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9 百分之一

字數:4230   加入書籤

A+A-




    五十五秒,端區前沿二十六碼線,二檔八碼。
    麵對這樣的局麵,如何選擇?
    顯然,消耗比賽時間,踢進任意球,追平比分,然後進入加時賽,這是最穩妥的選擇。
    如果這樣的話,沙班和斯威尼也算是一拍即合,你來我往互相配合一下,哥倆好地肩並肩手握手雙雙邁向加時賽。
    那麽,沙班怎麽想的?
    李維,改變站位。
    一直以來,紅潮風暴的進攻組更多以手槍陣型為主——
    進攻鋒線一字排開,四分衛站在中鋒身後四碼位置,跑衛則站在四分衛身後四碼位置,三位球員站在同一條縱列線上;另外和進攻鋒線保持相對水平線的橫向位置,左側兩名外接手、右側一名外接手搭配一名近端鋒。
    這項戰術在ncaa得到發揚光大,主要針對跑動型四分衛。
    通過四分衛和跑衛的重疊站位掩護,四分衛可以自己觀察,選擇傳球、跑球還是自己跑球。
    2005年的內華達大學將這項戰術帶動流行起來,並且在2009賽季成為有史以來第一支同時擁有三名單賽季跑球碼數超過1000碼球員的球隊,包括兩名跑衛以及一位四分衛科林-卡佩尼克(colin-kaepernick)。
    紅潮風暴的四分衛,赫茨和貝特曼都是跑動型四分衛,所以沙班采用手槍陣型非常頻繁。
    然而此時,紅潮風暴擺出散彈槍陣型——
    基本陣型和手槍陣型一致,區別在於跑衛的站位。
    跑衛不站在四分衛的身後,而是和四分衛平行站位,並且拉開一段距離,也就是說,跑衛也作為一個接球點存在;甚至有些球隊會更進一步,讓跑衛和外接手、近端鋒一樣,在開球線附近完成列陣。
    於是,答案就出來了,如果把跑衛當作第五個接球點看來,散彈槍陣型作為傳球主力陣型的戰術意圖就在清楚不過。
    和ncaa比較起來,現在以傳球為主的nfl裏,散彈槍陣型的使用頻率非常高,這也是發揮傳統口袋四分衛能力的最佳陣型之一,火力全開。
    傳奇四分衛佩頓-曼寧對散彈槍陣型的使用堪稱登峰造極,他對防守組的閱讀精準而犀利,對進攻跑動線路的布局更是大師級別。
    2013賽季曼寧在丹佛野馬將這套陣型的威力發揮到極致,單賽季5477碼傳球和55記傳球達陣的數據全部刷新曆史記錄,並且率領丹佛野馬曆史上第一支賽季得分突破600大關的球隊。
    視線,重新回到紅潮風暴身上。
    從李維的站位就能夠看出來,沙班放棄手槍陣型,非常罕見地選擇散彈槍陣型,一看就知道準備傳球。
    孤注一擲。
    全力以赴。
    紅潮風暴並不準備保守,二檔八碼,沙班放手一搏。
    老虎防守組馬上警惕起來,散彈槍陣型的最大特點就是五個傳球點,從數量層麵占據上風,在老虎的“4-3”陣型裏,因為線衛隻有三個人,中線衛的站位關係往往不容易形成對位,進攻也就能夠贏得人數優勢。
    沃特金斯第一時間警覺,連連揮手,示意整個防守陣型散開——
    如果是第一節比賽,麵對散彈槍陣型,其實突襲四分衛是最佳戰術,直接掐斷源頭,但現在距離比賽結束隻有五十五秒,他們隻需要掐斷這一次傳球就能夠扭轉局勢,前線施壓反而沒有太多的意義。
    所以,防守組需要對位盯防加上區域聯防,覆蓋著短傳和中傳區域。
    但是。
    貝特曼嚴格遵循沙班的叮囑,不停頓不喘息,一切以快為主——
    “攻擊!”
    列陣之後,當機立斷就宣布開球,根本不給防守組調整的時間。
    然後。
    李維就可以看到,防守組球員的第一反應全部是後撤小半步,以退為進地卡住位置,緊緊盯著貝特曼的傳球手。
    空氣,微微凝結。
    也就是短短半秒時間,紅潮風暴以出人意料的進攻陣型掐住防守組的思緒,製造出刹那間的錯位。
    一個上步,一次側身。
    李維就已經看到貝特曼沒有銜接空間的輕拋,直挺挺地將橄欖球輸送到他的懷抱裏。
    啪。
    雙手能夠感受到橄欖球的皮革質感,腳步一蹬,身體就已經衝了出去。
    傳球?
    不,跑球。
    散彈槍陣型,99%都是傳球,卻有1%的例外。
    沙班巧妙利用老虎防守組在這幾波攻防對陣之中的心態變化,創造出機會,準備偷一個地麵進攻。
    沙班知道地麵進攻消耗時間,但也許李維能夠帶來驚喜?即使失敗,隻要能夠拿下首攻,他們隻需要用掉最後一次暫停,還能夠擁有另外三次進攻機會。
    攻防戰術的錯位,為李維製造出了空間,李維依舊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
    前方近端鋒亨特基斯和外接手一號福斯特正在為自己掩護開路,但他們對位的分別是線衛和角衛,在切入短傳區域之前,李維還需要獨自應付開球線附近的防守鋒線——
    來了!
    勞倫斯,二次反應機警。
    進攻截鋒科頓試圖阻止勞倫斯,他也成功做到了,雙手架住勞倫斯的肩膀,將勞倫斯的腳步阻止下來。
    但勞倫斯第一時間就捕捉到貝特曼的傳球,一次蹬地、一次啟動,勞倫斯就完全將科頓甩了開來。
    科頓擔心自己犯規浪費精心布置的戰術,略顯縮手縮腳,也就是這一點點遲疑,勞倫斯已經拉開距離。
    身體素質和反應能力,勞倫斯確實出色,不愧是具備首輪秀能力的頂級新秀,哪怕還是高中生就已經展現出足夠的潛力以及實力,屏住呼吸,以猛虎下山的姿態飛撲過來。
    李維格外冷靜。
    左拉右傾。
    一晃一閃,重心連續搖擺,腳步眼花繚亂地舞動起來,宛若弗朗明戈的腳步,不斷晃動勞倫斯的重心。
    勞倫斯卻已經沒有猶豫時間,一咬牙,狠狠前撲,勢大力沉地朝著李維覆蓋下去,雙臂完成張開,如同大鵬展翅一般,增加自己的覆蓋麵。
    然而,勞倫斯的孤注一擲在李維眼中卻是徒勞掙紮。
    左閃右挪。
    輕盈靈活的腳步再次完成重心轉換,眼看著勞倫斯就要靠近,卻猛地啟動,一個右側滑步,優雅而從容地錯開位置,擦著勞倫斯的左手臂絲滑上步側切,兩個人的位置就已經完全錯開。
    李維不動聲色之間就已經將勞倫斯甩開,誌在必得的擒抱,撲地一下直接撲空,不斷揮舞的雙手也無法控製下墜的重心。
    而李維呢?
    行雲流水的腳步完全在自己的掌控之中,剛剛完成閃避,小腿力量一蹬地,身體就已經推送出去。
    啟動,加速——
    衝刺。
    勞倫斯就這樣孤零零地被拋棄在身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