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先生在過家家嘛?(新書求推薦票)

字數:4562   加入書籤

A+A-


    張飛來到內院,裏頭擺放著一張寬大卻極其粗糙的桌子。
    今天是從小沛出走以來,正兒八經開的第一個會。
    顏政已經上座,參會者還有七人:楊敬、趙氏、楊琰、賈二、宋二柱、張盛、張誠。
    張盛和張誠,便是賓客中略識幾個字的漢子,兩人都是三兒手下最得力的幹將。
    張飛見眾人都在等自己,忙到顏政身旁坐下。見其神色有些嚴肅,還笑嘿嘿的打趣道:“先生今天穿新衣服了!倒是挺合身!”
    顏政咳嗽一聲:“張三,咱們現在是在開會,別嬉皮笑臉!”
    張飛笑意一滯:“這什麽開會,還不讓笑啊!”
    顏政點頭道:“自是不能嬉皮笑臉,咱們聚在一起開會,乃是討論大事!”
    “哦,這開會就是議事呀!”張飛恍然大悟。
    一旁的楊敬也恍然大悟,旋即又鄙夷起來,不過是幕府議事,叫什麽開會呐!
    顏政板著臉道:“規矩今天就得立下來!咱們開會,和議事不一樣!咱們遵從的墨家尚賢的規矩,以往議事往往有主次君臣之分,而咱們開會卻都是平等相待,可以各抒己見,最終由職權最高者采納之。
    會上爭論,均對事不對人!看見眼前的茶了沒有,會議結束大家共飲一杯,就意味著會上的爭論留在會上,咱們私底下關係如故!”
    張飛怔了怔道:“議事而已,何必如此?”
    “不,這不一樣!”顏政拿起桌上的竹簡道:“大諸位都打開眼前的竹簡看看。”
    “墨家尚賢,有推舉天下賢能之士以治之的意思,亦有集思廣益,各抒己見的意思!以達到上之所是,必皆是之,所非必皆非之的目的!”
    “所以和議事不一樣,咱們開會,不會存在上下之分,純粹就事論事!”
    “少君,是不是說開會,便是不能由一人以一言以專斷之?”楊琰提問道。
    顏政點頭道:“可以這麽說,但不完全,開會開會嘛,大家開著開著就會了!”
    座下幾人均有些懵的看著顏政,尤其是楊敬的妻子趙氏,她一個婦道人家,居然也被通知前來開會。
    顏政不多囉嗦,直接起身道:“經過咱們近來的經營,總算在關中立住了腳步!但這不過是雄圖大業的第一步,前途自是光明,然道路亦是曲折!咱們既然要幹大事,要成大業,必須從眼下開始,就明確兩點!”
    “即咱們是一群持有何抱負的人,咱們要做什麽事!”
    顏政掃視一圈:“我當初與張三約定,此行來關中舉事,隻為了一事,此事便是救民。而何為救民?我便用墨家學說中的兼愛、義利、明理、尚賢來解釋!”
    “何為兼愛,即兼愛天下之博大也,譬之日月兼照天下無有私也,這便是要號召底層的勞苦百姓、奴隸、任何人,無論窮人和富人,不分血統、貴賤、職業、社會地位,都要互相愛護彼此。總而言之一句話,人人生下來,便具有人格上的平等!”
    “其二,義利。即義利並舉,兼愛即兼利。這便是說兼愛不意味著沒有利益,我給你利益,你得到我的利益便要兼愛,同時也得給我利益,最終“天下皆得其利”。以義利之說為辦事之理,便是要求咱們務必給百姓以利益,譬如分地,如此才能真正得到百姓的愛戴。與此同時,還要鼓勵百姓,追逐合法之利益,保護百姓合理合法之所得!”
    “其三、明理。便是明理知行,要讓老百姓知曉道理學問,讓老百姓有念書作學問的權利,學問做的好的百姓,得給予其褒獎。進而讓學問通行實踐!”
    “其四,尚賢!擇其賢者,推舉賢者,使得賢者有渠道出來施展才能!這便是尚賢,即是說不能再用舉孝廉的方式,而是要用科舉之!”
    顏政說完,又讓眾人拿起第二卷竹簡。
    “上邊有更詳細的注釋,總而言之,咱們的目標是實現天下大同,讓天下百姓有飯吃、有衣穿、有書讀,有才能者不至於埋沒,真正做到人盡其用,物盡其才!”
