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第二十四章 傳奇複國者,中原武學第一人

字數:8099   加入書籤

A+A-


    “知遠,怎樣了?”
    眼見小夥伴從府衙內走出,守在外麵的包默成迎上。
    “定了!”
    狄知遠笑道:“裏應外合,共同製敵!”
    “好啊!幸虧是潘判官主事,如果是那位呂大府的話……”
    包默成是實誠人,沒有背後說壞話的習慣,隻是下意識地搖了搖頭,又露出期待:“汙衣社內的賊子,必定是如今重組後的‘金剛會’的核心人物,很可能就是首領‘威德’本人,一旦拿了他,大勢可定!”
    狄知遠讚同這個推測,卻也有些擔憂:“若真是‘威德’,身為首領,此人的武藝恐怕不俗,又在對方的地盤上,不是那麽好捉拿的……希望一切順利吧!”
    跟著韓達入無憂洞的,是潘承炬特意從京營禁軍調來的四位精銳。
    或許在抵禦外敵方麵,京營禁軍早就被河西軍和北軍甩在後方,但他們之中也有人才。
    比如這些年京師相撲戲的紅火,大多數名揚京師的相撲手,就出自京營之中。
    高超的撲戲可以讓他們在狹窄的範圍內,應付眾多敵人,個個都是以一敵十的好手,不懼圍攻。
    問題是,江湖人不是打擂台,可不會守規矩,什麽陰損手段都會使出,真要混戰起來,禁軍好手恐怕也難以應付。
    “如果長風鏢局還在京師就好了……”
    想到姑姑創立的天下第一鏢局,那裏麵才是強者如雲,擅長應付這等場麵,狄知遠嘟囔了一句,卻突然聽得一聲輕笑,傳入耳畔:“放心,遼狗跑不了!”
    狄知遠猛然轉頭,看向右後方。
    就見一道白衣身影立於不遠處的屋頂,朝著這裏微微躬身,行禮致意,隨即消失不見。
    “咦?這人有些像姑姑啊……”
    狄知遠露出懷念之色。
    如此瀟灑的姿態,倒像是姑姑小時候喜歡跟他開的玩笑,倏忽來去,神鬼莫測,通過種種在常人眼中不可思議的手段,激起他習武練功的興趣。
    當然這位不是姑姑,又會是誰呢?
    狄知遠念頭轉了轉,並不緊張。
    從對方的語氣聽來,似乎帶著善意,況且他身邊有護衛在,自己也習武多年,不是易於之輩,隻要不主動涉險,武林好手也奈何不得。
    定了定神,狄知遠視線一轉,詢問道:“彬哥兒去哪兒了?”
    包默成道:“他是閑不住的,禁中和汙衣社幫不上忙,便回太學,告知同窗真相,製止謠言。”
    “是該如此。”
    狄知遠有些赧然。
    倒是忘了司馬光的風流韻事還在飛速擴散,這等虛假的謊言早一日澄清,早一日能還被害者一個正麵的形象,不然拖得太晚,偏見形成,那真相如何也沒人關心了。
    公孫彬是行動派,又傳承了其父的幾分口才,最適合做這件事,狄知遠放下心來,又有些百無聊賴:“那我們現在隻能等待消息了……”
    包默成則露出振奮之色:“我們能做的都已完成,接下來就看大人們的,無論如何,北伐滅遼已成定論,前唐故土終將收回!”
    案情偵破到這個地步,結果的區別,其實就是能否將遼人諜細直接拿住。
    但即便沒有拿到賊人,北伐依舊會進行,那是國朝戰略,不會被這小小的插曲撼動。
    當然最完美的狀態,是不僅破壞了陰謀,再將遼人諜細擒住,宣告朝野,契丹無道,不僅不納歲幣,還妄圖謀害大宋官家,到那時北伐再啟,上下一心,眾誌成城!
    能夠參與到這等大事件中,任誰都是有成就感的,包默成唯獨有些遺憾的,就是喜愛的傳奇話本。
    他取出《漢朝詭事錄》最新一卷,伸手摩挲著:“可惜了!這是一部好作品,卻卷入了紛爭中,篡改行文,傳遞消息,心血毀於一旦……”
    狄知遠眼珠轉了轉,提議道:“爹爹說過,話本的著作者因為現實緣故,難免會影響創作,現在這樣的情況,可以由他人續寫,講述完這段傳奇,無論是對著作者還是喜愛作品的人來說,都是一種慰藉!”
    包默成一怔:“誰來續寫?”
    “誰能保證話本的水平,誰就可以續寫!”
    狄知遠道:“默成,此前探討故事,你就能別出機杼,不妨先試一試,若真能成,待得案情水落石出,作品確定是司馬君實所著,便征得他家人的同意,將這部傳奇完成,豈非皆大歡喜?”
    包默成沉吟片刻,頗為意動:“好吧!我試試!”
