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2章 跨越兩千年的仇恨

字數:5833   加入書籤

A+A-


    繼承土地廟,從教黃皮子討封開始!
    嶽川看著前方晉國的旗幟,陷入了深思。
    封建王朝都有分封皇子的傳統,尊貴的皇子,大都是一字王,也就是王號隻有一個字。
    類似楚王、吳王、齊王這種。
    王號大都是取自曆史,或者封地地名,或者其他。
    而所有王號中,最尊貴的隻有兩個。
    一個是秦王,一個是晉王。
    通常隻有最得寵,最受皇帝喜愛的皇子才能得這兩個封號。
    秦之所以尊貴,是因為一統天下,但是秦國祚短暫,所以在很長一段時間裏,秦王這個封號比起晉王要矮一頭。
    也就是因為出了個李世民,硬生生把秦王這個封號抬高了一頭,與晉王肩並肩。
    所以,在漫長的曆史中,晉王幾乎是所有封號中最尊貴的。
    這一切,都是因為晉國。
    是晉國賦予了“晉”這個字特殊的含義。
    整個春秋時代,幾乎都是晉國的稱霸曆史。
    晉國血脈高貴,是姬姓諸侯,與周天子最為親近,也最受信賴。
    晉國國力強盛,連續稱霸百年,是周王室最強力的守護者。
    晉國國運興旺,明君雄主一個接一個,這也使得晉國的霸業一代接一代,而不像齊國那樣,桓公之後一蹶不振。
    所以,晉國在封建王朝的地位非常高。
    哪怕司馬氏以一己之力把“晉”字抹黑了一大半,依舊不是其他字號能比的。
    而現在,這個隻存在於故紙堆上的晉國,活生生的出現在了嶽川麵前。
    嶽川歎息一聲,幽幽說道“伍員,你信宿命嗎?”
    伍子胥聽到這話,鏗然一笑,“嶽先生,員隻信自己,不信命!”
    嶽川點了點頭,“我也不信命!但是有時候,不得不信啊!”
    “哦?難道嶽先生以為,晉國不可戰勝?”
    說這話時,伍子胥嘴角勾起,臉上浮現出一抹狂傲。
    他忍不住遐想,連河神大人都覺得晉國不可戰勝,如果自己戰勝了晉國,河神大人會不會對自己刮目相看?
    然而,嶽川已經神遊天外,在腦海中極力搜索晉國、肥國的資料。
    夏商時期,黃河北部、太行山一帶活躍著一支“北狄”族群,其民身著白衣,長於弓馬,因而被稱為“白狄”。
    這個白狄,也就是趙無恤生母所在的族群。
    到了周朝,白狄人生活範圍逐漸擴大到西至陝北、東至河北、南至山東的大片區域。
    而晉國,也恰恰在這裏。
    所以,晉國的擴張史,實際上就是對白狄人的驅逐、打擊曆史。
    再然後,這些北狄人紛紛建國,也就是後來的中山國、肥國等。
    這些國名的風格與中原諸國有很大不同。
    中山國,因為國都中有一座山而得名。
    肥國,幹脆就是因為其國民身體肥胖,並且以肥為美,幹脆就叫肥國。
    而且,肥國受到周天子冊封,爵位為子爵,也被稱作肥子國。
    肥國滅亡後,其後裔四處遷徙。
    一支北遷投奔燕國,燕國給了他們一塊地,讓他們重新建立肥國。
    一支南遷到蘇皖之間,建立城池,據說就是現在的肥東、肥西,以及合肥。
    一支西遷到山西晉中昔陽縣,再建肥子國。
    一支東遷山東遂國故地,也就是如今山東泰安附近的肥城。
    所以,在嶽川看來,晉國滅肥國,是一個非常愚蠢的行為。
    肥國並沒有因此而徹底消亡,他們的子民反而四麵開掛,到處開枝散葉。
    後世出現的“以肥為美”,不能說與肥國遺民毫無關係。
    晉國滅肥,隻是獲得了彈丸之地。
    但晉國失去了道義,失去了中山國等夷狄之國的親善、友好。
    此後中山等國與晉國不斷死磕,一直磕到晉國消亡,繼續與繼承者三晉死磕。
    哪怕最後趙國滅掉了中山國,占領了這片土地,但是始終沒能讓這片土地上的人歸心。
    陝北、晉北、河北、關外這大片土地,大致可以看做燕雲十六州區域。
