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2章 血賺,真是血賺

字數:5131   加入書籤

A+A-


    紙是好東西!
    大黃給龍葵的“求職信”就是“紙政”。
    以紙張為核心,營造該物品的高級感,然後以“贈送”的方式免費給予天下各國。
    贈送的數量也跟各國國力、施政、民生、文化等方麵掛鉤。
    說白了,就是營造薑國的特殊性。
    一個中立的,與各國都一團和氣的薑國。
    在這個策略下,紙張注定是一種稀缺的高端產品。
    不過,此一時彼一時。
    書聯建立,文廟出現,讀書人階層萌芽……
    紙張的需求大爆發。
    尤其是齊國這種舉國興建學堂,全麵普及義務教育的背景下。
    再加上山東人對編製的執著,平民百姓用的低端紙張,需求肯定超乎想象。
    是不是放開造紙技術呢?
    嶽川思考的時候,薑昭也在思考。
    紙張是好東西,眼下隻有各國君主才能擁有和使用。
    國內的公卿士族也隻能幹瞪眼。
    想用?
    找國君要。
    自己回國這段時間,就是憑著紙張爭取到了幾個公卿士族。
    這不是誇張。
    曆史上,齊國發生過“二桃殺三士”的奇葩事件。
    兩個尋常普通的桃子,導致三個猛士自殺身亡。
    比桃子更加珍貴的紙張,收買人心效果更佳。
    畢竟桃子隻能潤潤嘴,而紙張可以寫字,是文化、高雅的象征。
    有文化的,可以自己寫個字掛在家裏。
    沒文化的,直接把白紙掛起來。
    看,這是國君賞賜的!
    而且,薑國贈送的紙張非常多,多到可以一人一張。
    憑借賞賜紙張,薑昭還真拉攏到不少人。
    隻可惜,去年年末的時候,薑國對齊國的綜合評價不高,導致“贈送”的紙張數量減半。
    “聖人,您能弄到紙張嗎?”
    嶽川回過神來,說道:“紙張……我倒是有些門路,不過質量不如葵公主贈送的那種。”
    “質量差點也無所謂,不知聖人能弄到多少?”
    嶽川沒說話。
    他在思考造紙的問題。
    自己造紙是用的馬蜂,純生態無汙染,高效而快速。
    但是有個問題——產量低!
    倒不是馬蜂偷懶,而是原材料不足。
    製作高端紙張,主要原料是麻。
    土地廟種的麻也不算少了,但是供給薑國之後,就剩不了多少了。
    而且,馬蜂造紙肯定是最高端的紙。
    這種紙成本高,價格貴,肯定不能敞開了供應齊國小學生。
    是時候放開技術,開辦造紙廠了。
    嶽川沒打算在薑國開造紙廠。
    因為薑國太小了,有限的土地都種植瓜果蔬菜和桑樹了。
    薑國刺繡甲天下,紡織業以絲為主,麻根本沒有市場。
    在薑國開造紙廠,原材料都得從外麵買,無形中推高了成本。
    反而齊國。
    國內平原多,耕地廣,麻的種植量很大。
    不如把造紙這個產業放在齊國。
    “這樣,我在王子陽和公主葵那邊也有些關係,國君想要紙張的話,我可以幫忙打聽一下紙張的製作方法。”
    震驚!
    極度震驚!
    現場所有人都瞪大眼睛,張大嘴巴。
    薑昭連忙解釋:“聖人,我不是……我的意思是購買紙張……並非覬覦薑國的造紙術。”
    紙張是好東西,造紙術更是好東西。
    一個是金蛋,一個是下金蛋的老母雞。
    金蛋已經是有錢都買不到的好東西了,更別說老母雞。
    聖人竟然誤會自己想要造紙術,這這這……
    薑昭急得滿頭大汗,想辯解,卻不知道該從何說起。
    王競擇忍不住說道:“老師,國君並非此意……”
    嶽川擺了擺手,“紙張事關天下文教,王子陽與公主葵深明大義,致力於推廣文字和文教,他們豈是那種敝帚自珍的人?你們,看錯了王子陽和公主葵啊!”
    一句話,說得王競擇和薑昭麵紅耳赤。
    仔細一想,是啊!
    王子陽自創龍文、鋼筆、《字典》,為的不就是推廣文字,讓天下人都讀書寫字看書嗎?
    公主葵施行紙政,無償贈予各國紙張,不惜血本推廣教化。
    他們豈是那種惜金逐利的小人?
    薑昭歎服,“昭慚愧!竟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王競擇也汗顏,“弟子慚愧!弟子慚愧!”
    嶽川說道:“若是能求來造紙術,琅琊便可建造工坊,專業造紙。到時,所造之紙張,不但可供給國內所需,還可出口到其他國家。”
    “這……”薑昭有些擔憂,“我們出口紙張,不會影響到薑國的紙政吧?”
    嶽川“啊呀”一聲,“倒是疏忽了!”
    薑昭心中可惜。
    不過,君子不奪人所愛。
    薑昭雖然覺得可惜,卻也沒有過多奢求。
    嶽川握拳在腿上捶了捶,“此事關係天下教化,天下教化又與百姓福祉息息相關。為了天下百姓,我一定要說服王子陽和公主葵!”
    此言一出,其他三人齊齊震動。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不愧是聖人啊!
    這胸懷,不是我們凡人能比的啊!
    薑昭感激涕零,“無論成敗,昭都要替齊國百姓謝過聖人!”
    本來還想替天下百姓感謝一下的,但是想了想自己的身份,似乎還不夠格,就沒說出來。
    “聽聞孔先生在薑國編撰典籍,昭學識淺薄,無法相助,唯有獻上藏書若幹,聊表心意。還請聖人代為轉達。”
    齊國富庶。
    富庶自然就喜歡收藏書籍。
    自己看也好,用來裝點門麵也罷,總之越多越好。
    就連吃喝嫖賭不學無術的齊桓公,也有讀書的愛好,因此還生出了《輪扁斫輪》的典故。
    莊子把這個故事記錄在了自己的著作中。
    後世歐陽修也湊熱鬧,寫下:樂之道深矣,故工之善也,必得於心,工於手,而不可述之言也。
    黃庭堅也寫道:妙手從心得,接花如有神。
    所以,論到藏書,齊國絕對家底殷實。
    因此沒想到薑昭這麽慷慨。
    琅琊各家族藏書數量不少,但質量不高。
    薑昭的藏書,數量必定多,質量也必定不會低了。
    那一個不值錢的造紙術,換取齊國公室的藏書,自己血賺啊!
    要知道,這是焚書坑儒之前的藏書,而且是霸主國公室的藏書,其價值無法估量。
    另一邊,薑昭心中暗暗說道:表兄啊,不是我小氣,實在是家裏沒有文化人,跟文化沾邊的就這麽些破書了。
    暴雨,停電。手機碼字,現在手機也沒電了。不能四更,好難受)
    喜歡繼承土地廟,從教黃皮子討封開始請大家收藏:()繼承土地廟,從教黃皮子討封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