之人。”
    “公公你要犧牲自己?”趙一凡搖搖頭,這下他真急了,“這絕對不行!”
    “陛下!”
    李公公深深一聲歎息,兩眼中爍過一點星彩光芒,“老奴昔年為先帝出生入死,如今為何又不能為陛下舍棄這一副臭皮囊?陛下如今好不容易勘定外患,平內憂亂,不能因為老奴當年所做之事,令國家、百姓再臨大禍,這個趙恪現在的力量隻怕比他父親還強,所以”
    “所以如此,你就更不能去了!”趙一凡很堅決。
    乃是李公公鐵了心,要以死報國,就看他淡然一笑,根本不再理會他,邁步走出禦書房,同時留下一句話來,“陛下,老奴望陛下可下一道詔書,待老奴死後,敕封趙景雲將軍,亞帝之尊,同時敕封趙恪為鎮國逍遙親王,加以神器傍身,且將其親族,全部加封為皇族,依朝廷法禮代之,其日後子嗣,當傳親王爵位,世襲罔替,永不更改。如此來,老奴可保我大梁無憂矣!他心裏所想,隻為趙將軍複仇洗冤而已。”
    亞帝,就是不是皇帝的皇帝,等於是皇帝的意思,這是一種過分恩榮,可趙一凡沒有選擇,如果不如此,隻怕屆時李公公身隕,也將付諸東流。
    數日之後,皇都所在,策州邊緣,當趙飛揚一行飛馬闖入策州官道時,正巧遇到了再此等候他多日的李公公。
    其實當趙飛揚看到他的時候,就知道他一定是皇帝派來攔截自己的,要是方在平日裏,他必定下馬上前,無論怎麽說他們二人也算是老朋友了,可是今天他沒有!
    勒住戰馬,趙飛揚瞧著李公公,嘴角上揚,裝作一笑道“公公在此,可是為了等候我嗎?”
    李公公點點頭,深吸一口氣,捧出一道聖旨來,“趙恪,聽旨。”
    “講吧。”
    趙飛揚坐在馬背上,冷冷言道,李公公也不怪罪他,打開聖旨宣讀起來,“奉天承運皇帝,大梁代帝趙適,聖旨宣下,夫乾坤綱常有倫,家國天下至禮,朕驚聞皇族新密,感召先帝君父之難,特此下旨吾兄,今朝綸定鼎,兄為國之砥柱,又乃盛世初建之勳功,朕理當與兄共享盛世,奈何國法尚存,且兄絕非惑亂天下之人,故此敕封吾兄趙恪,為鎮國逍遙親王,代皇帝,掌天子神器,稱孤道寡,監國政軍務,凡所到之地,皆如朕親臨,且入宮闈,吾當以臣子禮儀侍之,吾兄親族,皆入皇族,依照帝王禮儀,各自敕封,親王爵位,世襲罔替,九代之內,不得加以刑傷;趙景雲將軍,赤膽忠心,一心為國,不幸殉身,因其撫養吾兄功勳,特加恩,假以亞帝稱號,入宗廟,列位大行皇帝之後,進宗冊,為我大梁趙適先賢帝王,受我後繼之君朝拜,欽此!”
    這封聖旨,說真的讓趙飛揚非常意外,但確又被聖旨內容打動了心思,他的確不想造反,也不想做皇帝,隻是為了幫助先父,那位撫養他此世前身的老忠臣,洗冤血恨。
    坐在馬背上,趙飛揚深吸一口氣,李公公這邊忙派人將聖旨、皇帝金冊、詔書、玉璽印綬以及大梁國傳天寶,全部奉上。
    陸鳴和羅通守在其身旁也不知道是否應該接下,相比而言,趙飛揚倒是最為冷靜那個,他猶豫了一下,對二人點了點頭,他們這才上前去,將一切物品接過。
    講真,趙飛揚之所以接受,不是為了自己,他是為了趙景雲,皇帝能夠假他以亞帝,這可是絕對不可能再出現的恩榮,而如此厚恩不正
    才配得上這位老將軍嗎?
    接著,趙飛揚還要開口,可李公公早就做好一死準備,上前來對他道“陛下,您能隨老奴到一旁來,聽老奴說幾句話嗎?您的心思,老奴全都知道,今日就會給您一個交代。”
    趙飛揚聞言,雙目一挑,下馬之後跟隨他來到旁邊,李公公便將當年之事,如對趙一凡說的那般,和盤托出,又把先帝對趙景雲的一些秘密托付道來。並且拿出了自己就是殺人凶手的實證!
    這是他保留了幾十年的東西,今日終於重見天日。
    聞聽他言,又見那證物,趙飛揚心中激蕩不已,幾番控製卻終究淚流,“李公公,這就是當年的秘密?”
    “沒錯,陛下,這就是當年所有發生的之事老奴知道您不是篡位之人,所有一切不過為了景雲公洗冤雪恨,如今趙一凡陛下,將您奉為君王,又追認景雲公為先君帝王,老奴我今日也會就此自刎謝罪隻希望您不要興兵,如今大量天下河清海晏,全是您一手功勞,陛下總不願再看百姓陷入戰亂之苦對嗎?”
    趙飛揚既已接受聖旨,自然也就是大梁國君,所以李公公要稱呼他為陛下,趙景雲也是一樣。
    李公公此時真可謂動情,他拉著趙飛揚的手,哽咽道“老奴自知罪孽深重,今日一死,就算是報答了先帝恩情,又為景雲公陛下雪恨報仇,所以您能答應我嗎?”
    “什麽?”
    趙飛揚一時真不知道如何應付,就聽他道“陛下,當今一凡天子,還算是不錯的君王,他對您也真有一份情誼,這一點老奴最清楚,所以您不忍百姓離亂,自然也不會骨肉相殘,今時今日,您掌玉璽、天寶神器,封位鎮國,又監大梁軍政,可謂萬人之上,而無一人之下,一凡陛下,已不能節製您,任何人都不能不尊神器之威,這是大梁太祖所定,聖旨、皇帝、都不如持神奇之人尊貴,您應該知道,持有神器,才是大梁最高權力代表人。還望您日後能對他悉心教導,糾其錯,正其心,使其回歸王道,若真是其不能治理國家,抑或是不成才幹,那麽您就可以此物,改朝換代,登臨大寶!”
    說著,李公公從懷裏拿出了令外一份聖旨,這也是趙一凡親筆所寫,上麵內容乃是罪己退位,讓賢歸政於趙飛揚的詔書。
    接下這件東西,趙飛揚心中更亂,然而就在此刻李公公忽然嘴角一挑,不知從哪裏來的一把利劍,直接貫穿咽喉,鮮血飛濺中,倒地身亡。
    這一切,結束了嗎?
    趙飛揚回來時,所有人都緊張警惕的等候著,一見到他立時上前詢問,可麵對所有人,趙飛揚最終隻說了一句話。
    “家恨已了,咱們就此回去吧。”
    “去哪?”蘇雨萱問道。
    趙飛揚原本心緒悲愴,然此刻一見身邊眾人,不知為何,他忽然又有一種輕鬆,坦言道“如今我也是這大梁君王,回去哪裏,還不都是孤家疆土?常言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咱們自今日起,就巡遊大梁,為了為了國家,做一個有實無名的巡禮禦史道!”
    “好!”
    從這以後,趙飛揚一行人從未再回到過皇都,而趙一凡也介於神器之威,不敢再動任何心思,一心勵精圖治,兼及趙飛揚巡禮天下,暗中幫助,終於將大梁創造成為從未有過的盛世華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