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北方築城

字數:5120   加入書籤

A+A-


    一陣光芒亮起,土地廟中五色流轉,彩光熠熠。
    胡二和兩隻黑熊趕著成群的牛羊跨過光芒,出現在土地廟。
    五鬼收拾了一下痕跡,在光芒消失的一瞬間也跨了進來。
    嶽川清點了一下,一百多頭牛,八百多隻羊。
    從赤貧到養殖大戶。
    不過想到上輩子那些家裏幾千頭牛,幾萬隻羊,卻還說自己窮人的牧民,嶽川收起了心中的嘚瑟。
    窮!
    很窮!
    但是嶽川不得不感歎,搶劫來錢是真他娘的快。
    自己辛辛苦苦種地,拿糧食和杜仲膠鞋墊去黑風鎮換取牛羊,費了老鼻子勁,牛羊還不到五十。
    現在啥也沒幹,輕輕鬆鬆破千。
    這種掙快錢的感覺,比賭博、炒股還讓人上癮。
    不過嶽川也明白,這是初入市場,閉著眼都能撈錢,躺著都能發財。
    但是,隨著匈奴人警惕提升,突襲越來越難。
    沒有一定的團隊規模、組織配合、硬件設備等,大概率是送人頭,連一點水花都炸不起來。
    不過嶽川沒有在意這些。
    隻要不斷提升趙無恤的力量就行了。
    這是贏家通吃的行業,這個贏家必須是、也隻能是趙無恤。
    隨著時間推移,中山國百姓大發橫財的消息不脛而走,“狼居胥”的傳說更是插了翅膀一樣。
    中原各國可以不重視《馬政》,不重視騎兵,但是他們不能眼睜睜看著中山國的蠻夷發財。
    看到對頭掙錢,真比自己虧了錢還難受。
    怎麽辦呢?跟風唄!
    最先行動起來的是晉國。
    趙氏戎狄庶子自立門戶,收攏一群中山國狄人北擊匈奴的消息傳得很快。
    一來,這是趙氏宣傳的結果。
    二來,這是韓氏大力宣傳的結果——比趙氏更賣力的宣傳。
    菜人鋪的餘波還未平息,民間不斷有人用這件事攻擊韓氏。
    這種時候,必須得拿另一件更吸睛的事情轉移人們注意力。
    比如,一群人正在街上看熱鬧,突然傳出消息,後院的雞窩塌了,人群一哄而散,沒了觀眾,吵架的人自己也就散了,全都去關心雞窩裏的雞有沒有受傷,明天還能不能下蛋。
    隨後,智氏、魏氏、韓氏等也都拜訪趙簡子,向其請教經驗。
    趙簡子也不藏私,直接說明了趙無恤的情況,家族從未對其投注什麽資源,一切都是自學。
    而自學的內容就是《論語》。
    就像高考狀元傳授學習經驗,家長們恨不得連狀元穿什麽顏色的衣服,用什麽顏色的筆,一頓飯吃幾個饅頭都學過來。
    於是,晉國各大家族都找出落灰蕩土的《論語》,開始認真學習,然後抽調家族精銳子弟,為其組建騎兵隊伍,北上曆練。
    有的家族派出去的是趙無恤這種不受重視的庶出子。
    不指望他們找到狼居胥山,獲得號令天下的神兵,隻能算是為庶子們找個謀生的門路,算是一筆風險投資。
    也有家族派出自己的嫡子,將北擊匈奴當成對嫡子的考驗——一切,都用實力說話。
    中山國、晉國之後,就是代國了。
    代國也是燕趙之地上的國家,雖然不大,但他們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戰略資源——戰馬。
    嶽川上輩子的曆史中,趙簡子臨死時讓趙無恤登山眺望。
    穿著孝服的趙無恤依言而行,第一眼看到的便是代國,他頓時明白了父親的渴望。
    之後,趙無恤諸多謀劃,更是獻祭了一枚姐姐,終於滅掉代國,將其化作趙氏的代郡。
    也正是掌握了代郡,趙國獲得了養馬之地,為之後的“胡服騎射”奠定了基礎,長期壓著老秦人摩擦。
