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2章 晉國之謀

字數:4809   加入書籤

A+A-


    繼承土地廟,從教黃皮子討封開始!
    “在外臣看來,肥國最大的資源就是東西鄰於晉、齊,南北接於夏、夷,能通東西之財、達南北之貨。隻是肥國未能將這個優勢發掘出來,數百年來始終未能得其便利。”
    “若是肥國能與晉國交好,我國可派駐一支勁旅駐紮肥國,幫助國君大人鎮壓局麵,威服四方。屆時,君上便能坐收通商之利,日進鬥金,年入百萬。”
    “我晉國駐軍一應花費,皆由我國承擔,國君大人無需為此消耗一錢一糧。除此之外,國君大人還能低價購買我晉國糧食。”
    說到這裏,中行吳自信一笑。
    “據外臣所知,肥國以牧羊為業,農田稀少,國內產糧不多,每年都要從國外購買大量的糧食。然而糧價昂貴,肥國經常要付出更多的錢,才能換取少量的糧食。”
    “中原列國,都是肉貴而糧賤,肥國卻糧貴而肉賤!這些奸商,著實可惡啊!”
    聽到中行吳的話,肥國人集體驚呼。
    沒錯!
    肥國產糧不足,經常需要從外麵購買,糧食千裏迢迢運輸,肯定比其他國家更貴。
    這一點可以理解。
    而且,肥國是夷狄之國,購買糧食的時候本就吃虧。
    低價的糧食肯定不用想,能買到手的肯定都是高價糧。
    這種事情雖然不合理,但確實是市場上比較常見的現象。
    肥國的糧價確實貴,但比肉還貴就有點以偏概全了。
    因為肥國羊多,肉價便宜,遠比中原諸國便宜。
    中行吳這番話,分明就是偷換概念。
    但不知情的肥國人上當了。
    他們原本就缺少辨別能力,再加上見識有限,此時紛紛鼓噪起來,大罵奸商。
    “平常賣給咱們糧食的都是什麽人?”
    “不知道。”
    “我聽說是一個薑國人,好像姓梁。”
    “梁滿倉嗎?”
    “對對對,就是他!”
    別說翁胖子坐不住了,嶽川也坐不住了。
    你們晉國想打肥國的主意,憑本事上啊。
    可是你們搞這些歪點子,那就……別怪我更髒了啊……
    嶽川眼珠子骨碌轉動琢磨壞水的時候,肥國百姓開始請願。
    “國君大人,我們可以答應晉國啊。”
    “對啊!不花一錢一糧,能白得一支強大的軍隊啊!”
    “還能什麽不幹,坐著收錢。”
    “那些該死的商人,竟然用高價糧坑我們,必須得對他們狠狠征稅。”
    “晉國是霸主國,跟著晉國混肯定錯不了。”
    綿皋沒有理會群情激憤的百姓。
    他是單純,但不是傻。
    晉國打著什麽主意,下麵的老百姓不知道,他還能不清楚?
    不過,綿皋也不想跟晉國交惡,即便拒絕,也得拒絕得漂亮一點。
    於是,綿皋拿著絲巾擦了擦嘴,又揉了揉肚子。
    “哎呀,薑國的美食真是太好吃了,不知晉國有什麽美食?”
    中行吳……
    他已經在極力的回想了,然而把從小到大吃過的所有飯菜都加起來,也沒有一個能與羊肉串相提並論的。
    哪怕國君設宴,那些食物的味道也都一言難盡。
    中行吳雖然人品不咋地,可還幹不出當眾撒謊的事情。
    如果他真的這麽幹,隨行使團成員第一個不幹。
    “我……晉國,並無如此美食。”
    綿皋頓時大驚,“什麽?堂堂霸主國,竟然連一個小小的羊肉串都沒有?”
    中行吳瞬間羞憤難當。
    我堂堂霸主國,最強的肯定是國力。
    “國君大人有所不知,我國無論軍事、文化、經濟,都是當今之世數一數二的,怎麽是一個小小的羊肉串能比的?”
    綿皋轉向身邊眾人,“晉國連羊肉串都沒有,你們願意去晉國嗎?”
    “不願意!”
    “不去不去!”
    “我要羊肉串!”
    肥國的臣子和百姓們全都用腳投票。
    晉國來肥國駐軍,並不會損害他們的利益。
    所以他們並不反對晉國駐軍。
    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們樂意去晉國。
    沒有羊肉串的地方,為什麽要去?
    還是自己的國家好,有美味的羊肉串。
    綿皋哈哈一笑,向中行吳做了一個“愛莫能助”的表情。
    “貴使,你也看到了,我們國家的百姓,不太喜歡晉國。”
    “不不不!國君大人,他們隻是喜歡羊肉串,並不是不喜歡晉國。其實,我們晉國也可以有羊肉串。”
    “啊?真的?”
    “真的!千真萬確!”
    中行吳心中暗道羊肉串這種看一眼就會的東西,還能難得住我們?回去就給他弄出來!
    綿皋高興得直拍手,“那就等晉國有了羊肉串,我們再談駐軍的事情吧。”
    中行吳直接愣住。
    他就不明白了,駐軍跟羊肉串到底有什麽關係?
    一轉頭看到竊笑不止的翁胖子,中行吳心中火起。
    也不知道這家夥給肥國國君灌了什麽迷魂湯,總覺得肥國國君三魂七魄都被薑國勾走了。
    中行吳咳了咳,說道“國君大人可知吳國?”
    聽到這個字眼,伍子胥瞬間坐直了身子。
    胖阿東也支棱起了耳朵。
    薑國跟晉國隔空鬥法,怎麽還牽扯到我們吳國了。
    綿皋點了點頭,“吳國乃南方大國,吳王闔閭愛劍之名,我也有所耳聞。不瞞貴使,我宮中也收藏有吳國的大寶劍。”
    伍子胥心中暗道大王的名聲,都傳播這麽遠了嗎?不錯,不錯……
    中行吳心中暗喜。
    不怕你不知道,既然你知道吳國,那就好辦了。
    “國君大人可知,百年之前,吳國還是南方一蕞爾小國,其國猛獸橫行、毒蟲滿地,其民衣不蔽體、食不果腹,其君結草為廬、劈木為屋……”
    伍子胥怒而起身,“此話當真?”
    中行吳沒有聽出伍子胥的弦外之音,還以為對方是普通的路人甲。
    不過,中行吳很喜歡這種捧哏的路人。
    示意,他得意的杵了杵手中旌節。
    “真!當真!我說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字,都可以代表我家國君大人!”
    一國使者,在外就是國君的代表。
    手中的旌節,就是出國前國君親手授予。
    所以,沒有人質疑中行吳的話。
    也沒有人質疑晉國國君。
    連帶的,也就沒有人質疑吳國這段曆史。
    隻是眾人不明白,中行吳為什麽突然說起這些百年前的往事。
    補一張旌節的圖,就是蘇武手中拿的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