    案情偵破告一段落,少年偵探團大功告成,一位小夥伴去澄清真相,另一位小夥伴去續寫話本,狄知遠百無聊賴地晃了晃膀子,離開橫街,走入一條小巷,突然開口喚道:“榮叔!”
    腳步聲從後方傳來,一位麵容和煦的漢子來到身後。
    狄知遠描述了一下剛剛那位白衣人的大致相貌:“榮叔知道,此人是誰麽?”
    “原來是他回來了……”
    榮哥兒微微一笑:“公子知道遼東之地,曾經有一個渤海國麽?”
    狄知遠茫然地搖搖頭。
    榮哥兒介紹道:“渤海也曾是海東盛國,後被遼所滅,遺民納入契丹的管製下,不過這一百多年來,渤海遺民不斷抗爭,想要重立國祚,曾任機宜司初代提點的大榮複,便是渤海王族之後,矢誌立國!”
    “啊!”
    狄知遠聽到這裏,頓時有了印象:“姑姑跟我講過這位的。”
    榮哥兒有些好奇:“哦?十一娘子是怎麽說的?”
    狄知遠滿是自豪地道:“我曾問姑姑,天下間最厲害的武者是誰?姑姑回答,天下不知道,但就中原大地而言,她沒有遇見過比自己還強的人!”
    榮哥兒點點頭,由衷地道:“這話絕不為過,十一娘子確實是我等生平所見的最強者,長風鏢局遍及天下,也無一不服!”
    狄知遠笑道:“姑姑這般厲害,我想知道排在她之下的又是哪位高手,她便說到了這位……大叔叔?好奇特的姓氏!”
    “大氏是渤海王族的姓氏,至今在遼東和高麗一代還多有分布。”
    榮哥兒解釋道:“大榮複的師門傳承頗為不俗,其師父當年也是天下最頂尖的武者,再加上他這些年間為了複國渤海,奔走於遼國各地,與契丹鬥得難解難分,武功若說僅遜於十一娘子,並不誇大。”
    “哇!那姑姑西行後,他不就是中原武學第一人了?”
    狄知遠驚歎之後,又奇道:“複國渤海?真的能成麽?”
    榮哥兒語氣裏帶著敬佩:“當然是困難萬分,尤其是十多年前,渤海遺民又在遼東起義,被契丹鎮壓後,剩下的力量就更見衰敗了。”
    “平心而論,我等都以為大榮複會選擇放棄,然而並沒有。”
    “此人最初的誌向就是複國渤海,至今也不曾動搖,國朝感其功績,也承諾渤海遺民若是在平定契丹中出力立功,便劃地為渤海人複國,當然恢複昔日的海東故土,是不可能的……”
    身為禁軍教頭,又跟著狄相公耳濡目染,榮哥兒對於朝局自然有了解,更知道當年因為這件事,還引發過不小的爭論。
    助渤海複國,不是朝廷單純為大榮複的事跡所感動,主要是為了進一步瓦解遼國內部的多族共存局麵。
    試問渤海複國了,漢人要不要回歸中原?奚族能不能自立?女真、阻卜又待如何?
    這和千金買馬骨是一個道理。
    因此哪怕當時的朝堂,有不少朝臣反對,最終相公還是促成了渤海複國的希望。
    事實證明,這確實帶來了相當好的回報,尤其是燕雲那裏的漢人,愈發與雄州來往頻繁。
    “竟有此事?那真了不起!”
    狄知遠則想到另一方麵。
    他曾經聽爹爹和姑姑都提過,祖父和大伯當年遠走異國,除了是一夥賊子糾纏不休,實在鬧騰外,也是因為那時的大宋不興兵戈,並不學文的兩人施展不開手腳,便幹脆遠行,在外闖一番事業。
    相比起來,大榮複在國朝已經有了官職和前程,完全可以在這裏娶妻生子,來日改變姓氏,徹底融入大宋。
    可他並沒有選擇那麽做,而是始終不忘複國的重任,這麽多年依舊在為此奔走,確實令人欽佩。
    “大榮複從遼東回來,顯然知曉北伐在即,光複渤海之功就在眼前了!”
    榮哥兒看向下方,仿佛穿透土石,落在那四通八達的地下水道中:“有這位出手,遼賊逃不掉的!”
    ……
    “韓達,你竟敢投靠官府,背叛九爺!!”
    “弟兄們,聽俺說,大夥兒本就是聽命於官府,哪來的背叛?倒是投靠遼人,那才是真正的背叛!九爺身邊有遼賊,九爺身邊有遼賊啊!”
    “休要聽他胡言,韓達想當頭兒,這是汙蔑九爺!”
    “俺沒有!九爺身邊有遼賊!你們就是為遼賊賣命,弟兄們千萬不能上當啊!”
