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最早的“到此一遊”

字數:4886   加入書籤

A+A-


    原本,冬天是非常難熬的。
    但是今年的冬天格外舒服。
    無論土地廟,還是隔壁科爾沁草原新建的城隍廟,又或者千裏之外的薑國、楊國,都在大搞基建。
    土地廟的三百多萬斤存糧、梁滿倉這幾個月低價買入的糧草、晉國賠償的百萬斤糧……
    三個基建點可供使用的總糧食有千萬斤之多。
    薑國和楊國總人口,再加上周邊其他國家的流民,按照二十萬人算的話,平均到每個人頭上,就是五百斤糧食。
    度過這個冬天綽綽有餘。
    再加上民間的存糧,以及其他穀物、雜糧、雞鴨魚等,尤其是北擊匈奴獲取的牛羊,這應該是是一個豐年。
    不過呢,嶽川居安思危,深知“手中有糧心裏不慌”的道理。
    怎麽能一天三頓全吃飯呢?製作出來的行軍丹給誰吃啊?
    糧食得攢著!
    至少得留下半年的糧食儲備。
    這就叫格局!遠見!
    即便有行軍丹充數,這幾個地方的百姓還是其樂融融,幸福感滿滿。
    對淳樸的百姓而言,隻要不凍死、不餓死,就是燒香磕頭都求不來的好日子了。
    晉國、秦國、代國、中山國、無終、孤竹、樓煩等國來說,也都是豐年。
    以往糧食豐收,就值得慶祝。
    如果匈奴人不來劫掠,就連呼祖宗保佑。
    現在自己家豐收,還搶了匈奴人的牛羊,簡直都不知道用什麽詞語來形容了。
    擄掠的牛羊太多,各個城鎮牲畜交易市場滿是哞哞、咩咩的叫聲。
    一些受傷的、體弱的、患病的牛羊最先被宰殺。
    還有一些死在草原上的牛羊,隻要跑跑腿就能拖回來,拆解賣肉。
    也正因此,邊境城鎮催生出一大批拾荒者,又或者原始的倒爺。
    有錢的趕著小毛驢,沒錢的直接挑著扁擔,跟同村或者同族一起往北邊跑。
    騎兵推進速度快,根本不會攜帶太多負重,有時候為了追殺敵人,根本來不及打掃戰場。
    有些大膽的百姓就湊上去,以低廉的價格購買戰利品。
    急著北逐匈奴的騎兵們給錢就賣,甚至都不用給錢。
    百姓們隨身攜帶的蒸餅、幹菜、鹽巴就能換這些死牛、死羊。
    騎兵們天天吃肉,吃得都快吐了,就想換個口味。
    沒錢的百姓就等騎兵走了之後像禿鷲一樣打掃戰場。
    更有大膽的組建商隊,就吊在騎兵後麵跟著推進。
    一群步兵,愣是追著騎兵跑不掉隊。
    什麽喂馬的、修馬蹄的、捏腳的、修麵的、賣小吃的、擦洗甲胄的,又或者身兼數職的。
    總之一句話,這裏麵各個都是人才。
    越向北,氣候越發惡劣,隨行的百姓、小販陸續折返。
    他們的極限就是這裏了。
    騎兵隊伍還想繼續向北推進。
    武林至尊、寶刀屠龍的傳說深入人心。
    匈奴人集體向北轉移,肯定是去狼居胥山的。
    路上陸續出現死牛、死羊,甚至死掉的匈奴人。
    很顯然,匈奴人也扛不住了。
    很可能再追一段就能追上了。
    然而,氣候惡劣。
    糧草、補給困難。
    還有凍傷。
    所有的一切都在阻撓他們繼續前進。
    這時候,一個孤獨的旅行者出現。
    “能遇到我,你真是太幸運了。”
    傳說中的神秘商人?
    在這種時候遇到神秘商人,無疑是幸運的。
    但這種幸運伴隨著艱難的抉擇。
    有的人交換一批精良的鐵質刀劍,然後頭也不回的南下。
    有的人梭哈,購買藥品、食物、武器、指南針、千裏鏡,繼續往北。
    越向北,神秘商人出現的越頻繁。
    剛開始,神秘商人貨物簡單,以武器和補給為主。
    但是漸漸地,神秘商人除了千裏鏡、指南針,還會出售一些繪有奇怪圖案的羊皮。
    直覺告訴騎兵,這些羊皮就是尋找狼居胥的關鍵。
    掌握的羊皮越多,線索也就越明晰。
    就這樣,眾騎兵在神秘商人的變相慫恿下,不斷向北推進,追著匈奴砍殺。
    直到……
    黑夜越來越長,天氣越來越冷,行動越來越不便……
    騎兵們不再追逐,因為前方已經沒有匈奴人了。
    也不知是死光了,還是跑光了。
    騎兵們隻能隨便找一塊石頭,刻上自己的名字。
    沒文化的,就是某某某到此一遊,或者大字不識,隻能在上麵刻一個豬牛羊,或者其他具有特殊意義的符號。
    有文化的就不一樣了。
    先是周天子尊稱,再是自己對“尊王攘夷”政策的理解和擁護,自己家族姓氏,自己祖先對北逐匈奴的遺願,自己親族對此次出征的支持,自己這一路上如何披荊斬棘,飲冰臥雪,斬首異族多少、解救華夏子民多少……
    最後是沒能找到傳說中的狼居胥山,很遺憾。
    走了兩步,又折返回來,補上一句:老子下次還來!
    回去的路上也不忘繪製地圖,將沿途山川河流特征記錄下來,為家族後輩們標注路線。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是一個繁忙的冬天。
    更加繁忙的是各國當權者們。
    中山、孤竹、樓煩、無終之類的異族國家就算了,政治一塌糊塗,也沒有什麽圖強的欲望,大發一筆橫財很定要吃吃喝喝、唱唱跳跳。
    吃了一輩子苦,享受享受怎麽了。
    但秦、晉等大國就不一樣了。
    威脅來自於北方西方),但財富也同樣來自於北方西方)。
    兩個國家都要考慮今後發展的方向了。
    秦國今年借助騎兵犀利,幾乎把西戎徹底打垮。
    要麽死了埋掉,要麽投降幫忙埋人,沒有第三種可能。
    晉國則主要向北,先是各大家族私人行動,然後是國家正規軍出動,一舉打垮常年騷擾邊境的匈奴,更是跨境追殺,斬首數萬,俘獲人口、牛羊無數。
    但是,接下來怎麽辦?
    秦國很實在,向東擴張是不可能的,根本打不過晉國,能守著崤山、函穀關天險,關起門過日子就不錯了。
    就算擴張也是往西擴張。
    有騎兵之利,開疆拓土基本等於跑馬圈地,為什麽要東出函穀關跟晉國死磕呢?
    而且,吞並西戎千裏疆域,獲得數十萬西戎人口。
    這一切都得吸收,轉化成國力。
    所以,秦國朝堂上幾乎一致讚成結好晉國,雙方彌兵休戰,互不侵犯。
    問題來到晉國這邊。
    對於接下來的國策,晉國朝堂上意見不一,而且矛盾非常尖銳。
    喜歡繼承土地廟,從教黃皮子討封開始請大家收藏:()繼承土地廟,從教黃皮子討封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