    張飛睜大眼睛,楊敬滿臉都是黑線,乃至於宋二柱和賈二兩個人,臉上都帶著錯愕,更別提張盛、張誠這兩個賓客出身的人。
    在他們看來,顏政所說的這四點,更像是癡人說夢。
    張飛之前聽過顏政講課,對於義利、尚賢十分認可,卻對兼愛有些不認同。
    人格上真的能平等?人生來難道真的是平等?
    座下幾人神情都肅穆起來,楊敬更是如坐針氈,他似乎明白了這個瘋子想幹什麽。
    顏政再度掃視一圈,淡淡笑道:“這些道理諸位一時半會無法接受,我也不強求,今後我會定期撰寫文章,屆時諸位學習文章,再不斷踐行之,定會明白,這一套有何獨到之處,又有何不當之處!”
    張飛拱手道:“我知先生開會,是想讓大家夥知曉,今後要做的到底是何事。既然開會可以各抒己見,那我便也暢所欲言。依我之見,除去兼愛以外,其餘幾條都算是至理!”
    “可我認為,失去了兼愛,便一切都如無根之水!”顏政認真道:“難道一個生性純良、樂善好施的窮人,生來就該比那殘暴不仁的貴族更卑賤!沒有這般道理,平等在於人格,地位雖有差別,咱們卻要使得人格平等!更要讓世人在律法麵前,人人平等!”
    張飛不說話了,他知道說不過顏政。
    楊敬也不願開口,即便他覺得顏政說的對,可還是打心眼裏覺得,貴族生下來就比賤民高貴。
    “少君說的對!”一個稚嫩的聲音響起,楊琰起身道:“孔曰成仁、孟曰取義,儒家至理便是這仁義,若有人得仁義,豈能計較其出身?”
    顏政讚許道:“說的好!人生天地間,出身本不可選擇。然虛心向學,大公無私,胸中有仁義,又豈能以出身,而卑賤之?”
    與會眾人不開口,宋二柱和賈二心裏,倒是覺得這一番話說很好聽。他們雖認為世族高人一等,可心中難免會覺得,若是真的不問出身,這或許會好許多。
    顏政見他們都不願再發言,便背棄方才說的開會規矩,直接道:“既然都無異議,那今後咱們行事之依據,便是儒墨兩家的學說!”
    “諸位也別著急,這一套尚且處於成形中,今後還需要諸位一道,盡力完善。有什麽錯謬的地方,更需要諸位一起努力探究!終有一天,一套全新的學說,終會在咱們的努力下被淬煉出來!”
    楊敬暗暗歎了口氣,突然很想明天就帶著家人跑路。
    張飛低頭思索著,心中雖有疑惑,卻願意支持顏先生。
    “好,那便開始討論本次會議的第二項!”
    顏政翻篇道:“眼下,當務之急是立足之後,咱們如何統率鄉民,如何繼續與梁家打交道,如何謀求發展,這些皆是頭等大事!”
    “而欲統率鄉民,便得勘定官製。我有意將棗林亭改為棗林鎮,設衙門!考慮到眼下地盤太小,人員太少,便不詳設各部。隻設立一戶科和工科,我自領為鎮長,楊敬先生為戶科長,楊琰為教諭,趙氏為婦孺院長,張三為總兵。諸位可有異議?”
    張飛聞言,方才的懵逼變成了哭笑不得,他提醒道:“先生,咱們才占了一個圍堡,你就要封官呐!”
    “不止封官,還改製了!”楊敬也是哭笑不得。
    顏政乓的一聲拍在桌上:“怎麽?便是隻占了一個裏,也得有規矩!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裏,這個道理爾等難道不懂!”
    幾人悻悻的閉嘴,仿佛在陪著顏政玩小孩子把戲。
    顏政繼續道:“皆無異議,那職責既分,明日便該開始履行!”
    “另外安排張盛、張誠為工科長,兼管鋼鐵所和木工所。賈二為巡察!”
    張盛和張誠作為略識幾個字的賓客,聽聞封官還是有些期待,忙追問道:“先生,這位多少石的官職?”
    “多少石?”顏政大手一揮道:“大漢那腐朽的一套不要拿到這來!今後官製為九品中正製,鎮長為末等從九品,每月俸祿二十吊錢!”
    “那工科長呢?”
    “沒品,每月十二吊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