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2章 八駿

字數:4879   加入書籤

A+A-


    qzone.io,最快更新繼承土地廟,從教黃皮子討封開始 !
    智氏這般劈頭蓋臉的罵,三個人都沒脾氣。
    “智兄,我們怎麽愚蠢了?我們這是為子孫計,為百年計!”
    “沒錯!智兄不樂意,就當沒這回事。”
    趙簡子收起桌上的三封書信。
    “智兄,大家把你當自己人,有發財的好事帶你一個。你要是不,你什麽也沒聽到。”
    “好事?為子孫計?為百年計?”智氏嗤笑一聲,“雖然大家都知道咱們手上不幹淨,可畢竟沒證據。”
    說著,智氏抬起左手,袖子自然垂下。
    他的右手緊緊攥著,放入袖中,拿出來時已經攤平,手上空無一物。
    “懂嗎?就算國君大人明知道咱們做了不好的事情,可至少明麵上都過得去。而你們計劃的事情,根本就是把國君當傻子,把天下人當傻子。損國肥私,不是這樣損的,也不是這樣肥的!”
    聽到這話,三人頓時明白自己誤會了。
    三人對視一眼,同時拱手行禮。
    “還請智兄教我!”
    智氏哼了一聲,“想當年,管相推行霸業,目的不就是代天子而令諸侯嗎?可是明麵上,桓公依舊打著尊王攘夷的大旗。再看今天,鮮虞諸國會盟諸侯,他們不就是想融入咱們華夏圈子嘛?但是人家明麵上打著薅羊毛的旗號,給咱們華夏諸國讓利。再看看你們……野心昭然若揭!別說跟管相比了,跟夷狄比都不如啊!”
    三人同時臉紅。
    之前被喜訊衝昏了頭腦,也沒仔細思考。
    現在仔細想想,還真是這個道理。
    築城!
    而且是拿國家的資源為自己築城。
    國君又不傻,怎麽可能樂意。
    就算國君不發作,心中肯定也有怨言。
    還說為子孫計,為百年計,真要被國君恨上,能不能挺過百年都兩說。
    趙簡子問道:“依智兄之見,我們當如何操作?”
    智氏抱著胳膊,閉上眼睛,靜靜思考。
    其他三人不敢打擾。
    甚至呼吸都平靜下去。
    “馬!”智氏睜開眼睛,“馬政!”
    三人不明所以。
    “馬政跟我們築城有什麽關係?”
    智氏解釋道:
    “如果直說築城,我們怎麽調用國家的資源?到時候,就是用國家一粒糧食,一個銅錢,那都是假公濟私。可如果咱們換個方法,為國牧馬呢?這就是為國分憂了啊!”
    “國家每年都要拿出一大筆錢用來采購馬匹,不止是戰馬,還有馱運物資的挽馬。這些錢,全都便宜了馬販子。如果咱們換個路子,自己在北方建立馬場,自己養馬,豈不美哉?”
    “你們想想,這馬場建立之後,有什麽好馬肯定是留著給咱們自己。要是馬販子,他們會把千裏馬賣給咱們嗎?到了戰爭吃緊的時候,他們還會穩定的提供馬匹嗎?外人,終究不如自己人啊!”
    “既然要養馬,是不是得有馬夫?馬夫是不是得有住的地方?既然要住,那是不是得修一堵牆,免得什麽豺狼虎豹偷了國君的馬?咱們把牆修得高一點、厚一點,那也是為了保護國君的財產啊!”
    “咱們晉國既要與楚國爭霸,又要壓製秦國東出,肯定需要很多馬匹,一座馬場怎麽夠呢?少說也得十座啊!對不對?咱們晉國是諸侯伯長,是天下霸主,咱們的騎兵至少得占全天下一半以上!”
    “以前,咱們是萬乘之國!以後,咱們就得是萬騎之國!”智氏頓了頓,搖頭說道:“不對不對!萬騎太少!怎麽說也得十萬騎!一個騎兵一匹馬還不行,至少得配三匹馬、四匹馬。”
    魏氏也是領兵的,對於吃空餉、喝兵血那都是祖傳手藝。
