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3章 文廟妙用

字數:5274   加入書籤

A+A-


    qzone.io,最快更新繼承土地廟,從教黃皮子討封開始 !
    看熱鬧的百姓們找不到熱鬧,很快便四散離去。
    嶽川等人再次回到小院中。
    小孔成像的燈火還沒有熄滅。
    微風拂動,擋板另一側的火苗虛影同時跳動。
    嶽川又拿出三個擋板,分別置於燈燭其他三個方向。
    如此,燈燭跳動的時候,所有方向都出現一個同步跳動的虛影。
    嶽川說道:“假如我們掌握了這個道,就能把我們想要說的文字、語言、意誌,傳遞到全天下各個角落。同步的,即時的,沒有任何延遲和誤差。”
    眾人仔細看著四個擋板,以及四個擋板後呈現的火苗虛影。
    “如果這個辦法可行,就能製造四十個、四百個、四千四萬個擋板,讓所有地方都能同時接收到我們的訊息。妙啊!”
    “這不就回到上古先民時代,所有成員都能隨時與首領溝通,隨時接收首領的意誌。根本無需中間人傳達,也就沒了欺上瞞下的機會。”
    “嶽先生真的可以做到嗎?”
    “嶽先生肯定能!”
    嶽川沒有說話,隻是淡笑。
    因為這件事真的不難。
    香火就可以。
    自己一個念頭,就可以把指令下達到所有土地廟、城隍廟。
    下麵的仙家成員照著指令去執行就行了。
    除此之外,無線電通訊也能做到。
    穆天子的陵墓往天上一送,不就是個大號的衛星、空間站嘛。
    無線電做不到的,還可以通過量子糾纏。
    而且,科學不夠法術湊。
    嶽川上次在琅琊城十日講道,獲得文廟。
    文廟到現在還沒投入使用。
    嶽川拿出一遝紙。
    “你們凝聚力量,寫下‘文以載道’四字試試。”
    眾人不解,可還是按照嶽川的說法去做。
    剛寫完,眾人就感覺精神一震。
    意念仿佛連通到一個奇妙的所在。
    所有人都呆立不動、怔怔出神。
    另一邊,他們在陌生的空間中行走,一轉身看到了彼此。
    嶽川的聲音在耳邊響起。
    “怎麽樣?”
    眾人紛紛回過神來。
    “妙!”
    “當真是妙啊!”
    “那是什麽?我怎麽從未聽聞世間有如此奇物?”
    嶽川解釋道:“文廟!一個匯聚天下讀書人的地方。我們可以把自己的傑作刻印下來,放在文廟中,供其他讀書人閱覽、學習。”
    挑燈僧心中一動,“嶽先生,進出文廟的方法就是這個嗎?”
    他手指點著桌上的“文以載道”。
    嶽川點頭,“沒錯!所有讀書人無論何時何地,都可以進入文廟。”
    挑燈僧暗暗點頭,“如此說來,吾等與所有讀書人,都可以在文廟中相會,互相交流?”
    嶽川思考了一下。
    “確實可以!”
    “太好了,如此一來,吾等就可以麵對全天下英才,向其傳道受業解惑,而不用像眼下這般,東奔西走。”
    挑燈僧還有一句話沒說。
    那就是東奔西走多年,一個棱正的都沒有。
    本以為孔黑子是個可造之材,可一見之下,也不過中人之姿。
    挑燈僧已經沒有時間和精力去滿天下奔走、尋找了。
    就算找到,很可能也是孔黑子這種水平。
    如果能通過文廟,與全天下所有人才交流,就算找不到可造之材,也能埋下大道的種子,以待將來。
    其他人也都意識到文廟的作用。
    孔先生的《論語》確實不錯,但傳播速度太慢了,而且傳播途徑有限。
    訂閱《論語》的都是各國公卿貴族,至少也是富貴人家。
    普通百姓既不識字,也沒有錢財購買。
    根本接觸不到。
    如果能通過文廟傳播自己的學說,天下所有讀書人都可以從中受益。
    孔黑子也明白了其中的差距。
    “嶽先生,某能否在文廟中刊載《論語》?”
    “可以!當然可以!隻要別水字數就行了。”
    文廟中可以寫書,但寫書消耗的不是筆墨,而是文氣和功德。
    文氣暫且不說,單論功德,就不是尋常人能承受的。
    孔黑子納悶,“為何?”
    嶽川解釋道:“文廟中寫書,一個字一份功德。孔先生若是功德無量,自然可以大水特水。”
    孔黑子縮了縮脖子。
    這有點狠啊!
    要是按照以前的尿性,一篇文章下來,功德扣光,這麽多年的白事兒都白做了。
    挑燈僧笑了笑,“寫書立作、造福天下萬靈,這本就是大功大德,吾等消耗的功德,相信很快就能補全,以後說不定還有的賺。”
    眾人一想,確實是這個道理。
    畢竟書籍沒有時效性,可以放在那十年八年,百年千年。
    每當有一個人看,並且從中受益,命運獲得改變,就等於自己做了功德。
    “如此說來,文廟著書是獲取功德的好途徑啊!”
    “功德限製,也是篩除那些胡亂水文的人。”
    “對!敢在這裏著書立說的,肯定都是大德之人,寫的都是大德之言。”
    嶽川拿出金筆。
    “誰要寫,來來來,筆給你。”
    眾人連忙推辭。
    無論寫作菜鳥還是這些大賢,都有一個通病。
    那就是不敢開頭。
    寫新書的時候,一定要慎之又慎,一個開頭幾句話打磨幾百遍。
    刪了又改,改了又刪。
    唯恐留下不足,徒惹後人笑話。
    隻是他們並不知道,讀者看書,壓根不在意這些。
    嶽川收起筆,隨口說道:“不如這樣,大家齊心協力編修書籍,完事後我出功德,把書籍刊錄到文廟中。”
    聽到這話,眾人齊齊一驚。
    孔黑子牽頭匯編的書籍包羅萬象,即便不水字數,字數也恐怖異常。
    如果按照一個字一份功德,這怕是得千萬功德,甚至上億功德吧。
    這根本不是一個人能做到的。
    “嶽先生,還是咱們一同刊印吧。”
    “是啊,咱們一起做功德。”
    嶽川擺了擺手,“諸位的功德還是留著書寫自己的著作吧。”
    眾人隻能向嶽川拱手表達敬意。
    千萬功德,上億功德。
    這絕不是小數。
    自己能做的,就是盡力編好書,言簡意賅。
    嶽川卻說道:“諸位千萬不要為了節省功德而吝惜筆墨,必須讓後人能清楚的看懂、讀懂,不要因為精煉語句而留下歧義。”
    這書不但是人族觀看閱讀,精怪也要學習。
    如果搞得太文縐縐,精怪們怕是要集體當學渣。
    得給他們提前打預防針。
    眾人對嶽川的敬佩再上一層樓。
    這一個改變,嶽先生怕是要多付出三分之一甚至一半的功德,嶽先生真是太偉大了。
    “哦對了,我還有一個提議……”
    嶽川感覺火候差不多了,終於說出自己最終的目的。