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4 逢場作戲

字數:4178   加入書籤

A+A-




    逢場作戲,何必當真?
    盡管如此類比並不恰當,但就好像“皇帝的新衣”一般,其實所有人都明白,這就是一場戲,他們隻是配合演出的觀眾而已,沒有必要戳穿那個謊言,就讓表演繼續下去。
    不過,終究有人不同,海沃斯劇院也出現了一個敢說真話的孩子。
    隔著一段距離,粗粗打量,那個身影看起來還算年輕,也就是二十歲出頭的模樣,應該還是初出茅廬,沒有辦法靈活切換自己的表情,也沒有辦法適應逢場作戲的場合,不經意間就顯露出真情實感來。
    安森有些好奇,那個人會如同“皇帝的新衣”的孩子一般說出真話嗎?
    他,並沒有。
    那個身影愕然地環顧四周一方,然後就漸漸回過神來,收回視線、低垂腦袋、弓著身體,偷偷摸摸地準備離開。
    看樣子,他不準備戳破表演,也不準備繼續久留。
    這一幕,安森覺得非常有趣——
    看來,2000年的好萊塢還是保留了一些生機和棱角,並不是所有人都匍匐在流量的腳下出賣靈魂。
    埃德加-庫克在想,也許、可能、大概……他應該離開了。
    作為一名初級經紀人,剛剛從經紀人助理轉入正式經紀人職位不久,他完全沒有根基沒有人脈也沒有客戶——
    一切,必須從零開始。
    於是,埃德加需要依靠自己的雙腿走遍洛杉磯,從演技學院到獨立劇院,從電視劇片場到大街小巷。
    甚至就連走路吃飯的時候也需要保持觀察。
    也許,他可以發現還沒有經過雕琢的原石;也許,他可以發現鬱鬱不得誌的小演員;也許,他可以發現和經紀人關係破裂的大牌演員。
    機會,並不是依靠等待的,而是需要自己去發現去挖掘去爭取。
    “可能”,是由自己創造出來的。
    今天下午的“洞”,埃德加沒有理由錯過——
    除了詹姆斯和塞斯之外,劇組還有一批沒有經紀人但具備潛力的演員,埃德加也懷抱著巨大的期待。
    然而,就這?
    不是吧……
    到底是期待值太高以至於錯過了重點,還是他個人能力不夠無法欣賞眼前的演出,埃德加提出一個靈魂拷問:
    離開,還是留下,這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問題。
    但是,判斷依據呢?
    直覺。
    一名頂級經紀人必須相信自己的直覺,對自己客戶的判斷、對合作導演合作作品的判斷、對職業生涯的規劃等等,全部都必須相信直覺的斷定。
    如果經紀人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麽,哪怕那麽即使是頂級導演頂級演員的職業生涯也會砸在手裏。
    至少,這是埃德加在威廉-莫裏斯經紀公司五年職場生活所學習到的東西,培養出自己的眼光。
    盡管目前為止一個客戶都沒有,但埃德加相信客戶在精不在多、在質不在量;而且他相信自己。
    畢竟,他可是打破二十選一的幾率,成為三月份唯一一位從經紀人助理轉正為經紀人的幸運兒。
    在威廉-莫裏斯,一切看能力,即使是同一公司內部也都是競爭對手,轉正,依靠的不是運氣。
    創建於1898年的威廉-莫裏斯經紀公司,也是目前好萊塢五大經紀公司裏唯一一家傳承百年的老資格。
    其他四大經紀公司的經營時間全部加在一起,也比不上一個威廉-莫裏斯。
    毫不誇張地說,威廉-莫裏斯見證好萊塢的曆史,並且桃李滿天下地建立起好萊塢現今的經紀人行業。
    盡管進入八十年代以來,創新藝術家經紀公司後來居上成為行業領頭羊,但老而彌堅的威廉-莫裏斯在九十年代打了一個漂亮翻身仗,在新世紀到來之際,這兩家公司並列為好萊塢五大經紀公司行首。
    威廉-莫裏斯經紀公司影響最為深遠的一項舉動就是發明了收發室:
    作為訓練新人的場所,創新藝術家經紀公司的五位創始人、迪士尼前任首席執行官邁克爾-艾斯納、夢工廠創始人傑夫瑞-卡森伯格的職業生涯都是在這裏開始的。
    現在,好萊塢的經紀公司全部都設置了收發室。
    埃德加,也不例外。
    從威廉-莫裏斯的收發室開始到轉正為經紀人,一步一個腳印,全靠自己打拚出來。
    即使現在才剛剛開始,但憑借威廉-莫裏斯的招牌,他也有底氣。
    對於“洞”,埃德加承認,他有些失望。
    對戲劇、對表演等等,全部都是如此,如同學生作品一般,粗糙、簡陋、故作深沉、無病呻吟。
    詹姆斯-弗蘭科確實是一個有才的,但目前來看,他還沒有找到發揮自己才華能力的正確方式。
    當然,詹姆斯也輪不到他一個小小經紀人來擔心;隻是,埃德加不認為自己需要繼續停留,有這個時間還不如吃個下午茶。
    埃德加選擇相信自己的直覺。
    起身、彎腰,盡可能避免驚動其他人,揮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地悄悄離開,然後,他就察覺到了:
    一道目光。
    宛若獵物踏入陷阱被獵人盯上,背後汗毛瞬間倒豎。
    怎麽回事?
    埃德加站直身體,借著人群掩護,快速掃視一圈——
    此時,全場視線全部看向舞台,為登台謝幕的演員卡司送上掌聲,同時還伴隨著尖叫、口哨與歡呼。
    一片喧鬧。
    如果有異類的話,自然顯眼,如同麻袋裏的尖錐一般。
    然後,埃德加找到了。
    氣場。
    這是埃德加的第一印象,在人群之中看不清楚麵容五官,眼神視線也無法準確描繪,隻是一個印象。
    並不張揚,卻不由自主轉移視線,想再多看一眼。
    那雙眼睛,即使察覺埃德加的視線也沒有刻意回避,反而輕輕抬起下頜點頭示意一下,眼底流露出一抹笑容。
    埃德加,有點尷尬。
    此時才意識到自己猥瑣潛行的姿態,偷偷摸摸準備離開的背影被抓現行,這就顯得太沒有禮貌了。
    當然,離開,還是可以離開的,就算被詹姆斯-弗蘭科當場抓包也沒事,難道演出已經結束還不允許別人離場了嗎?
    但思緒在大腦一轉,埃德加腳步放下,重新站直身體,看向舞台,他想,也許還可以有意外收獲。
    反正,演出已經結束,最難熬最痛苦的部分已經結束,繼續留下來也不會更加糟糕。
    前一秒還準備離開,下一秒就推翻決定,芭蕾舞的鞭轉也自歎不如,但埃德加沒有絲毫心理負擔——
    逢場作戲嘛,這不就是好萊塢的基礎生存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