    這片土地上孕育了一個又一個強大的政權,與中原王朝對抗。
    鮮卑、烏桓、高句麗、遼、金、蒙古……
    千百年間,他們一直滋擾中原、劫掠中原,甚至毀滅中原文明。
    春秋時期,晉國以及後繼的三晉滅掉了中山國為代表的鮮虞聯盟諸國。
    他們的國人要麽四散逃離,要麽被中原國家同化融合。
    東漢末年,司馬氏一統天下,三家歸晉,而西晉亡於五胡亂華。
    所謂五胡,其中大部分就是當年鮮虞聯盟諸國的後代。
    覆滅西晉的胡人組建成一個強大的國家,也就是前秦。
    前秦與東晉決戰。
    秦和晉,跨越千年的又一場宿命對決。
    前秦八十萬大軍,東晉八萬。
    結果是,前秦詭異的慘敗。
    這也導致前秦崩潰,北方各民族紛紛脫離前秦,各自建國,也就是五胡十六國。
    而這場宿命的對決,史稱淝水之戰。
    之後,高句(u)麗(li)出現。
    這是存在於公元前1世紀至公元7世紀的中國古代邊疆政權,地跨今中國東北地區與朝鮮半島,疆域直抵日本海。
    南北朝時期改稱“高麗”,又稱“高氏高麗”,與公元十世紀建立的高麗(又稱王氏高麗)沒有半點關係。
    反倒泡菜國喜歡四處認爹,故意混淆兩者的概念。
    比如隋煬帝楊廣三征高句麗,李世民也三征高句麗,還都沒打下來。
    整個隋唐時期,對高句麗的征伐一共持續了70多年。
    李世民曾說“高句麗不除,後世必為大患。”
    最終,武則天滅掉了高句麗。
    緊接著,盛唐的國力達到頂峰,世界的中心。
    一場安史之亂,又令大唐由盛轉衰。
    安史之亂的罪魁禍首安祿山是胡人,出生地營州柳城(今遼寧朝陽)。
    史載安祿山腹大垂膝,肥胖驚人。
    安祿山晚年更加肥胖,肚子掉到了膝頭下邊,體重三百三十斤,每當走路隻有用兩個肩膀向上提起自己的身子,才能動腳。
    而在唐玄宗麵前跳胡旋舞,動作卻快得像旋風一樣,因此備受唐玄宗寵愛,官運亨通,平步青雲。
    封柳城郡公,贈範陽大都督,晉東平郡王。
    到了天寶元年(公元742年),升任安祿山為平盧節度使兼柳城太守,押兩蕃(契丹與奚人)、渤海、黑水四府經略使,成了“封疆”大臣,掌控大唐王朝的整個東北邊疆。
    肥!
    胖子!
    胡人!
    燕雲、東北……
    嶽川將這些人們從未注意到的細節串聯起來時,發現一切都解釋得通了。
    中原與北部邊疆少數民族持續一千多年的愛恨糾葛,其根源就在晉滅肥。
    代表華夏正統的晉國,用極其卑劣的方式滅掉了弱小的肥國。
    因此,引起中山國等鮮虞聯盟的仇恨。
    連帶的,所有北部、東北部的異族都對中原文明產生了排斥、抗拒、不信任。
    一輪又一輪的仇殺中,人們不再關心對錯與否。
    原本,他們都是向往中原文明的,中山國、肥國還都收到了周天子的冊封。
    可是因為晉國的行為,將他們推到了對立麵!
    而這個小小的仇恨,持續了整整兩千四百年!
    看著前方旗幟招展的晉國隊伍,嶽川的拳頭緊緊握起。
    自己既然來了,就不會再讓這種局麵出現,也不會讓曆史重演。
    鮮虞聯盟,我保定了!
    晉國來了也不行!
    我說的!
    “伍員,你敢殺人嗎?”
    伍子胥愣了一下,隨即昂首挺胸。
    “有何不敢!”
    似乎覺得這麽說還不夠,伍子胥補充道“先生就是想殺晉國國君,員也二話不說,一劍砍了他!”
    嶽川大喜,“真的?那太好了!”
    伍子胥……
    要不,咱們重來一遍?
    (第四更~2600字~這一章查了很多資料,關於肥國、秦晉、鮮卑、北方以及東北方少數民族這條線索,有興趣的可以自己查資料。本章內容雖是純屬虛構,但也是在查證了很多資料的基礎上虛構。有時候,有時候,這真的就像是一場場宿命的仇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