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4章 王氏取名

字數:5470   加入書籤

A+A-


    龍陽很快就組織了一支百人規模的商隊。
    王家長子也收拾妥當,背著一個小包袱便來到宮中報到。
    與商隊一同出發的還有一支使團。
    他們將帶著龍陽的親筆書信和禮物,前往臨淄,為商隊尋找官方的支持。
    剛開始,嶽川還和大部隊一同行走。
    可是第二天,嶽川就受不了這種龜速。
    時間就是金錢啊!
    照這個速度下去,恐怕得七七四十九天才能到琅琊。
    自己又要“消失”一段時間。
    再回來的時候,怕是麥子都割完了。
    “會騎馬嗎?”
    王家長子回答道:“自幼習練弓馬,又得馬鞍、馬鐙之便,稱得上弓馬嫻熟!”
    “那就好!”
    嶽川回頭向商隊眾人說道:“我在琅琊等著你們!”
    說罷,雙腿一夾馬腹,絕塵而去。
    王家長子不敢遲疑,立刻追趕。
    使團和商隊眾人呆愕片刻,隨即長長的鬆了口氣。
    頂頭上司不在,自己也能輕鬆一些。
    商隊車夫都是精挑細選的孔武有力者,本就有點武藝,再加上長期練習龍陽所創“車把式”雙棍技擊之術,實力強得離譜。
    使團本就有護衛,佩劍披甲,實力比車把式們更強。
    尋常盜匪得喝多少碗,才會找不自在打劫這支隊伍?
    跑出一段距離後,嶽川忍不住問道:“你的小名是?”
    “晚輩出生時渾身香氣馥鬱,故名香兒。”
    王香兒?
    雖然不是王狗蛋之流,但也足夠女性化,所以平常不怎麽使用,或者都是以“王大郎”之類的稱呼。
    “先生乃當世大賢,晚輩隨先生行千裏,勝讀千卷書,鬥膽以弟子自居,還請先生為晚輩取一表字,以日日鞭策,時時自勉!”
    說罷,王香兒翻身下馬,行五體投地大禮。
    嶽川嗬嗬一笑。
    不是沒見過強行拜師的,吉吉猴王不就是麽。
    給它一根竹竿,它就敢爬到月亮上去。
    但王香兒這般強行拜師,讓人生不出半點惡感。
    沒辦法,說話太好聽了。
    而且人家說得有理有據。
    “你先起來,容為師好好想一想。”
    嶽川是取名廢,給其他弟子取名的時候都是數字。
    王香兒這裏也不例外。
    上輩子接觸的姓王的人很多,有王鵬、王剛、王偉這種一呼百應的,也有王狗蛋、王鐵柱、王富貴這種接地氣兒的,還有王健林、王思聰這種接天庭的。
    不是不會給姓王的取名,而是無論取什麽名字,腦海中總能浮現出對應的麵孔。
    現代的、古代的,身邊的、天邊的……
    姓王的差不多把好聽的名字給取完了。
    思來想去,卻一個名字都取不出來。
    王香兒有點失落,還以為嶽川不高興,於是再次跪下,磕頭說道:“先生,是晚輩魯莽了。”
    嶽川裝模作樣掐算了一下,說道:“你這名字……嗯……不好取啊!所以,需要慢慢推算。”
    王香兒聞言大喜,臉上的表情瞬間兩極反轉。
    咦?
    嶽川心中一動。
    剛才那一瞬間,好像看到一張熟悉的麵孔,腦海中甚至還浮現出一個。
    誰來著?
    原來是他!
    嶽川咳了咳,說道:“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不如,你就以競擇為名吧!”
    王香兒,哦不,王竟擇聞言大喜,再次磕頭。
    “多謝老師賜名!學生謹記老師教誨!”
    仔細咀嚼著“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這八個字,王竟擇心中隱隱生出一種明悟。
    沒錯!
    這個世道就是物競天擇。
    人與萬物爭,人又與其他所有人爭。
    琅琊王氏能夠發展壯大,就是因為在競爭中脫穎而出。
    琅琊王氏慘遭滅門之禍,也是因為在競爭中全麵失敗。
