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4章 六卿一心

字數:4759   加入書籤

A+A-


    qzone.io,最快更新繼承土地廟,從教黃皮子討封開始 !
    同樣的一幕還發生在魏氏、韓氏、智氏。
    這三家都是發展了一百多年的大家族,人口眾多。
    與趙氏那種關起門來生孩子的清心寡欲家族不同,這幾家還都養門客。
    此時,世家大族盛行養士。
    無論什麽人,隻要來到大家族門口,說一聲“久仰大名,慕名來投”,對方必定禮遇備至。
    然後就是安排住處,給衣給食。
    白給!
    養門客著重就是一個“養”字。
    平常什麽也不用幹,就是在世家大族吃喝拉撒。
    當然,有能力的人通常會向主家自薦,以求重用。
    如果沒能力的,隻要臉皮厚,混吃等死絕對沒問題。
    曆史上有個成語叫“毛遂自薦”。
    說的是趙國平原君打算在門下食客中選取二十名文武兼備的人,一起去楚國。可是選來選去,隻湊夠了十九個。
    要知道,平原君號稱“門客三千”,三千人裏麵找不出二十個文武兼備的,門客的素質可想而知。
    這時候,一個叫毛遂的人自告奮勇,表示願意跟隨。
    平原君問道:“先生在我門下幾年啦?”
    毛遂說:“三年了。”
    由此可知,毛遂已經白吃白喝白住三年了,而且三年裏啥表現都沒有,如果不是他主動站出來,平原君估計都不知道有他這號人。
    平原君說:“有能力的人處在世上,就好像錐子裝在口袋中一樣,他的鋒芒立刻就會顯露出來。現在先生在我這裏已經三年了,我沒聽見身邊的人有誰稱道過您,您還是留下來吧!”
    這說明啥?
    就算什麽本事都沒有,一樣可以混吃混喝,平原君毫不在乎。
    毛遂說:“如果您能夠早一天把我放在口袋裏,整個錐子早就紮出來了,豈止是露出一點兒鋒芒呢?”
    平原君聽毛遂出語不凡,就同意帶他去了。
    類似的還有“雞鳴狗盜”,說的也是門客,兩個隻會偷雞摸狗的家夥,混吃混喝就算了,還混了個青史留名。
    所以,假如穿越到春秋時代,最有前途的職業就是門客。
    隨便找一個曆史名人去投靠,不用麵試,直接上班。
    而且上班也不用幹活,每個月白拿工資。
    雖然工資少,但是包吃包住啊。
    偶爾搞個小發明,時不時蹦出幾句名言,遇到大事的時候給家主出出主意。
    但凡能幹一件正事,這輩子基本穩了。
    但凡有機會穿越到春秋,當門客絕對舒服到起飛。
    身為21世紀的人,再怎麽也比“雞鳴狗盜”那倆家夥強吧?
    魏氏、韓氏、智氏都養的有門客。
    門客天南地北的都有,素質良莠不齊。
    有些是有真本事的,有些則是真混子。
    但無論哪種,都講究一個“信義”。
    一飯之恩,當以命相報。
    現在魏氏、韓氏、智氏需要用人,門客們奮勇爭先,嗷嗷著要報恩。
    這些門客消息閉塞,自然不知道北境築城的真相,也不知道北境築城有暖氣。
    他們隻知道主家遇到坎兒了。
    是時候挺身而出了。
    哪怕死,也要死在這個坎兒上,用自己的屍骸給主家鋪出一條路。
    當然,也有一些混子在得知北境苦寒之後兩股戰戰。
    可他們還是義無反顧的站了起來。
    “主家以士待我,我自當以士報之!”
    “若沒有主家收留,我早就餓死了,現在多活十幾年,早夠本了,這條命是時候還給主家了。”
    “我若臨陣脫逃,其他人怎麽看我?以後再有人遇到危難,誰還會收留他們?”
    “死我一人,卻能救十人、百人,此大義也!”
    各家的門客幾乎都是抱著必死的決心,報名參與北境的開拓。
    與此同時,各家的資源也都調動起來。
    智氏讓家裏的畫師,連夜畫了一幅《八駿圖》,用火爐烤幹之後,揣著就往宮裏趕去。
    魏氏掌軍多年,淘了不少老卒下來。
    老卒榮歸鄉裏,是允許帶著兵器、甲胄的。
    隻是這些老卒還沒走出軍營就被“返聘”,成了魏氏開拓團的一員。
    韓氏的封地平原眾多,產糧豐富。
    人還沒湊齊,糧食先湊齊了。
    智氏從宮裏出來的時候,手上拿著多了一份文書。
    國君毫無保留的同意了!
    在北境開馬場!
    為國牧馬!
    這是利國利民的好事,沒有人會反對!
    走了一段距離,智氏回頭,朝著高台上的國君遙遙一拜。
    晉國國君目光熾熱的看著智氏,看著智氏前方的道路。
    恨不得用目光把智氏挪出宮門,挪到北境,趕緊把千裏馬帶回來。
    “天子的享受,文公享受不到,孤自然也享受不成。”
    “但是,天子享受不成的享受,孤可以享受享受。”
    “八駿啊!”
    “大周五百年,也就穆天子一個。”
    “假如孤也弄了八匹千裏馬,豈不是直接比肩穆天子?”
    “哈哈哈,哈哈哈哈!!!”
    得到國君的授權,智氏可以調用晉國的一切資源。
    比如征集民夫,修築晉國到北疆的道路。
    開拓北疆不是一時半會兒的事情,也不是一年兩年的事情。
    而是未來三五代人,八代人甚至十代人的事情。
    就算男丁能長途跋涉,隊伍中的女眷呢?
    家族想要給北方的成員輸送點物資,不得通過這些道路嗎?
    以後兩邊的來往和探親呢?
    沒有路,難道全都手提肩扛?
    早一年把路修好,家裏人就能少受一年苦。
    路修得寬敞一點、平坦一點,往來輸送的效率也高一點兒。
    所以,智氏發了狠,第一波就征發十萬民夫。
    下發政令的時候,智氏直接放出狠話,這條路至關重要,所有人,不得懈怠,不得拖延。
    時間要趕,質量要抓。
    誰敢玩忽職守,死路一條!
    如果以前,其他家族或許還會推諉扯皮,拖後腿。
    可是這次,幾個頂尖的大家族同心協力。
    那速度,那力度,那場麵……
    甭提了!
    兄弟齊心,其力斷金!
    六卿一心,點石成金!
    (四更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