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文武雙聖的口誅筆伐

字數:5082   加入書籤

A+A-


    楊國國君此時唯一的依靠就是晉國了。
    之前那麽多年,能夠穩壓薑國一頭,並不是楊國國君有多麽政通人和,純粹就是背後有一個好爸爸。
    晉國的六卿家族與楊國關係緊密,甚至連菜人鋪這種事情都能在楊國堂而皇之的開展。
    這說明什麽。
    二者都已經穿一條褲子了。
    此時楊國國君遇到緊急情況,肯定得搖晉國。
    智氏、韓氏、趙氏、魏氏……
    平常美姬沒少享用,這會兒兄弟遇到困難,你們幾個怎麽也得拉一把是不是?
    如果這四個家族齊心協力拉一把,楊國還真有可能轉危為安。
    晉國就是這四個家族說了算。
    他們要是齊心協力,指著老鼠說鴨子,晉國國君也得點頭,更遑論其他。
    然而,孔黑子發威了。
    長卿這個小老弟也發威了。
    一個文聖,一個武聖,就問你拿什麽接吧。
    《瘋狂老楊哥》中一百多個章節隻是把楊國國君概括了一下。
    但《嶽先生與稅賦說》、《嶽先生與國戰說》兩篇文章,直接把楊國的事情升華成了天下事。
    前者是孔黑子寫的,主要針對楊國四十年間的征稅。
    後者是長卿寫的,主要針對薑國和楊國的征戰勝負。
    如果說《瘋狂老楊哥》隻是一個茶餘飯後的談資、笑料,後麵兩個文章就是現實問題了。
    各國君臣必須研讀的幹貨。
    孔黑子針對賦稅進行討論,拿楊國當例子,隱喻天下,更是首次提出賦稅“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的概念。
    在此之前,賦稅就是“食邑”。
    所謂“萬戶侯”就是一萬戶居民的賦稅,供一家使用。
    這是周天子冊封給諸侯的權利。
    老百姓當牛做馬並不過分,因為這是周天子冊封給諸侯的權利,封地上的老百姓就是給諸侯提供食邑的。
    但是孔黑子針對這一點進行不同的闡述。
    從“取之於民、用之於封君”轉變成用之於民,這是一個極大的進步。
    同時,孔黑子提出了賦稅一體的概念,無論平民百姓還是官宦世家都一體納稅,誰也不能享有特權。
    反正無論天下各國接受與否,孔黑子總算是提出了。
    長卿這邊就更直接明了。
    先是論述楊國和薑國的戰爭,然後從戰爭延伸到經濟、政治、外交等。
    經濟,雙方都是農桑立國,相差無幾。
    政治,楊國橫征暴斂,搜刮無度,薑國卻與民生息,輕徭薄賦。
    外交,薑國一如既往親善齊國,受到紫霄門保護,而楊國親善晉國,韓氏在楊國建立菜人鋪。
    然而結果是,楊國屢戰屢勝,薑國屢戰屢敗。
    長卿發問:真的是薑國國力不如楊國嗎?真的是薑國國君不如楊國嗎?真的是薑國百姓不如楊國嗎?
    恰恰相反,薑國百姓的幸福程度遠遠高於楊國。
    但是為什麽薑國屢戰屢敗?
    蓋因為楊國橫征暴斂,打造出一支戰鬥力強悍的軍隊。
    那麽,問題來了。
    假如鄰國窮兵黷武,本國應該怎麽辦?
    是跟著擴軍備戰,還是無視?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
    好戰必亡,忘戰必危。
    但是,好戰會不會亡咱先放一邊,忘戰肯定是要嗝屁的。
    楊國與薑國就是很好的例子。
    薑國施行仁政,卻差點滅國,楊國施行暴政,卻差點滅掉薑國。
    為什麽?
    憑什麽?
    這就是引人深思的地方。
    這兩篇文章就使得《瘋狂老楊哥》升華,從單純的茶餘飯後談資,轉變成治國之策。
    此時治國還沒有定策,所有國家都在摸索,諸子百家也都在到處推銷自我,渴望得到重用。
    孔黑子和長卿發表的兩篇文章,對天下各國都有借鑒意義。
    至於學好還是學壞,就看國君自身的素質了。
    而隨著文聖、武聖的文章傳播天下,楊國徹底臭了。
    原本,晉國六卿世家還打算趟這趟渾水,幫楊國脫離窘境。
    可是看到楊國被全天下口誅筆伐了,誰還敢上前湊熱鬧。
    這不是給自己找不痛快嗎。
    而孔、孫的文章隻是一個開始,越來越多的文人開始針對“稅製”、“軍製”各抒己見。
    這就是百家爭鳴的好處,任何人都可以發表自己的觀點。
    這個時代還沒有聖人,還沒有經典,還沒有教條。
    所以,每個人的意見都被傾聽,記錄,反饋。
    而各種文章,湊在一起就是對各國君權的限製,對各民權的保障。
    國君可以征稅,但一定要說明征稅的名目和用途。
    稅金可以用於國君的個人開支,但不能太老楊君。
    百姓納稅,官員也不能避免,官員不納稅,就不能讓百姓納稅。
    這一次,孔黑子是真的火力全開。
    “苛政猛於虎”,現在好不容易逮到這隻大老虎,必須讓大老虎好好嚐嚐自己的小腦斧。
    寫完一篇,又寫第二篇、第三篇。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還給諸弟子布置作業,圍繞賦稅寫一篇策論。
    諸弟子寫出來之後,孔黑子為其斧正,然後將每個弟子的文章合訂起來,與自己之前的文章一起發表。
    於是,《論語》又增加上百頁厚度。
    在這種輿論之下,各國都開始認真思考賦稅的問題。
    就算不能從根源上解決苛捐雜稅的問題,但是有道德大棒在,各國國君多多少少都收斂一些,就算為惡,也不敢明目張膽,甚至理直氣壯的為惡。
    否則,今天是“瘋狂老楊君”,下次不知道是誰呢。
    真要上了《論語》,不是流芳百世,就是遺臭萬年。
    在這種情況下,天下百姓集體受益,孔黑子功德無量。
    另一邊,長卿的文章針對“窮兵黷武”進行批判。
    楊國橫征暴斂,將所有資源都用在軍隊上,借此保持對薑國的優勢。
    對於楊國而言,隻要擁有軍隊就行了,根本不用考慮其他。
    就算國內百姓人人皆反,也撼動不了老楊君的軍隊。
    就算被百姓們驅逐,老楊君也能憑借國外的力量重新拿回權力。
    這就上升到霸權的問題。
    老楊君胡作非為的底氣來自哪裏?作為霸主國的晉國究竟扮演著什麽角色?
    諸侯爭當霸主,為的究竟是“尊王攘夷、護佑華夏”,還是“扶持昏暴、欺壓良善”。
    看到這一幕,嶽川笑得合不攏嘴。
    幹得漂亮。
    晉國明哲保身不參與討論是吧?那就討論晉國!
    就不信晉國會躺平了任黑。
    但凡晉國接招,發聲自證清白,或者爭辯道理,這熱度不就來了嗎?
    而且,晉國不說話,大嘴巴的楚國會放過這個攻擊晉國的好機會嗎?
    輿論就是這樣,薑國的蝴蝶隨便扇一扇小翅膀,就能在千裏之外的晉國掀起一場風暴。
    喜歡繼承土地廟,從教黃皮子討封開始請大家收藏:()繼承土地廟,從教黃皮子討封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