    無憂洞中,韓達與一群漢子遙遙對峙,互相指責喝罵,旁邊一群人這邊看看,那邊瞅瞅,麵色複雜。
    事實證明,薑九的警惕性遠比韓達想象得要高,從開封府衙剛剛回到無憂洞,還來不及按照吩咐,團結那些與遼人有深仇大恨的會社成員,薑九的親信就出現在麵前,要將他喚過去。
    韓達心裏覺得不妙,但還抱著僥幸之心,想要先去應付一二,所幸跟著他一起入洞的禁軍勸阻,當機立斷,斬殺了前來喚人的親信。
    這是兵行險招。
    可惜隻成功了一半。
    薑九的第一批親信被禁軍除去,但手下隨之趕至,想要接應外麵官軍的行動還是失敗了,被封堵在洞內,很快就發生了上述的對峙。
    得益於韓達平日裏豪爽幹練,在汙衣社內也有不小的威望,此時此刻眼見著他和九爺的親信對罵起來,互相指責,其他江湖子麵麵相覷,一時間竟有些不知該幫誰好。
    不過總的來說,江湖人對於官府還是有抵觸的,哪怕汙衣社的存在確實是開封府衙允許的,也不代表他們就要對官差畢恭畢敬,看著禁軍好手,目光冷厲。
    韓達無奈,隻能雙手張開,護著四名禁軍,緩緩後撤。
    “韓達,你太令老夫失望了!”
    眼見著就要退到一處易守難攻的地方,伴隨著淩厲的聲音,一道高大的身影走了出來。
    來者正是薑九,自稱老夫,但看上去也就四十歲上下,身材魁梧健碩,屹立在狹窄逼仄的無憂洞內,腰杆依舊挺直,一雙鷹隼般銳利的眼睛掃視之間,不像是藏於無憂洞內疏通京師下水的汙衣會首,反倒似傲嘯山林的土匪大王。
    恰恰是這般反差,才讓會眾死心塌地追隨。
    “九爺!!”“九爺!!”
    別說那些親信和旁觀的會眾,就連韓達都情不自禁地抱拳行禮:“九爺!”
    “當不起!當不起了!”
    薑九抬手,直接打斷,冷冷地道:“韓達,老夫早就說過,汙衣社並不強留任何人,你若要走,沒人攔著,但你如此作為,就是要砸大夥兒的飯碗了!”
    此言一出,眾人頓時怒目相視,韓達終究聽命慣了,一時間張了張嘴,難以分辨,倒是旁邊的禁軍冷喝道:“伱們的飯碗都是朝廷給的,你不過是一個結社會首,有什麽資格在這裏耀武揚威啊?”
    “不好!”
    這般居高臨下的態度很正常,但此時此刻,顯然刺激到了汙衣社上下,韓達暗道不妙,薑九見狀立刻冷笑起來:“笑話!軍爺豈會跟著這個叛徒,來無憂洞深處?以為假冒官兵,就能嚇住大夥兒了麽?”
    禁軍大怒:“如此顛倒黑白,果然是你與遼人勾結!”
    薑九大手一揮:“什麽遼人,一派胡言,弟兄們上!”
    “九爺,與遼人勾結的果真是你?”
    這個時候,韓達哪裏還看不出來,與遼國暗通的不是別人,就是會首薑九。
    入汙衣社,除了走投無路外,還有抱著對這位江湖名宿的敬意,卻沒有想到傳說中義薄雲天的九爺,竟是表裏不一的敵國諜細,才會不聽任何解釋,出麵就將他定為叛徒,把真的禁軍定為假冒的官兵。
    最令韓達悲愴的是,此番他們幾人若是死在這裏,府衙裏應外合的計劃失敗,必定強勢鎮壓,到時候社內那些無辜的弟兄們,恐怕都要稀裏糊塗地與官兵交手,慘遭血洗了。
    “上!殺光他們!”
    薑九的目的正在於此,不給韓達一行任何辯解的機會,一聲令下,社內弟子已然衝了上去。
    “守住!”
    禁軍精銳自然不會坐以待斃,背靠背,死死抵擋圍攻,一時間如同堤壩,固若金湯。
    眼見眾人混戰在一起,薑九眼中閃過陰沉之色,腳下向後退去。
    官府既然有了察覺,他繼續留在無憂洞內,便是坐以待斃了,唯有趁著這群不知情的弟子與官府廝殺時,趁亂退走。
    隻可惜了,這七年來的心血與基業!
    正退入通道內,忽覺汗毛倒豎,眼角餘光一閃,身後似有白衫飄過。
    “嗯?”
    薑九不假思索,轉身出拳。
    “嗬!倒還敏銳……”
    然而對方輕笑,探手一撥一轉,凶狠的拳勢竟然反過來打向薑九自己。
    “什麽!”
    薑九駭然失色,剛要變招,就見一隻修長但滿是疤痕的手掌探了過來,輕描淡寫地一戳,半邊身子頓時麻了,一身力氣竟似是瞬間蕩然無存。
    於是乎,那邊廂還在激戰的眾人,陡然發現,剛剛那不可一世的會首,被一道突然出現的白衣男子捏住脖子,硬生生提了起來,意興闌珊的聲音悠悠傳至:
    “遼狗,你們變得越來越弱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