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5章 國號

字數:5175   加入書籤

A+A-


    繼承土地廟,從教黃皮子討封開始!
    倭島的神廟算是意外之喜。
    嶽川決定,什麽時候有空了,往倭島溜達一趟,給小廟開個光。
    以後就能兩頭跑了。
    隨即,嶽川將目光收回華夏。
    燕國國君審時度勢之後,也皈依了長生神教,不過是私底下、秘密的,心照不宣那種。
    明麵上,還是要保持距離的。
    除了燕國,周邊其他區域都落入嶽川手中。
    怎麽概括這片區域呢?
    沒有燕、沒有趙的燕趙之地。
    不同於薑國、吳國那種幕後掌控,嶽川對“燕趙之地”是絕對掌控。
    除了燕國是周天子冊封,其他都是夷狄小國,或者幹脆就是部落。
    這些小國國君、小部落酋長都戰戰兢兢,唯恐哪裏做得不對,觸怒了長生天。
    真要出點事,邊騎殺上門,那就死到臨頭了。
    如果惹得長生天降臨,把自己一劍砍掉,都沒地兒說理的。
    也正因此,眾小國對長生天畢恭畢敬,頂禮膜拜。
    借著這個機會,嶽川把“長生神教”的教義傳播出去。
    第一,飯前洗手。
    第二,人畜分離。
    第三,多喝熱水。
    沒錯,這就是長生神教的三大教義。
    隻要遵守這三點,就能獲得長生。
    原本活不過三十歲的人,能活過半百,原本半百都夠嗆的,能活到七八十,甚至長命百歲。
    然後就是對河流水源的治理,對井水的保護。
    這些具體的事情,嶽川全都交給鹿靈。
    精靈還有它們手下的祭司們之前就是幹這事的,現在接著幹這事。
    無事可幹的趙無恤也班師回城。
    大婚在即,他也要開始準備了。
    盛夏的科爾沁非常炎熱。
    草原上沒有高山和植被遮擋,陽光格外強烈。
    冰封半年的土地也要趁這短暫的機會,把生命怒放出來。
    草木瘋長。
    一天就能長高一搾,牛羊吃草的速度根本趕不上長草的速度。
    科爾沁城牆上。
    嶽川與趙無恤並肩而立。
    嶽川雙手撐在女牆上,趙無恤則落後半個身位。
    “師父,我覺得城牆的意義不大,可以讓黃家的把主要精力轉移到道路、房屋的建設上。大婚在即,肯定有大量人口湧入城中,眼下的房屋數量,怕是接待不過來。”
    嶽川笑了笑,“房屋最多傳代人,用百十年。而城牆是千秋萬代,能用上千年。城牆的建造非但不能放鬆,還得抓緊,爭取你大婚之前能合攏。”
    趙無恤瞬間躬身,“是,弟子明白了!”
    嶽川手指敲在城牆上,指甲與石質發出清脆的碰撞。
    雖然沒見過《霸業十三篇》關於城池的營造,但嶽川堅信大力出奇跡。
    城牆嘛,隻要夠高、夠厚、夠硬,不就行了。
    科爾沁的城牆沒有任何花裏胡哨,就是堆料!
    華夏人在匈奴故地上修築的第一座城,象征意義巨大,嶽川舍得人工,也舍得本錢。
    趙無恤又說道“師父,鮮虞諸國下一步怎麽發展?”
    原本,鮮虞諸國就是中山國、肥國等幾個夷狄國家。
    可是趙無恤的邊騎大殺四方後,燕國周邊諸多小國、小部落集體歸附。
    “鮮虞諸國”的範圍進一步擴大。
    用嶽川的話來講,就是山西東部、河北全部、內蒙東部、遼寧西部這一大片區域。
    就燕國這個釘子戶有點礙眼,把連成一片的地盤摳出一塊。
    趙無恤的言外之意,就是燕國怎麽辦。
    這麽一大片區域都拿下了,燕國還有留著的必要嗎?
    嶽川想了想,說道“燕國是小國,國力不強、名聲不顯。可終究是天子冊封,是華夏出身。滅之,弊大於利!算了吧。”
    趙無恤之前打的是“尊王攘夷、降妖除魔”的旗號,在眾多夷狄國家中橫衝直撞。
    華夏諸國對趙無恤的行為隻會拍手叫好。
    這叫揚天威於國門之外。
    就算把那些夷狄國家全滅了,華夏諸國也不會說什麽。
    畢竟是“尊王攘夷”,誰也說不出什麽。
    有本事你也去打啊!
    可是,滅燕國就不一樣了。
    這是周天子冊封,華夏諸國成員。
    趙無恤總覺得心中硌得慌。
    那麽大一片版圖,偏偏被燕國摳掉一塊。
    嶽川笑了笑,“想要土地,往北開拓,所有的土地,都是你的。至於燕國,它先天條件不足,後天發育困難,成不了氣候了。”
    這是實話。
    上輩子的燕京能發展起來,那是因為全國的輸血,各種資源硬堆出來的。
    現在的燕國,就那巴掌大一片地盤,自力更生,能有什麽作為?
    嶽川很想看看,燕京百姓揮著鋤頭種地是什麽畫麵。
    趙無恤長長吐出一口氣,把燕國拋到腦後。
    “師父,待我整合了中山諸國、燕國周邊大片區域,還有草原上匈奴故地,我是立國,還是怎麽?”
    嶽川蹙眉。
    這是一個問題。
    雖說春秋時,“國家”的概念很初級,也很模糊,國家歸屬感也無限趨近於零。
    楚才晉用、朝秦暮楚這種事再正常不過。
    秦始皇能一統天下,離不開六國人才的鼎力支持。
    但,那是對華夏而言。
    鮮虞諸國,還有燕國周邊大大小小的國家、部落,它們迫切需要一個旗幟。
    一個能把他們聚集起來的旗幟。
    如果繼續保持眼下這種零散的局麵,連凝聚力都談不上,更何況融入華夏。
    嶽川反問道“你有什麽好的想法嗎?”
    趙無恤拱手道“父親來信說,可以奏請天子,為我求封爵位。有了爵位,就能名正言順立國。”
    嶽川點了點頭。
    趙簡子的想法非常可行。
    冊封爵位,對周天子而言,就是一封詔書。
    但有了詔書,趙無恤的國家就是名正言順的華夏國家。
    雖然沒有這個詔書,也不會有人反對——至少不敢明麵上反對。
    而且,趙無恤“尊王攘夷”,讓周天子臉上倍兒有光,不給個爵位也說不過去。
    趙無恤解釋道“師父,如果您覺得不妥,我可以謝絕父親的好意。”
    說罷,趙無恤跪倒在地,“無恤心中,還是希望能得到師父的冊封!”
    聽到這話,嶽川心中一震。
    雖然前不久用長生天的身份冊封了一個“大食”國,但那就是隨口說說,惡搞成分居多。
    如果冊封趙無恤。
    嶽川肯定大辦特辦,昭告天地,祭祀四方那種。
    隻可惜,大周氣數未盡,嶽川也不敢太冒頭。
    “還是聽你父親的吧!向天子請封!”
    趙無恤肩膀一動,隨即重重叩下。
    “是!師父!”
    抬起頭後,趙無恤倔強的昂著頭。
    “那就請師父,賜我國號!”
    (猜猜會是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