    這輩子曆史發生改變。
    代國接觸到了《論語》,將《馬政》奉若經典,馬鐙、馬鞍全都安排上,一個小國,愣是拉出上千人的騎兵隊伍。
    然後是西方的老秦人。
    秦國向東擴張,迎頭撞上如日中天的晉國,被胖揍幾頓之後,封鎖邊境,靠崤xiao)山、函穀關這兩座高地塔保護,埋頭發育。
    既然東邊幹不動,那就往西唄。
    於是,老秦人開始幹犬戎,一代又一代幹西戎。
    國君帶頭衝鋒,老子死了兒子繼續衝,兒子死了孫子繼續殺。
    時至今日,已經幹了上百年,滅掉的犬戎部落不計其數。
    因為長期跟戎人幹架,秦國對騎兵不算陌生,甚至可以說是華夏諸國中最早接觸騎兵、運用騎兵戰鬥的。
    隻是此時的騎兵沒有馬鐙和馬鞍,全靠騎兵用屁股和雙腿固定身形,穩定性極差。
    別說鑿穿敵方陣營了,戰馬衝鋒時不被顛下來就不錯了。
    也正因此,《馬政》獲益最大的並不是東方各國,而是秦國。
    北方各國集體北上打匈奴的時候,秦國埋頭向西討伐西戎各部落。
    戎人都被打蒙了。
    以往冬天的時候,秦人是不幹架的,今年怎麽了?
    戎人是分散的部落,注意,是部落,部落聯盟都稱不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而此時的秦國,經過百裏奚數十年耕耘,確立了縣製、軍功授爵製。
    百裏奚對秦國,就像管仲對齊國一樣,都是霸業的奠基者。
    縣製就是秦始皇那個“郡縣製”的雛形,軍功授爵製被商鞅變法進一步強化,為老秦人注入了驍勇善戰的鐵血。
    秦國和西戎部落本就不是同級別對手,現在秦國又獲得了馬鐙、馬鞍,騎兵科技幾乎點滿。
    打不過秦人,戎人隻能發揮老傳統——跑。
    他們想像以前那樣,等秦人走了再回來。
    可是戎人驚恐的發現,自己打不過就算了,還跑不過。
    秦人的騎術比自己更精湛,一路奔襲,自己這邊不斷有人墜馬,但是秦人就像綁在馬背上似的,一個墜馬的都沒有。
    戎人差點舉報秦國開掛。
    從西到東,北方邊境各國家都在嚐試性發展騎兵,主動出擊。
    嚐到甜頭後,繼續增加投資,擴編騎兵,繼續出擊。
    起步時都是十幾人的小隊,後麵慢慢增加到幾十、幾百。
    剛開始,馬匹不夠用,前麵的人騎馬跑,後麵的民夫、隨從用腳奔。
    反正也不用他們戰鬥,就是給騎兵老爺喂馬、做飯幹雜活的。
    後麵繳獲了匈奴人的馬匹,民夫也被獲準騎馬。
    哪怕沒學過騎術的農民,借助馬鐙和馬鞍,很快就掌握了騎術。
    不求人馬合一,隻要能穩坐馬背,不顛下來就行——反正匈奴人也就這水平。
    後知後覺的匈奴人集體北竄。
    原本這沒什麽,打不過就跑嘛,誰還傻不拉幾的站在那等死?
    但是小道消息說,匈奴人這是去狼居胥山,開啟寶藏,尋找屠龍刀去了,想要借助屠龍刀的力量反敗為勝。
    諸國一想,還真是!
    要不然匈奴跑那麽快幹什麽?而且跑得那麽統一,方向都一致。
    不說了,追!
    正不知道狼居胥山在哪,跟著匈奴人就是。
    人間清醒的趙無恤呢,壓根就沒有尋找狼居胥山的意思。
    他按著東郭先生給的地圖,找到了一個合適的築城點。
    築城點一片荒蕪。
    但是趙無恤對這裏情有獨鍾。
    因為東郭先生說過,這裏是宇宙的起點,帝國的中心。
    喜歡繼承土地廟,從教黃皮子討封開始請大家收藏:()繼承土地廟,從教黃皮子討封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