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你出人頭我出地加更資料篇)

字數:4277   加入書籤

A+A-


    孫武,字長卿,春秋末期齊國樂安人。
    其祖先建立陳國,後因政治原因遷徙到齊國,成為田氏。
    對,沒錯,就是田氏代齊那個田氏。
    不過田氏代齊那個田氏跟孫武這一支沒啥關係,因為老早之前,孫武這一支的祖先就因功被封於樂安,被國君賜姓孫氏。
    腦海中回想一遍孫武的資料,嶽川更加確信,在這個時間、這個地點,遇到一個齊國來的孫姓表字長卿的人,基本不會出錯了。
    如果是上輩子,重名現象嚴重,街上喊一聲張偉,不但有唱雪碧的,還有喝雪碧的。
    但是這個時代,籍貫姓氏表字加在一起,基本不會有重名現象。
    如果這個範圍縮小到貴族群體,那就更少了。
    所以,嶽川很確信這個其貌……飛揚的年輕人就是兵家至聖,人稱老六之祖的孫子。
    至於長卿所說的“著書立作”,基本就是《孫子兵法》。
    周朝推崇“禮”,戰爭也遵循禮製。
    比如“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其中祀是祭祀,戎是戰爭,由此可見戰爭和祭祀同等重要,都充滿了儀式感,有很多規矩需要遵守。
    “禮”約束下的戰爭,更多的是一種競技,隻決勝負不分生死。
    真正的目的是讓對方低頭服輸,而不是肉體上的消滅、經濟上的掠奪,更不是政治的延伸。
    開戰之前先派人去通知一聲,告知對方我為什麽打你,叫你這頓打挨得明明白白。
    比如《燭之武退秦師》之中: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
    意思就是,晉、秦聯合揍鄭國,因為鄭國沒伺候好晉國,還背著晉國跟楚國勾勾搭搭。
    接到戰書的一方可以立刻認錯,鄭國要是表示跟楚國一刀兩斷,以後不再聯係了,跟晉國好好複合,派幾個美人抱著晉侯的胳膊來幾句“好~不~好~嘛~”,這事也就過去了。
    如果正好家裏死了人,或者鬧災荒,也可以表示往後延延,等我處理好家中事務。
    使者一來二去,你定一個時間,我定一個地點,這場架基本也就約好了。
    而這個過程中,使者就代表國君,羞辱使者就是羞辱國君,斬殺使者更是會遭到全天下的唾棄,比打敗了還丟人,這就是“兩國交戰,不斬來使”的由來。
    開戰之後也不會搞什麽“斬首行動”,如果不小心衝到對方國君麵前,非但不能攻擊,還要以臣子的禮儀向國君行禮,然後去找其他目標。
    比如晉楚鄢yan)陵之戰,晉軍主將郤xi)至三次打到楚王麵前,都下車脫帽行禮,楚王十分高興,將一張製作精良的大弓賞給郤至,郤至不敢接受,卻依然叩拜表示感謝,隨後繼續找其他人決鬥。
    還有就是,不準繞後,不準偷襲。
    要等對方擺好陣勢再衝鋒,要是對方還沒整理好隊列就動手,就算贏了也不光彩。
    最後一點,點到即止。
    一旦分出勝負,失敗一方就會大喊“敗嘍、敗嘍、我們敗嘍”,然後轉身逃跑。
    勝利一方追殺五十步之後就不追了,而是站在原地歡呼,慶祝勝利。
    五十步笑百步也是由此而來,隻是其中含義被曲解了。
    如果有對方傷員需要幫助,還會拉一把。
    還是晉楚這對歡喜冤家,一次戰鬥中晉國大敗,全軍潰逃,一駕戰車車輪陷進泥坑裏動不了了。
    楚國士兵看到這一幕,手把手就給晉國馬車抬出來了。
    幹完活,雙方重新開始,晉國馬車繼續跑,楚國士兵繼續追,五十步沒追上,於是站在原地揮手送別。
    如此種種,在上輩子的人看來是何等臥槽。
    這叫打仗嗎?
    網上的段子都不敢這麽編。
    究其原因,當時各國國君都是周天子冊封,不是叔伯兄弟便是姨表舅甥,彼此關係親近的很。
    戰場上對著老舅下死手,回到家老娘不得大耳瓜子扇?
    再一個,能參戰的都是貴族,最低也是“士”,平民百姓和奴隸之流是沒有資格上戰場的。
    相較之下,參戰雙方的地位和素質都非常高,也沒有“戰功授爵”、“累功升遷”的說法,根本不會搶人頭之類的。
    最後就是,“禮”約束下的戰鬥,傷亡率都低得離譜。
    上萬人打架,能打出離譜的零傷亡。
    隻不過,這一切在《孫子兵法》問世後都變了。
    首先是“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戰爭的地位以及重要性空前拔高,甚至拔到最高。
    然後是“兵者,詭道也”。
    開始玩套路,偷家、繞後、夜襲、散謠、刺殺、投毒……
    各種老六打法層出不窮,專門欺負恪守規則的老實人。
    戰爭的目的也不再純粹為了勝負,而是殺敵、滅國,從根源上徹底消滅敵人。
    為了勝利,無所不用其極。
    在此之前數百年,武器的材質、造型、兵種、戰法等幾乎都沒有什麽太大的變化。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但是在此之後,有關戰爭的一切都突飛猛進發展。
    首先是兵員,從貴族、士擴大到平民、奴隸。
    其次是參戰動機——戰爭開始以搶人頭為目的。
    人頭可以換取財富、地位、權勢——你出人頭,我出地,古代版“出人頭地”。
    秦國更是喊出“耕戰”口號,老百姓從生到死,隻有兩件事不能避免——種地和打仗。
    最顯著的一點,戰爭傷亡急劇擴大,“兵不血刃”隻存在於傳說中,長平之戰更是出現了坑殺四十萬的恐怖戰果。
    《孫子兵法》的最高境界是“不戰而屈人之兵”,然而事實上,此後的諸多戰爭都是流至最後一滴血。
    嶽川沉思良久,緩緩睜開眼睛。
    他定定的看著長卿,問道:“孫……小兄弟,在回答你之前,我想先問你一個問題。”
    長卿點頭,正襟危坐,“先生請問。”
    “你著書立說的初衷是什麽?用意是什麽?目的又是什麽?”
    長卿不假思索的說道:“在下著書的初衷,自然是為流芳千古!”
    嶽川心中暗道:已達成!
    “在下著書的用意,自然是警醒世人,改變嗯……某種行為的準則。”
    嶽川心中暗道:已達成!
    “在下著書的目的是消滅戰爭,令百姓安享和睦,令天下萬世太平。”
    嶽川緩緩搖頭:是你在做夢,還是我在做夢?
    喜歡繼承土地廟,從教黃皮子討封開始請大家收藏:()繼承土地廟,從教黃皮子討封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