    “智兄說的在理兒!騎兵有馬,步兵怎麽能沒有呢,就算駑馬那也是馬啊,還有運輸糧草輜重的民夫隊伍,也得給他們配上馬啊!”
    韓氏大喜。
    “百姓們出行,有馬就方便多了,而且,除了馬咱們還可以為國牧羊,無論羊肉還是羊毛,那都是好東西啊。羊毛聯盟能做的事情,咱們也能做啊!”
    三人是徹底歎服。
    玩心眼這種事,還是得智氏來做。
    智氏嗬嗬笑著點頭,“為國家建設馬場,這是為君分憂,這是咱們晉國霸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給國家奉獻馬匹,咱們把最親兒子、孫子、侄子都派去北疆那種苦寒之地,一輩子都不能再踏足故土!這叫什麽?高風亮節,大公無私!誰敢指摘咱們?”
    “高!”
    “高!”
    “高!實在是高!”
    跟比自己聰明的人在一起,隨時都能學到知識和本領。
    智氏擺了擺手,“至於國君那邊,更好說了!周天子有八駿,咱們也找八匹千裏馬獻給國君,你們說,好不好?”
    “好!”
    “好!”
    “好!實在是好!”
    晉國國君一直有一個夢想,那就是往上拱一拱,進一進。
    當天子是不可能的。
    但,享受天子待遇不是不可以。
    比如晉文公時期,曾經向天子請求,想在自己死後使用隧禮。
    所謂的隧,就是位於地下的隧道,死後運送棺槨的通道。
    而且,晉文公當時迎接周天子回國,扶其上位。
    可謂是立下了潑天大功,封無可封,賞無可賞。
    這種背景下,求一個不值錢的虛禮,似乎沒什麽大不了的。
    但,隧禮是天子專屬。
    周天子有六鄉六隧——在方圓一百裏內分置六鄉,六鄉外再置六隧。
    天子死後,盛斂他屍體的棺槨一路上不走地上的道路,而是經由設置在地下的六隧之道運送到陵墓安葬。
    隧禮,也就是天子專用的葬禮禮製。
    諸侯死後是沒有資格使用隧道的,隻能使用羨道——也就是一半在地下、一半在地上,頭頂沒有覆土,可以看見天空的那種通道。
    說難聽點就是地上隨便挖一條溝,類似沒有蓋板的下水道。
    至於諸侯之下的老百姓,那就是抬棺走土路,連挖溝的資格都沒有。
    後世的墓葬禮儀,其實都是第三種,也就是到墓地才開挖,把棺槨放進去。
    就算玩出花樣,那也是最低級的一種。
    但是誰也沒想到,下限是可以不斷刷新的。
    再然後,老百姓連最低級的葬禮都不配了,所謂葬禮,已經沒有“葬”了,隻剩下“禮”。
    晉文公曾經向天子求隧禮,被拒絕了。
    但這並不意味著晉國國君就沒有想法。
    六卿世家最了解國君,也最清楚自家國君喜歡什麽,又有哪些東西求而不得。
    八駿!
    這也是天子的標誌。
    而且是最具傳奇色彩的周穆王專屬。
    但有意思的一點,這僅僅是周穆王的個人愛好,並非禮製。
    《禮》中有言:天子駕六,諸侯駕五,卿駕四,大夫三,士二,庶人一。
    所以,晉國國君弄八匹神駿的千裏馬,隻能說明其有錢有勢有能力。
    就算整天帶著八駿招搖過市,那也是個人愛好。
    隻要不是用八匹馬拉車,那就不違禮製,也不需要周天子的批準。
    智氏嗬嗬笑著說道:“欲得良駒,必築馬場!隻有成百上千的馬場,才能孕育出八駿啊!我們這是損私奉公,為君分憂啊,國君大人能不念著咱們的好?這才是真正的為子孫計,為百年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