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5章 中山文公

字數:5162   加入書籤

A+A-


    繼承土地廟,從教黃皮子討封開始!
    這種好事,沒有人會拒絕!
    就算趙無恤不答應,他身後的所有人都會摁著頭幫他拜堂。
    當然,趙無恤不會拒絕。
    他還夢想著八千裏疆土,三千萬子孫呢。
    後宮,必須開,而且要大大的開。
    晉國的要,鮮虞的也要。
    愛情什麽的重要嗎?
    一點都不重要!
    在三千萬子嗣這個主線任務麵前,愛情啥也不是。
    中山國願意把整個國家當嫁妝,其他諸國也都把自己的國家當陪嫁。
    麵對這群豪爽的國民老丈人,嶽川心中滿是震撼。
    不過轉念一想也就理解了。
    國家弱小是原罪。
    夷狄出身更是原罪。
    鮮虞諸國這兩樣都占了,偏偏還處在霸主國身邊。
    西邊是新霸主晉,東邊是老霸主齊,無論這倆誰強大,肯定都會拿鮮虞諸國開刀、立威。
    中山國君正是看到了這一點,才會想著讓趙無恤“認祖歸宗”。
    隻可惜,趙無恤不感冒。
    現在換一個方法,讓趙無恤當祖宗。
    以趙無恤為媒,讓鮮虞百姓徹底融入華夏圈子。
    同時,也是以鮮虞聯盟全部家底為賭注,押寶趙無恤。
    梭哈是勇氣!
    梭哈更是智慧!
    綿皋等人純粹是出於兄弟之情,根本沒想那麽多,頭腦一熱就跟牌了。
    但中山國君不一樣,他是經過了認真地觀察、仔細的思考、慎重的決策。
    一道靈光從嶽川腦海中劃過。
    中山國,其國土嵌在燕趙之間。
    是由白狄所建立的國家,因城(中山城)中有山而得名中山國。
    史載,該國建立者中山文公,姬姓,也有一說是子姓。
    姬姓,是周天子的姓。
    子姓,是大商人皇的姓。
    這兩個姓氏估計都是中山國往自己臉上貼金的結果,都沒有得到對方的認可。
    不過這也側麵反映了中山國對融入華夏的渴望。
    “中山文公”這個名字,讓嶽川想到了很多。
    因為兩千五百年後,同樣有一個以“中山”為名的人,他最大的貢獻就是“驅逐韃虜、恢複中華”,而他的名字就是“文”。
    中山國為代表的鮮虞諸國一心渴望融入華夏,卻屢遭拒絕,還被晉國毆打,被三晉滅國。
    其國民四散流亡,成為華夏北方、東北方諸多少數民族的祖先。
    此後兩千年,他們不斷滋擾邊境,甚至席卷中原。
    最終,由另一個“中山”結束一切。
    同時,也徹底達成了融入華夏的夙願。
    嶽川忍不住想,如果中山文公的渴望能達成,還會有後麵那麽多波折嗎?
    也許,北方、東北在春秋時期就一團和氣,一派繁華。
    後世也不會有五胡亂華,不會有南北朝並立,不會有燕雲割據,更不會有元、清,自然也就沒有“驅逐韃虜、恢複中華”。
    曆史是一個循環!
    是一個因果循環!
    有因必有果!
    人們常說,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確實是這個道理。
    晉國覆滅肥國種下因,導致了長達兩千多年的華夷廝殺。
    也許,在中山先生之前,沒有人想到這一切的關聯。
    也許,即便中山先生之後,依舊有人覺得這是無稽之談。
    但嶽川相信自己的直覺。
    “我一定會說服趙無恤,同意這門親事。”
    聽到嶽川的話,中山國君長舒一口氣。
    他能感覺得出嶽川話語中的信心,以及誠懇。
    即便嶽川對趙無恤沒有什麽影響力,隻要能把鮮虞諸國開出的籌碼如實稟告,趙無恤必然不會拒絕。
    鮮虞諸國太需要趙無恤,也太需要這個契機。
    為了消除最後一絲不穩定因素。
    中山國君說道“成婚後,他可以使用趙姓,也可以使用我們的姓氏。”
    嶽川好奇問道“國君大人如何稱呼?中山國的姓氏又是?”
    “咳咳咳……”
    一說到這個,不但中山國君尷尬,其他幾個也都背過身、轉過臉。
    “這個啊,說來話長了……”
    “我們這邊取名字都比較隨意。”
    “嗯,想叫什麽就叫什麽。”
    中山國君解釋道“我們之前都是用的子姓,現在都是用的姬姓。”
    嶽川頓時明白,史書沒有寫錯。
    這些家夥就是往自己臉上貼金。
    如果他們的國祚能再延續幾百年,估計會集體姓劉。
    咦……等等,後世還真有個姓劉的中山靖王,這家夥還特別喜歡生兒子,他的兒子還特別喜歡顯擺自己“中山靖王之後”的身份。
    不會吧?
    不會吧?
    想到這兒,嶽川說道“姬姓不妥,怕是晉國那邊會有說法,還是子姓吧。”
    說這個,純粹是私心。
    世上已經沒有人皇,也沒有人皇後裔。
    如果這群人能以“子”為姓,尊人皇為祖,也算是對人皇的告慰。
    眾人大喜。
    “以後我們就以子為姓了。”
    嶽川接著說道“趙無恤出身晉國趙氏,那邊肯定也看得緊,估計這會兒已經在給他張羅婚事了。這一點,你們能接受嗎?”
    中山國君哈哈大笑,“趙家小子威震華夏,就該多娶幾個婆娘,多生幾個娃娃,把他這一身血脈流傳下去。我們支持還來不及,怎麽會反對?”
    “對對對!我們支持!肯定支持!”
    “這怎麽會反對?”
    眾人奇怪的看著嶽川,感覺這話有點不可思議。
    就跟配種一樣。
    無論羊群還是馬群,能留下子嗣的,都是最優秀的公羊、公馬。
    整個羊群都是某一隻公羊的,整個馬群都是某一隻公馬的。
    這隻公羊和公馬什麽事都不幹,就是配種。
    不但配自己家的,還會被拉出去,到別的羊群、馬群配種。
    一夫一妻,在動物界中就是扯淡!
    趙無恤雖然不是公羊、種馬,但道理是相通的。
    隻是這種劇情橋段,嶽川也就在種馬小說裏看到過那麽一兩次。
    每次看到這種書,嶽川都是持批判的態度。
    每次都會逐字逐句分析、總結、記錄,準備找到小說作者深入交流。
    “既然大家這麽支持,我們不妨更深入一點,今後的鮮虞聯盟打算怎麽經營?往哪個方向發展?”
    說到這個,眾人都慎重起來。
    就連中山國君也不例外。
    他之前根本沒想過能把趙無恤招過來,自然就沒有考慮過後續的事情。
    現在,夢想成為現實。
    接下來的夢該怎麽做?
    (中山國的創建者真的就是“中山文公”,有史為憑。兩千多年後,另一個中山文公驅除韃虜,恢複中華。如果這不是宿命循環,什麽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