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6章 鮮虞不是鹹魚

字數:4745   加入書籤

A+A-


    認祖歸宗,《合同文字》中的解釋是尋認祖先,並歸還本宗,也有歸還故土的含義。
    趙無恤剛剛在外開疆,肯定不是歸還故土,那隻能是前麵的意思了。
    嶽川猜測道:“是不是趙氏想要抬升你的身份?”
    想想也是。
    趙無恤現在身份卑賤,連庶出子都算不上。
    也就趙氏曾經瀕臨滅族,對子嗣格外看重,否則趙無恤根本不可能平安長大。
    現在趙無恤功成名就,什麽出身、什麽血統,都是扯淡。
    這是趙氏的種,誰也改變不了的事實。
    然而,趙無恤搖了搖頭。
    “不是趙氏,而是中山國!”
    趙無恤解釋道:“我的生母是狄人,之前我身份卑微,生母的身份也無從考證。但是現在,有人告知我,我的生母是中山國宗室之女,所以,中山國想讓我認祖歸宗。”
    說實話,嶽川很意外。
    讓趙無恤認祖歸宗的不是趙氏,而是中山國。
    不過,這也說得通。
    之前趙無恤身份卑微,不就是因為身上有一半狄人的血統嘛。
    老趙家對此並沒有什麽隱瞞和遮掩。
    放在中原這邊,隻要沾上夷狄蠻胡之類的字眼,就是低半頭、矮一截。
    混血兒並不是什麽光彩的事。
    然而,這種事情分人。
    諸侯爭霸,都是以“尊王攘夷”為旗號,但是喊了這麽多年,都是打幾個小卡拉米,而且大都是被動防守。
    你說沒有“攘夷”吧,他真有斬獲。
    你要說這功績有多大吧,還真算不上。
    而趙無恤,橫空出世,仿佛流星劃破夜空,狠狠撞在匈奴人腹地。
    犁庭掃穴、斬盡殺絕。
    所過之處,人頭滾滾。
    這也引發北方諸國效仿,紛紛組建騎兵隊伍追擊匈奴,一勞永逸解決北方邊患。
    雖然,趙無恤是得了《馬政》之利。
    雖然,趙無恤隻是起了個表率作用。
    雖然有很多雖然,但沒有人能否認趙無恤的功績。
    往小了說是少年英雄,往大了講是威震華夏。
    這種人物,不但中原諸國心熱,中山國、代國、樓煩、孤竹這些“夷狄”國家也眼饞。
    如果這是自己家的,該多好啊!
    華夏文化圈對周邊異族有著致命的吸引力。
    比如中山國,前身是北方狄鮮虞xian yu)部落聯盟,主要由鮮虞、肥、鼓、仇等幾個部落組成,向四周擴張,並且陸續建國。
    中山國由中山武公建立,屬於白狄,該國經曆了戎狄、鮮虞和中山三個發展階段,每個階段都被中原諸國視為華夏的心腹大患。
    但中山國跟那些斷發紋身、披發左衽的蠻夷不太一樣,他們多多少少還效仿中原,學習周禮,想著融入中原,而不是跟著匈奴玩。
    奈何,中原諸國不帶他玩,還時不時揍一下鮮虞部落聯盟,刷刷戰功。
    更是各種地域黑,比如“子係中山狼、得誌便猖狂”等。
    但是黑歸黑,鮮虞諸國的戰鬥力真不是蓋的,跟中原一哥晉國都能打得有來有往。
    直到三家分晉後,被三晉輪番伺候,最終亡於趙氏。
    現在,晉國主要精力都在南方,與楚國爭霸,跟鮮虞部落聯盟諸國還沒有全麵開戰,肥國、仇國還都活得好好地。
    鮮虞諸國依舊是心向中原,眼巴巴的等著被認可。
    而趙無恤,就是他們苦苦尋覓的契機。
    聽了趙無恤的分析,嶽川心中暗暗驚歎。
    不愧是從夷狄之子做到趙氏宗主的英雄豪傑。
    小小年紀就展現出了高絕的心智、洞察。
    最重要的是這份老成穩重。
    如果是其他少年人,單一個北逐匈奴的功績就足夠他們鼻孔朝天。
    再聽說好幾個國家要讓自己認祖歸宗,給自己宗室身份,甚至還要給自己畫一片地,讓自己建國。
    好家夥,誰能受得住這份誘惑?
    嶽川看了一眼屋外正在勞作的野人、牧民、中原人、中山國人……
    又想了想剛才趙無恤的“訴苦”。
    “你是怎麽打算的呢?”
    趙無恤搖頭,“我的打算,就是聽城隍大人的。因為我立過誓言,凡我建立城池,皆供奉城隍大人。我更不敢忘城隍大人的保佑:讓我成一國之君,擁八千裏路雲和月;為一姓之祖,享三千萬子孫祭與祀!”
    呃……
    嶽川猛然記起自己忽悠趙無恤時說的話。
    世界上最尷尬的事情是什麽?
    一個人喝醉了,嗨天嗨地的胡吹八侃。
    這不尷尬。
    尷尬的是有人拿手機拍下來了,以後還時不時地給大家放一下。
    不過,看到趙無恤熾熱的目光,嶽川知道,這小子當真了。
    一國之君!
    一姓之祖!
    八千裏風月,三千萬子孫。
    這種大餅,比中山國那個“認祖歸宗”香多了。
    就算趙氏把宗主之位讓出來,趙無恤怕是也不會多瞧一眼。
    這就是人的格局!
    受嶽川熏陶的人,格局一向都很大,不拘俗世小名小利。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但是這時候,嶽川又想起了另一件事。
    鮮虞聯盟諸國被滅,他們的子孫後人各奔東西。
    有的隱姓埋名,融入華夏,有的則回到苦寒之地,繼續繁衍生息。
    幾百年後,這片土地上又冒出了“鮮卑”、“烏桓”等異族,五胡亂華時期,鮮卑人建立的“魏”一統華夏北方大地,結束亂世。
    但是在這種曆史抉擇的關鍵時刻,鮮卑的孝文皇帝選擇了漢化。
    推行均田製和戶調製,變革官製和律令,遷都洛陽,分明姓族,改易漢俗等,令鮮卑徹底融入華夏,融入中原。
    嶽川覺得,既然遲早都要融合,為什麽不能和和睦睦、和和氣氣?
    如果能妥善解決鮮虞聯盟,中山國,以及周邊大片區域,都會提前幾百年融入中原。
    如果能融合了中山、代、肥等鮮虞聯盟建立的國家,這片土地上的人也會成為中原的藩籬。
    五胡亂華?割據燕雲?
    都是不存在的!
    這片土地上的人不答應!
    最最重要的,鮮虞聯盟諸國緊鄰北疆,而且他們的生活習性非常適應草原生活。
    如果能把他們拉攏到麾下,不但鮮虞諸國能快速融入中原,北方草原、北方冰原,也都能快速而高效的開發、占領。
    於是,嶽川抬起頭,看向趙無恤。
    “認祖歸宗,很好,很不錯!不過,我希望是讓鮮虞聯盟以你為宗!以你為尊!”
    喜歡繼承土地廟,從教黃皮子討封開始請大家收藏:()繼承土地廟,從教黃皮子討封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