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3章 一眼萬年

字數:5007   加入書籤

A+A-


    qzone.io,最快更新繼承土地廟,從教黃皮子討封開始 !
    見眾人不依不饒,嶽川隻好繼續講道,講述自己理解中的道。
    他給眾人做了一個小孔成像實驗。
    俺又來了,大家試試看能不能悟道吧
    上輩子的世界裏,墨子最先做了這個實驗。
    人們對小孔成像的印象是“小學生實驗課”,然而事實並非如此。
    這個實驗背後還有更多、更深層次的道理。
    隻可惜,墨子的科學思維沒有發揚光大,被遺忘了兩千多年。
    中國雖然做出了“四大發明”等重要的技術成就,但那些都是基礎型的發明,既不是劃時代,又不是超時代。
    到了21世紀人們才驀然發現墨子的偉大。
    站在山腳下時,人們看不到墨子。
    攀登到山頂,人們才明白墨子的偉大。
    不是墨子變了,而是人們的認知高度變了。
    同樣一個小孔成像實驗,落在南郭小院眾人眼中,除了震驚就是震撼。
    “這麽大的影像,怎麽從那麽小的空隙中過去的?這不可能啊!”
    “這邊火焰跳動,那邊火焰也跳動,這是什麽道理?”
    “為什麽小孔那邊的影像是倒著的?”
    孔黑子目光隨著燭光閃爍許久,低聲問道:“那邊,是不是夢境?”
    一句話引得眾人集體沉思。
    每個人都做過夢。
    很多夢!
    夢裏有很多人、很多景,有逝去的親人,也有許多看上去熟悉卻叫不出名字的陌生人。
    之前眾人沒把夢境當回事。
    可現在,看著小孔成像出現的畫麵,所有人都開始正視夢境,回憶起自己夢中的場景。
    然而,苦思冥想許久,什麽有用的信息都沒有。
    每個人都知道做過夢,但是對夢中的景象,全都記不起來了。
    長卿說道:“在下昨夜做了個夢,夢中的在下渾身充滿了輕盈的靈氣,身體不自覺的漂浮離地,貼著花草和樹梢飛行,忽上忽下、忽左忽右。夢中的陽光很明媚、天空很澄澈。在下忍不住張口呼喊,可是一口氣泄了出去,在下打著旋在空中亂撞,最後一頭紮進麥草堆裏,醒了。”
    此話一出,眾人紛紛共鳴。
    “我也做過這個夢。”
    “我好像也夢到過類似的場景。”
    “小時候夢到過,長大了就再也沒有了。”
    長卿頓時詫異。
    本以為做這種荒唐的夢就自己一個人,哪知道,在場眾人絕大部分都有過類似的經曆。
    這叫什麽事?
    孔黑子說道:“據說,周公擅長解夢,說起對夢境的研究,周公應該是古往今來第一人吧?”
    眾人紛紛點頭。
    周公(生卒年不詳),姓姬名旦,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周武王姬發的弟弟。采邑在周,故稱周公。
    他製禮作樂,大家所熟知的“周禮”就是這位製定的。
    他也被稱為“元聖”、“儒學先驅”,與孔子這個“至聖”、“萬世師表”遙相呼應,被合稱為“周孔”,“周孔之教”也是儒學的別稱。
    曆史上,孔子曾說“吾不複夢見周公矣”,這句話在儒家經常會出現。
    由此可見,周公是一個在孔子夢中頻頻出現的人物,二者肯定有什麽斬不斷理還亂的關係。
    當然,這些都是冷知識,研究儒學的和不研究儒學的都不怎麽知道。
    大家對周公最熟悉的就是解夢,因此有了“周公解夢”這個成語。
    《周公解夢》是根據人的夢來卜吉凶的書籍。
    《周禮·春官》中明確提出六大夢:正夢、噩夢、思夢、寢夢、喜夢、懼夢。
    但,周公解夢更多的是一種占卜,而非對道的研究。
    現在,眾人同樣在研究夢境,但研究的內容是夢境與道的關係。
    長卿指著隔板上的小孔問道:“這裏,就是我們討論的‘道’嗎?所謂悟道,就是找到了這個小孔,並且窺到了小孔背後的景象?”
    一句話震撼了所有人。
    眾人不由自主的前後踱步,左右搖頭,試圖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小孔,觀察小孔背後的景象。
    挑燈僧說道:“世間萬物,有陰陽、正反、有無、虛實……你們再看這盞燈,是否如此?”
    眾人看了一眼火焰,又看了一眼隔壁的火苗倒映。
    確實一正一反。
    隨即,人們忍不住深思。
    時分寒暑,人分男女,萬物都有相對應的事物。
    統一世界中如此,其他世界更是如此。
    如果把擋板後看作另一個世界,火苗倒影就是它在其他世界中的對立統一。
    一團火尚且如此,更遑論人呢?
    所以,悟道,悟的究竟是什麽道?
    為什麽有人能輕易悟道,有人卻不能?
    長卿伸長脖子看向擋板。
    別人都已經在板子上鑽出孔了,自己連板子在哪都不知道。
    如此下去,悟道境遙遙無期啊。
    進場之後一言不發的老六上前一步。
    他這一舉動頓時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師父,請問,悟道和長生是什麽關係呢?為什麽悟道境能延長壽命?”
    不但老六,他身後兩個同門也都支棱起耳朵。
    他們的師父一輩子都在追求長生。
    悟道成功,卻依舊身死。
    這令幾人心有戚戚。
    這世上,到底有沒有長生呢?
    聽到這話,嶽川轉向挑燈僧。
    “先生,你以為呢?”
    挑燈僧看了一眼嶽川的試驗,閉上眼睛思考了片刻,開始講述自己對長生的理解。
    “吾曾見道,一眼萬年!”
    一句話,所有人都聽得雲裏霧中,唯獨嶽川。
    他知道挑燈僧在說什麽,也知道這句話背後的含義。
    一眼萬年!
    自己也遇到了這種情形。
    站在四維角度看三維生物,看到了三維蟲子。
    某種意義上講,三維蟲子就是“一眼萬年”。
    隻是看一眼,就把某個生物從出生到死亡的所有經曆,全都看了個透徹。
    所謂神算子,跟這個比起來,根本不值一提。
    眾人試圖理解挑燈僧的話。
    然而,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全都無奈搖頭。
    每一個字都認識,但是合在一起就不認識了。
    什麽叫一眼萬年?
    難道是一萬年都不眨眼?
    還是一瞬間就過了一萬年?
    又或者,其他什麽?
    挑燈僧就知道是這個局麵,他歎了口氣,目光轉向嶽川。
    “嶽先生,你來講一講吧!”
    嶽川頓時頭皮發麻。
    臥槽,我也是半吊子啊。
    然而麵對眾人敬仰的目光,嶽川怎麽能怯場呢。
    “好吧,我就試上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