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1章 戰爭之道

字數:4633   加入書籤

A+A-


    繼承土地廟,從教黃皮子討封開始!
    “王先生,什麽時候悟道了?我竟然不知道!”
    伍子胥心中隻能震撼。
    在薑國悟道就這麽簡單嗎?
    冷不丁的就冒出來一個悟道境?
    不過很快,伍子胥就說道“他剛開始悟道,半隻腳踏了進去,他還需要一股力量。”
    伍子胥瞬間明白,自己就是那個力量。
    或者說,那一塊磨刀石。
    雖然隻有半隻腳,卻也足夠了。
    至少嚇唬那些鬼物足夠了。
    當王建放開意境的時候,一排排人影在他身周浮現。
    那些人影高矮胖瘦各不相同,衣冠穿戴不盡相似。
    然而,他們步伐一致、意誌堅定。
    他們與王建肩並肩,組成一道人牆。
    在他們身後,隱隱約約浮現出更多的身影。
    同樣的一致,同樣的堅定。
    “你們不是要戰嗎?那就來吧!”
    鬼物們如聞天雷,集體震恐。
    它們迅速蜷縮回角落裏,鑽進地縫消失不見。
    王建哈哈大笑,灼灼的目光在課堂上掃來掃去。
    “看到了嗎?隻要消滅火源,戰火就燒不起來!”
    學生們同時回答“看到了!”
    一場大戰消弭無形。
    沒有什麽比這更加生動、更加形象了。
    得到眾學生的認可,王建眼睛中的光芒更加燦爛,身上的氣勢也更加磅礴。
    他目光轉向伍子胥,沉聲問道“伍相,你以為呢?”
    伍子胥有些無奈,“你為什麽會選擇我呢?”
    王建昂頭看向屋頂,隨即直視伍子胥。
    “因為,放眼天下統兵者,都是酒囊飯袋之輩,視軍陣如兒戲,何德何能與我論道!長卿雖然知兵,卻過於年幼,缺少曆練,悟道尚遠。我……本要等他,但是現在,我……等不及了!”
    伍子胥再次問道“那麽昨日,你為什麽不與我論道呢?”
    “昨日?哈哈哈,伍相銳氣一折再折三折,也不足以與我論道!”
    伍子胥瞬間怒了。
    一折,折在龍陽,實力懸殊,沒什麽好說的。
    二折,折在黃相,境界懸殊,沒什麽好說的。
    三折,折在河神,地位懸殊,沒什麽好說的。
    可即便如此,我伍員也不是隨便一個人就能奚落嘲諷的。
    論道是吧!
    好!
    你拿到礪劍,就不要怪我折了你的鋒芒銳氣!
    伍子胥緩緩起身,一步步向前走去。
    周圍的學生們感受到氣勢壓迫,不自覺的向後退去,給伍子胥和王建留出一大片空間。
    “王先生剛才力壓眾鬼物,從根源上消弭爭端,不戰而屈人之兵,確實是兵家上策!然而,王先生恃強淩弱,此乃修為之功,無關兵事!”
    角落裏和地縫裏的鬼物們瞬間冒出頭來。
    “對!你恃強淩弱!”
    “有本事你收了神通咱們再練練!”
    伍子胥冷哼一聲,“聒噪!”
    一揮手,白霜狀的殺氣席卷出去,鬼物們瞬間藏身縮頭,不敢再吱聲。
    王建默默地看著這一幕,搖了搖頭。
    “伍相!若我身後有千千萬萬人,即便我手無縛雞之力,又當如何?”
    伍子胥哈哈大笑,“千千萬萬軍隊?怎麽可能?即便晉國楚國加在一起,即便天下列國的軍隊全部加在一起,也不可能有千萬之眾!”
    王建也笑了,“伍相!我沒有說軍隊!而是千千萬萬人!千千萬萬的普通人!或許是農民,或許是工匠,或許是小商販,又或許是乞兒、流民、野人……”
    “不可能!”伍子胥斷然否定,“你如何能將天下列國的百姓團結一致,凝成一股?這根本不可能!”
    “為什麽不能?因為他們都厭倦戰爭,不希望戰火燃燒到自己的家園。他們有共同的渴望,自然可以團結到一處。”
    王建這話說得很有道理。
    無論什麽出身,什麽階層,他們都有著共同的渴望,那就是和平。
    因為戰爭會摧毀一切。
    貧窮的人本就一無所有,還會因為戰爭而失去家園、財產,乃至生命。
    如果能團結起這些人,就是一股非常龐大的力量,一股不可戰勝的力量。
    伍子胥冷笑,“兩國交兵,各為其主。雙方百姓也一樣,哪怕他們有同樣的目標,但陣營的關係,他們隻會擁護自己的君主,仇視對方的軍隊。你說的,根本不可能。”
    “伍相說的陣營,不過是當權者故意製造出的認知障礙!目的就是為了蒙蔽百姓,讓百姓失去辨別是非真假的能力,成為一個隻知道聽從號令,沉迷殺戮的行屍走肉。”
    伍子胥舒展雙臂,釋放自己的氣息,展示自己的道。
    “我以仇入道,最為明白仇恨的力量!它能使人爆發出所有的勇氣、耐力、韌性,能突破極限,做到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完成不可能完成的目標。”
    “仇之道,最大的用處就是同仇敵愾!哪怕一盤散沙的人,隻要給他們找到一個共同的仇恨目標,就能以此為基,把所有人都凝成一股,打造成鐵板一塊。”
    “這……似乎與先生的道背道而馳,卻又有異曲同工之妙!”
    王建昨天見過伍子胥的道,也深切感受了仇之道的玄妙。
    也正是由此,王建捅穿了最後一層窗戶紙,捕捉到了悟道的契機。
    此時,王建閉上眼睛,靜靜感受仇之道。
    伍子胥還在繼續講述“人天生蒙昧,大部分人一輩子渾渾噩噩,哪怕有十個人、一百個人,對一隻餓狼,他們還是會一哄而散。”
    “對他們而言,隻要跑得快,就不會被餓狼吃掉。隻要餓狼吃飽了,就不會再傷害他們。他們根本不會對餓狼產生仇恨,反而會感激餓狼沒有選擇他,讓他活了下來。”
    “而我!就是要告訴他們,餓狼是仇人!這個仇人殺了他們的父母、兄弟、姐妹,將來還會殺死他們,以及他們的子女、兒孫。”
    “仇恨,會讓他們覺醒,會讓他們強大,會讓他們團結。他們會齊心協力殺死餓狼,從根源上解決問題。”
    “如果沒有餓狼,人還是會一盤散沙,東奔西逃,最終被各種各樣的危險淘汰。”
    “如果沒有仇恨,人根本不會有‘敵人’的概念,也不會有‘你們’的概念,更不會衍生‘我們’的概念,也就形成不了村莊、城鎮、國家。”
    “所以!仇恨才是人前進的方向,是文明發展的動力,也是維係族群的紐帶。”
    “從來不是君王製造了仇恨,而是所有的族群、國家都建立在仇恨的基礎上,他們必須不停地尋找仇恨目標,戰勝仇恨目標,在複仇中一次又一次壯大自己。”
    “當族群和國家再也沒有仇恨目標,再也沒有複仇動力的時候,就等於自毀道基,迎接他們的就隻有內訌、衰落、崩潰!”
    “這就是天下雖安,忘戰必危!”
    “王先生,你覺得我說的對嗎?”
    (第四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