    不是田氏太陰險惡毒,而是王氏太弱小,連自保的能力都沒有。
    不是田氏覆滅了王氏,而是王氏沒能扛住上天的磨礪,沒有被上天選中。
    如果不是機緣巧合遇到嶽先生,父親肯定是熬不過冬天。
    自己帶著三個弟弟一路向西前往秦國,也肯定不會順風順水。
    這年代道路不靖,猛獸橫行。
    三個孩童一路跋山涉水、餐風飲露,隨便一點頭疼發熱、拉稀跑肚,就會要了性命。
    琅琊王氏隻剩下自己四人,死一個少一個。
    全死了的話,世間再無琅琊王氏。
    想到這兒,王竟擇猛地一激靈。
    適者生存!
    要適應琅琊、適應齊國、適應天下!
    當所有艱難險阻都殺不死王氏的時候,王氏就能在所有磨難中存活。
    跟隨嶽先生這一步算是走對了。
    如果沒有嶽先生教誨,自己還會跟在父親身邊,接受父親的教誨,學習父親那一套呆板迂腐的“存世之道”、“保身之學”,一輩子呆在王家大宅裏守家守業、承宗承嗣。
    起身之後,王竟擇一揖到底。
    “老師!學生此去琅琊,第一步當與鄉鄰競爭,成為琅琊第一名門望族;第二步當與公卿競爭,取代田氏成為齊國第一門閥世家;第三步,當與天下萬族競爭,成為華夏第一姓!學生壽短,難遂心誌,但學生子子孫孫無窮盡,世代矢誌、千載不移,定可……告慰先祖!”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嶽川被王竟擇這一番話震驚了。
    怎麽滴,又瘋魔一個?
    上一個立下這種宏圖大誌的,是“我全都要”的趙無恤。
    取“王竟擇”這個名字,純粹是隨緣。
    畢竟人總得有個名字是不是?
    可無論取什麽名字,都能跟現實中的書友撞到。
    索性取一個大家都知道的名字。
    至於“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妥妥的忽悠人了。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
    王竟擇聽了,還信了,更是從中領悟出一番嶽川都不知道的大道理。
    嶽川指了指前方,說道:“上馬!邊走邊說!”
    王竟擇撣了撣身上的塵土,隨即翻身上馬,跟上嶽川的腳步。
    “競爭,必須得有手段,而且是多種多樣不同的手段。手段沒有對錯之分,卻有高下之別。”
    “卑劣的手段,隻能讓自己一時得利,得到原本無法得到的好處。但長遠看,你現下得到的,會在未來由子孫償還,而且是加倍償還。”
    “還有一點是,當習慣了使用卑劣手段去欺詐、掠奪他人,其他人就會警惕這個家族,戒備這個姓氏所有成員。待他們虛弱時,會牆倒眾人推。這個家族基本不會有東山再起的機會!”
    “千裏之堤毀於蟻穴,不是這個蟻穴有多麽致命,而是江河中無數水流時時刻刻都在尋找大堤的漏洞!”
    “你既然立誌讓王氏成為千年名門、萬年望族,那麽,處世行事就要以千秋為綱、萬世為常。不光要謀自身名利,還要積子孫福德!”
    “隻有把朋友做得多多的,敵人做得少少的,五湖四海皆兄弟,才能如魚得水,龍遊八方。”
    說到這兒,嶽川回頭問道:“你見過大海嗎?”
    同樣的問題,嶽川也問過大黃。
    但得到的答案是:沒有。
    王竟擇笑著說道:“琅琊臨海,學生從小便在海邊長大。觀海聽濤,溫養無量。”
    “那好,你記住一句話——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裏;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學生——謹記不忘!”
    喜歡繼承土地廟,從教黃皮子討封開始請大家收藏:()繼承土地廟,從教黃皮子討封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